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级部门新闻发布
- 索引号: zzfhcxjsj/2024-00026
- 发布机构: 红河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4-11-28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
11月15日上午,红河州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开发布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红河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李贻河主持新闻发布会
红河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李贻河: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为加快打造现代化建筑产业体系,构建诚信守法、公平竞争、追求品质的市场环境,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全社会提供高品质建筑产品。今天在这里召开红河州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
今天的专场新闻发布会,我们邀请到州住房城乡建设局的领导和其他有关负责同志,向大家介绍红河州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就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现场答疑。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今天出席新闻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红河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小松先生;
红河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四级调研员张晓青先生;
红河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筑市场监管科徐向阳先生;
红河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勘察设计科舒静先生;
红河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政策法规科刘景洪先生。
应邀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驻滇新闻单位、驻州新闻单位和红河州各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欢迎大家!
今天的发布会有两项议程:一是由红河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小松先生作新闻发布,二是媒体记者提问。下面我们依次进行。
首先,请红河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小松先生发布新闻。
红河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小松发布新闻
红河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小松: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住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接下来,我对红河州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作简要介绍。
我们出台《红河州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目的在于加快建筑业这个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转变工程建设实施方式,大力推行绿色建造、装配式建造、智能建造,做优做强建筑企业,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创新力,努力构建具有红河州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建筑产业体系,为红河州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供遵循。
第一,在提升建筑业产值效益上求突破
党的二十大以来,我州建筑业总产值稳步上升,2022年建筑业总产值达到616.2亿元,增长10.5%,2023年建筑业总产值达到697.58亿元,增长13.2%。今年建筑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建筑业总产值达到509.78亿元。
我们力争,到2030年,建筑业总产值达到千亿元,红河州内有建设项目获得“鲁班奖”“国优奖”荣誉。同时,积极探索智能建造的发展路径与模式,引领广大中小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各环节应用,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提高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增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第二,在壮大建筑业企业和产业上做文章
全州现有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746家,在库资质等级企业372家,一级企业34家,资质水平稳步提升。2024年以来全州共办理建筑企业资质52家,新增入库资质企业18家,吸纳新生力量增强发展后劲。
根据《实施方案》,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重点引导本地建筑业企业与央企、省企合作,不断做大做强,力争建筑业企业特级资质实现“零”的突破。另外,我们会加大力度培育“链主”企业,以“链主”企业为引领,整合资源、发展要素和配套需求,打造产业链上、中、下游产业集聚,积极探索在滇南中心城区选址规划建设建筑产业园、绿色新型建材产业园,不断提高红河州建筑企业竞争力和影响力。
第三,在推广执行绿色建筑上下功夫
我们已经制定出台《红河州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实施方案》《红河州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大力推广执行绿色建筑,2023年至今全州绿色建筑面积674.41万平方米,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2024年全州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含采用装配式技术体系的建筑)项目59个,建筑面积106.66万平方米,占新开工总建筑面积的32.83%,高于全省装配率31%。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鼓励社会投资的建设工程项目,采用装配式建筑或装配式建造方式,引导民用建筑使用列入推广目录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计划到2025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或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的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5%以上,其中,北部县市不低于40%。星级绿色建筑占比力争达到30%以上,新建政府投资公益性公共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全部达到一星级以上,新建超高层建筑绿色建筑水平应达到三星级标准,鼓励其他建筑按照星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建设。力争到2030年装配式建筑新开工面积占新建建筑总面积比例达到50%以上。
第四,在优化服务质量和监管措施上用真情
2023年度,从立项到不动产登记,全流程办理项目实测32.85个工作日,提前完成2024年实现45个工作日的任务目标。
根据《实施方案》,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依托云南省工程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统一审批流程、管理体系和监管方式,实行“全程网办”“告知承诺”和“容缺受理”。进一步畅通重大项目绿色通道,搭建“政企面对面、服务心连心”平台,全面落实助企纾困政策,面对面帮扶企业,推动企业办事“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减跑动”,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同时,我们会加大监管力度,持续深入开展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领域招投标、转包挂靠出借资质等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加大惩处力度。对受到处罚的企业,及时在市场准入、信用评分、资质审批等方面打出“组合拳”,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各位记者朋友,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州委、州政府对住建工作的安排部署,以“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标准和要求,加快推进全州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红河新篇章再建新功。同时,我们也真诚希望各位朋友继续关心和支持住建工作,弘扬住建发展正能量。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李贻河:
感谢徐小松先生的发布,接下来进入今天发布会的记者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
请这位记者提问。
《云南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云南日报》记者:
促进红河州建筑业转型升级主要从哪些方面抓落实?
