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食品监管

  • 索引号: 20240913-211457-067
  • 发布机构: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2-04-20
  • 时效性: 有效

防止野生菌中毒提醒

  一年2000多人中毒,云南疾控最新提醒

  又到一年吃菌季

  野生菌是大自然给予云南人的馈赠

  但在享受美食的同时

  却每年都有很多人因误食毒菌

  或野生菌加工不当

  中毒甚至失去生命

  据统计

  2021年云南省因食用野生菌

  发生中毒事件600余起

  导致2000多人中毒,20多人死亡

  教训极其惨痛!

  那么

  哪些野生菌可以食用?

  哪些野生菌有毒?

  野生菌中毒后如何处理呢?

  一起来看↓↓

  可食用野生菌有哪些?

  野生菌子通常分为有毒和无毒

  也就是吃货眼中的能吃和不能吃

  先让我们认识一下常见的

  可食用野生菌

   

  青头菌

   

  蚁巢伞(鸡枞)

   

  干巴菌

   

  奶浆菌

   

  鸡油菌

   

  松露

   

  松茸

  有毒野生菌有哪些?

  毒菌是指人食用后出现中毒症状的大型真菌。目前,我国已报道的毒菌种类达400多种,云南省有200余种。

  根据中毒症状和毒素的化学结构,毒菌大致分为:剧毒、有毒两大类,剧毒菌种可造成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衰竭型、横纹肌溶解型中毒;有毒菌种可造成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光敏皮炎型、其他类型中毒。

  01

  急性肝损害型

  此型中毒绝大多数为鹅膏菌属的剧毒种类所导致,潜伏期10—24小时,最长可达数日。初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部分患者可有一假愈期,1—2天后中毒症状消失,进入所谓的“假性痊愈期”。1—3天后,病情又突然恶化,出现肝、脑、心、肾等多脏器损害的表现或症状,但以肝脏损害最为严重,如出现肝脏肿大,黄疸,肝功能异常,广泛性出血,肝昏迷,少尿、无尿,烦躁不安,甚至昏迷、抽风、休克等,病程长,病情复杂而凶险,病死率高达90%以上。部分患者可有精神症状。一般病程2—3周。

  造成此型中毒的毒菌主要有:

   

  致命鹅膏(白蘑菇、白罗伞)

   

  黄盖鹅膏(黄蘑菇)

   

  灰花纹鹅膏

   

  亚毒环柄菇

  2

  急性肾衰竭型

  急性肾衰竭型中毒主要由鹅膏菌属中的有毒种类引起,中毒特征表现为误食后具有8—12小时的潜伏期,肝功能中度受损,主要表现为急性肾功能损害。

  造成此型中毒的毒菌主要有:

   

  拟卵盖鹅膏

   

  欧式鹅膏

  3

  横纹肌溶解型

  横纹肌溶解型中毒由亚稀褶红菇(俗名:火炭菌)引起。误食后发病快,在1小时内出现症状。开始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症状,6—12小时出现全身乏力明显,肌肉痉挛性疼痛,胸闷、心悸,呼吸急促困难,血尿或血红蛋白尿,出现酱油色尿液。中毒严重者12小时即出现死亡。

  造成此型中毒的毒菌主要有:

   

   

  亚稀褶红菇

  4

  胃肠炎型

  引起胃肠道刺激和炎症的菌子很多,主要有网孢牛肝菌属、青褶伞属、鬼笔属、鳞伞属、枝瑚菌属、红菇属等。在我省菌中毒病人中此型最为多见。潜伏期为10分钟至6小时,发病快。主要临床表现为剧烈恶心、呕吐、腹痛,或腹绞痛,腹泻水样便。

  造成此型中毒的毒菌主要有:

   

  网孢牛肝菌

   

  青褶伞

   

  苦味粉孢牛肝菌

   

  毡盖美牛肝菌

   

  粉末牛肝菌

   

  有毒新牛肝菌

  5

  神经精神型

  神经精神型中毒由含有神经毒性、癫痫性神经毒性、致幻性神经毒性的毒菌引起,已知的约有60余种。一般进食后10分钟—2小时除呕吐和腹泻等胃肠炎型症状外,尚有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消失、多汗或大汗、唾液增多流口水、流泪,兴奋、幻觉、步态蹒跚、心率缓慢、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等表现。少数病情严重者可有谵妄、幻视、哭闹无常、呼吸抑制等表现。个别病例可因呼吸或循环衰竭而死亡。

  造成此型中毒的毒菌主要有:

   

  小豹斑鹅膏(俗名 满天星)

   

  红葱

   

  中华红牛肝菌

   

  华美新牛肝菌

   

  白葱

   

  斑褶菇

  6

  溶血型

  赭鹿花菌等生食或未完全煮熟可导致溶血型中毒。误食后症状出现快,出现恶心、呕吐、上腹痛和腹泻等肠胃症状。不久,溶血的发展导致尿液减少甚至无尿,尿液中出现血红蛋白以及贫血。溶血会导致包括急性肾衰竭、休克、急性呼吸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并发症。

   

  赭鹿花菌(俗名 赭马鞍菌)

  7

  光敏皮炎型

  此型中毒主要由叶状耳盘菌等引起。误食中毒后潜伏期较长,最快食后3小时发病,一般在1—2天内发病。表现为“日晒伤”样红、肿、热、刺痒、灼痛。严重者皮肤出现颗粒状斑点,针刺般疼痛,发痒难忍,发病过程中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在日光下会加重。一般4—5天后好转,有的病程4—15天。

   

  叶状耳盘菌 (俗名:暗皮皿菌、毒木耳)

   

  木耳

  注意:叶状耳盘菌极易与木耳混淆!形如木耳,但在水中漂洗时,水变色。与鸡蛋炒时,蛋变黑。

  8

  其他类型

  近几十年来,在云南山区及半山区发生多起不明原因猝死事件,研究发现由食用毒沟褶菌导致。

   

  毒沟褶菌(俗名 小白菌)

  其次,这些事项也要注意

   

  吃菌子中毒怎么办?

  凡是在吃过菌子10分钟后至72小时内,有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或其他不适者,首先可以采取催吐的办法进行自救,随后应立即就医。

  同餐进食者不论症状轻重,均应立刻到附近的医院进行观察诊治。

  1.催吐:在中毒者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尽快催吐。可用手指按压舌根即可引起呕吐。可反复多次,尽量把胃内食物呕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吸收。

  2.立即就医:中毒后立刻到正规医院救治,最好携带剩余菌子样品,以备鉴定菌子的种类,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