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前
- 索引号: 20231212-213247-099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公务员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16-12-23
- 时效性: 有效
泸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16年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情况的报告
泸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16年政府信息
依申请公开工作情况的报告
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根据《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2016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红政办发〔2016〕78号)和《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第三方评估发现问题整改方案的通知》(红政办函〔2016〕12号)精神,结合《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2016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落实情况督查工作》(红府办发电〔2016〕75号)要求,泸西县切实加强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的领导,明确责任、健全制度、狠抓工作落实,现将2016年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情况
2016年以来,泸西县未收到依申请公开申请事项,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0条,办理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申请0条。我县没有因政府信息公开被申请行政复议、被提起行政诉讼和接受行政申诉、举报案例。
二、主要做法
一是在政务服务中心、档案室、图书馆设置政府信息查询(受理) 窗口,公开受理机构的名称、办公地址、办公时间、联系电话、传真号码、电子邮箱等内容,专人负责办理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
二是编制《泸西县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对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的有关事项作详细规定,进一步规范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的程序、申请方式、答复方式、答复时限、监督管理。
三是健全完善依申请公开渠道,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要求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可以采取当面、书面或通过互联网、信函、传真等途径提交申请。公众可在泸西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公开”专栏“依申请公开”窗口,点击“我要申请”,即可填写《泸西县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进行申请,受理申请机构通过申请人指定方式告知申请人信息。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透明度进一步提高,公众知情参与需求不断升级,对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申请内容更为敏感化。但少部分乡镇和部门对依申请公开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不愿公开、不想公开、不敢公开的思想。
(二)申请人身份难核实。《公开条例》规定,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应当包括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联系方式,但在实践中,申请人提供的身份是否需要核实,如何进行核实,核实不符是否可以不予受理,《公开条例》均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
(三)人员素质整体偏低。从事政务公开专兼职人员大多数未参加过专业知识培训,致使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法律知识较为薄弱,对政府信息依申请工作出现处理不及时,方式方法不够恰当等现象。
四、下步工作建议及打算
在推行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中,建议州级业务主管部门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定期组织各县市负责科室人员开展相关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进一步规范依申请公开工作方式,准确把握公开与不公开的范围界限。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领导,充实人员,完善工作制度,把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开展得更加规范有序。
(一)加强认识积极受理。作为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的重要补充,依申请公开同样应当遵照政府信息公开高效便民的原则,主动树立为民服务意识,畅通受理途径。主动制作相关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既便于当事人规范填写、表达意思,也便于掌握申请人的基本信息,统一管理归类;受理申请后,受理机关及时提供相应的收件回执,提高政府公信力。
(二)规范申请公开的法律文书。《公开条例》未对申请人的个人信息征询进行强制性规定,受理部门可以通过对申请表格增加有关身份证明的项目,了解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建议规定对于未如实提供申请人基本信息的,政府信息公开机构可以不予受理或提供。
(三)加大重点公开力度。加大“真公开”力度。特别是把与群众联系密切的领域、行政执法领域和涉及“权、钱、人”的管理领域作为公开的重点。同时,要求按照有关规定,对上述领域的行政事项进一步公开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办事结果,并在工作质量、态度、时效等方面作出承诺,不断增强工作透明度。
(四)强化督促形成监督合力。加强行政层级监督和专项监督,定期或不定期对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进行明查暗访,通报督查情况。自觉接受人大、政协、人民群众的监督,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等社会监督的作用。在以完善投诉信箱、监督投诉电话等形式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的基础上,畅通县政府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及政务公开监督投诉受理平台,进一步拓宽便民的监督形式和方法,引导全社会齐力监督政务公开工作,形成监督合力。
泸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