红河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小松答记者问
红河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小松:
非常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红河州出台《红河州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充分发挥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促进建筑业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在《方案》中确定三个方面重点任务:
第一方面大力推动建造方式变革。一是推动全产业链融合发展,二是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三是积极推进绿色建造,四是推行工程建设组织方式改革,五是推动实施智能建造。
第二方面进一步壮大建筑业产业集群。一是引进大型建筑企业落户,二是加快建筑产业园建设,三是培育建筑重点企业。
第三方面加大建筑业扶持力度。一是支持企业升级转型。鼓励建筑企业通过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等形式实现资质提升,二是改善企业融资环境,三是激励企业拓展州外市场。四是鼓励企业争先创优,五是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六是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七是推动工程建设担保,八是强化工程结算,发包方应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按照约定比例进行支付,支付比例不低于施工过程结算款的80%。合同约定的施工过程决算办理各项期限不得超过28天。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将进一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创新力,实现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李贻河:
感谢徐小松先生的分享。请继续提问,请这位记者提问。
中国网记者现场提问
中国网记者:
请问红河州建筑业转型升级中,在建材产业发展方面有哪些好的举措?
红河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四级调研员张晓青答记者问
红河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四级调研员张晓青:
非常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红河州在建筑业转型升级中,建材产业方面主要抓好以下两个方面工作。
一是努力推广新工艺、新技术材料的运用。依据《红河州绿色新型建材引导目录》《红河州绿色新型建材施工技术及验收导则》,推广新型材料,倡导建筑装配化、装修成品化。探索新型建材产业发展方向,引导民用建筑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逐步淘汰落后技术产品,鼓励新型材料的研发和利用。如全州城镇开发边界内建设项目全面禁止使用黏土砖等。
二是利用本土绿色建材资源优势,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利用红河州丰富原材料优势,引进沿海发达地区“高、精、特、新”优质建材项目,如天然石膏、石材、木材、磷石膏等资源,强链、延链、补链,打造可循环新型建材产业链,发展绿色环保材料。招商工作初见成效,2022年以来红河州绿色新型建材产业链有新型建材企业达195家,规上企业78家,累计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6个,完成投资额为9.38亿元。积极探索建设滇南中心城市建筑产业园、绿色新型建材产业园,以建材产业更新换代助推建筑业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李贻河:
感谢张晓青先生的分享。请继续提问,请这位记者提问。
《云南法制报》记者现场提问
《云南法制报》记者:
请问作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行业主管部门,红河州住建局打算从哪些方面发力,做强做大建筑业企业,来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红河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筑市场监管科徐向阳答记者问
红河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筑市场监管科徐向阳:
非常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把建筑业打造成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支柱产业。
一是实施企业培育计划,推动企业做强做大。坚持以龙头企业为牵引,综合考虑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资产规模、信用等级、发展潜力、科技创新等因素,整合资源重点打造一批龙头企业,强化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和引领作用,全面提升红河州建筑业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推动红河州建筑业企业做强做大。
二是积极探索合作模式,实现双边互利共赢。引导本地建筑业企业与央企、省企合作,充分发挥合作双方在人员、技术、资金、市场和资源等方面的互补优势,探索拓展央、地和国、地合作新模式,打造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互利共赢关系。目前,太平洋建设集团、云南建投集团等国内、省内知名企业已落户红河州,下一步将重点引进上海广联工程公司等企业。通过引进与合作,带动全州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加快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实现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依托云南齐星建工集团及其装配式生产基地,积极探索在滇南中心城区选址规划建设建筑产业园;积极推广智能建造方式,引导企业由传统施工向装配式、工业化建造转变、转型,逐步实现建造智能化,提升工程施工能效;重点培育一批集投资融资、项目运营管理、勘察、设计、科研创新、绿色新型建材应用为一体的现代智能建筑业企业,不断提高红河州建筑企业竞争力和影响力。
李贻河:
感谢徐向阳先生的分享。请继续提问,请这位记者提问。
央广网记者现场提问
央广网记者:
围绕绿色低碳发展,建筑领域有哪些考虑?
