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绩效管理
- 索引号: hhzgyhxxhj/2025-00000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工业和信息化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5-01-03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工业和信息化局2023年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财政绩效评价结果整改情况报告
一、基本情况
根据《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印发<红河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红财发〔2020〕27号)、《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印发<红河州州级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红财绩发〔2020〕12号)、《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印发<红河州州级预算绩效管理办法>的通知》(红财绩发〔2022〕19号)和《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开展2024年州级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红财绩发〔2024〕1号)的要求,云南华岭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受州财政局委托,于2024年8月至2024年10月对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工业和信息化局2023年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开展绩效评价,评价得分86.98分,评价等级为“良”。
二、存在问题
(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不到位
一是预算绩效目标及绩效指标填报质量有待加强。设置的绩效指标存在与项目实施内容不相关的情况。二是绩效自评工作开展不到位。州工信局提供的绩效自评报告绩效指标与州财政要求有差异。
(二)财务管理不规范
1.支付关联方平台运营费支撑依据不充分,项目企业缺失费用结算单及工作成果资料。
2.专项经费报销审批制度执行不到位,项目企业存在报销存在审批执行不到位的情况。
3.会计核算不规范,项目企业存在未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纳入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情况。
三、整改措施
(一)加强绩效管理工作,增强部门绩效管理意识,认真落实主体责任。
州工信局将进一步加强预算绩效目标管理,编制完整、全面、相关、量化可考核的绩效指标。规范绩效自评工作,提高绩效自评质量。严格按照财政部门各年度相关文件要求,设置完整的绩效自评指标体系,按自评程序规范地、实事求是地进行自评,并根据自评报告模板规范自评报告的撰写。一是根据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工作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编制项目绩效目标,实现与项目资金实施内容预期产出及效果相对应,全面完整反映项目的预期产出和效果,及时联系上级部门,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在上级绩效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设置绩效指标。二是按州财政要求做好绩效自评工作,一方面按照州级财政要求完善编制绩效指标,对绩效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全面完整反映绩效目标;另一方面区分省级资金省级自评和州财政自评要求差异,严格按照州及财政要求,根据项目实施预期产出及效果,开展绩效自评。
(二)加强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
1.针对支付关联方平台运营费支撑依据不充分问题。项目实施企业补充提交了云聚未来平台运营费用结算清单资料,详细列出了费用明细。提供了云聚未来平台运营情况说明及工作台账、运营成果佐证资料,全面展示了平台运营的实际成果,并提供了相应佐证材料。
2.针对专项经费报销审批制度执行不到位问题。项目实施企业补充提交了云聚未来公司的成立背景及相关营业执照材料,说明了云聚未来公司作为独立法人实体,负责平台所有运营事务的合理性。对部分报销单据未经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签批情况,逐一对涉及报销单据进行了复核,对单据进行补签,严格履行公司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财务人员进行了警示教育培训,强调了财务制度的严肃性和执行力,加强了财务人员的责任心,提供了报销凭证不规范整改材料和人员任职整改材料。
3.针对会计核算不规范问题。对发现的使用专项经费购入资产符合固定资产入账标准,但未纳入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情况。对该笔业务进行了账务更正处理,纳入了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更新了固定资产卡片,确保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针对反馈问题,州工信局组织单位工作人员和项目涉及企业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和教育,要求相关人员提高业务水平,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同时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各项财务活动合规、有序进行。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优化绩效管理,提升自评成效
进一步树牢预算绩效管理意识,优化绩效管理,确保绩效指标清晰、细化、可衡量。同时加强绩效自评工作的严谨性,严格按照红河州财政局《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印发<红河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红财发〔2020〕27号)、《关于印发<红河州州级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红财绩发〔2020〕12号)和《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开展2024年州级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红财绩发〔2024〕1号)的要求,开展绩效管理工作,从资金奖励拨付进度、指标分析、存在问题及建议等方面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充分发挥绩效自评结果在预算管理、资金分配、改进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成效。
(二)强化资金管控,确保专款专用
一是定期对资金进行跟踪监控,与受益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动态掌握资金下拨至企业的实际情况,确保专项资金的安全性。二是严格执行奖励政策和标准,将奖励资金及时足额拨付至企业,充分发挥资金效益。
(三)加强绩效目标基础管理工作,保障绩效目标实施效果。
一是建立完善的绩效目标审核机制,每年根据项目资金申报指南要求,对制定的绩效目标进行审核,对于绩效目标不符合要求的及时修改、完善,并将绩效目标作为项目实施单位项目遴选排序、安排项目实施单位预算申报资金的重要依据。
二是加强行业内部协调机制。落实预算绩效管理主体责任,提高项目资金管理财务人员以及业务人员的预算绩效管理意识,加强与省级部门业务对接,根据不同项目及时更新细化绩效指标,共同配合完成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三是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项目跟踪管理,对存在问题的项目及时纠偏,确保项目实施效果按期实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强化项目监督及责任追究,加强资金监管
建立监督评估机制,加强结果运用。严格开展自检自查和项目验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一方面,对资金的分配使用情况进行及时跟踪、分析和总结,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以提高资金使用在资金使用、财务管理、会计信息质量等方面的规范性。另一方面,除开展年度绩效自评工作外,需对项目执行的序时进度、工作质量等进行及时跟踪及纠偏。针对资金未及时拨付的情况及时督促其整改,并加强监督结果的运用。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红河州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5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