泸西县:探索“333”工作法 推动基层减负落地见效

破解“三个难题” 为基层明责定位
为基层减负,明责任是关键点。泸西县抓住基层减负矛盾突出点,通过明责履职、减负增效、协同联动,推动基层权责能匹配。
明责履职破解权小责大难题。始终坚持自下而上、上下联动,建立工作机制、组织业务培训、开展事项梳理,对实施的168项权责清单进行动态调整,赋予县城所在乡镇县级行政职权指导目录事项60项,赋予其他7个乡镇县级行政职权指导目录事项51项。整合编办、政务、司法等部门力量,深入乡镇村组、田间地头开展实地调研,摸底评估乡镇权责清单运行情况,建立健全乡镇权责清单制度,保留49项,新增1项,动态调整接不住、管不好的事项33项,让乡镇行政职能权责相符,提升基层事务办理专业性。
减负增效破解责任转嫁难题。制发《泸西县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重点任务清单》,形成7个方面20项重点任务,细化具体工作要求和措施46条。清查不应由村级组织出具的盖章证明事项34项,行政执法、拆迁拆违、招商引资、安全生产等不应由村级党组织承担的工作事务64项。通过“一乡镇一策”分类制定《泸西县执行〈云南省不应由村级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指导目录〉指引清单(试行)》,归类取消不应出具证明事项34项,减少比例达63.9%,各类不必要的业务台账、证明事项明显减少,村级工作开展更能遵循实际需求、更加契合乡村特色,人居环境整治、“一老一小”关爱、矛盾纠纷调解等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务得到高效推进。

做好“三个减法” 为基层松绑减压

强化“三重保障” 为基层赋能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