红河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勘察设计科舒静答记者问
红河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勘察设计科舒静:
非常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推进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助力建筑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主要有三个方面来考虑:
一、强化政策引领,营造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良好氛围。去年以来,红河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先后印发了《红河州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加快装配式建筑发展促进新型建筑绿色发展的通知》《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的通知》等系列文件,为红河州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有效政策支持。今后,将持续优化政策措施,加大政策宣传,开展调研、巡查、督查,按照目标任务、时间节点、政策标准、措施要求,全面统筹推进,到2025年、2027年、2030年梯次实现建筑领域绿色低碳转型预期目标。
二、严格执行建筑节能降碳强制性标准,把好审批、监督关。从项目初步设计审查开始,施工图审查、施工过程监督和竣工验收全流程监管,确保标准政策执行到位。突出工作重点,着力推动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发展。2024年起,城镇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达到100%,城镇新建建筑绿色建筑占比达到100%,开展星级绿色建筑预评价和评价,装配式建筑占比达到30%以上并稳步增长,至2025年达到35%。
三、统筹兼顾,城镇新建建筑、既有建筑和农房建设全面开展绿色低碳建设改造。强化规划引领和设计引导,推动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结合城市更新行动、老旧小区改造等专项工作,推进既有建筑节能降碳改造。加强农房建设设计引导,推广应用《红河州农村民居设计通用图集》,提升农房绿色低碳设计建造水平。持续推进公共建筑能效提升改造,加强建筑能耗和碳排放监测能力建设,推进建筑低碳运维管理。
李贻河:
感谢舒静先生的分享。请继续提问,请这位记者提问。
《中国改革报》记者现场提问
《中国改革报》记者:
对标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要求,红河州将采取哪些举措进一步规范建筑业市场秩序?
红河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政策法规科刘景洪答记者问
红河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政策法规科刘景洪:
非常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营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竞争力和软实力。近年来,我们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紧盯国际国内一流水平,大力开展对标提升行动,不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依托云南省工程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统一审批流程、管理体系和监管方式,实行“全程网办”“告知承诺”和“容缺受理”,行政许可事项实现“零跑腿”网上办,建筑市场营商环境得到不断优化。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建筑市场乱象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全州建筑业市场秩序。一是与州法院、州检察院、州公安局、州审计局等部门建立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联动机制,推动形成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领域共建共治的治理格局。二是加大对违法违规企业及个人的惩处力度,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同时,定期向社会公布全州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领域违法违规典型案例,对受到处罚的企业及时在市场准入、信用评分、资质申请审批等方面打出“组合拳”,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李贻河:
感谢刘景洪先生的分享。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记者提问环节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也感谢各位发布人的精彩发布与解答。
红河州在奋力开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征程上,离不开媒体和各位记者朋友的鼎力支持和帮助,感谢大家对红河州的关心和关注。通过介绍,我们充分认识到红河州在建筑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成果丰硕、成绩显著。希望记者朋友们全面宣传好今天发布会的相关内容,为全州高质量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