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稳岗就业

  • 索引号: 20240913-211209-348
  • 发布机构: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4-07-11
  • 时效性: 有效

促进“家门口”就业,守护“朝夕美好”

  就业连着民生冷暖、万家灯火,是托起“一老一小”更加有“温度”生活的关键所在。近年来,红河州坚持聚焦重点群体稳定就业,把促进脱贫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和关心关爱留守老人、留守儿童一起抓,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结合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红河州做好产业与就业联动,着力打造培育建水“金剪刀葡萄疏果工”、弥勒玫瑰花工等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特色劳务品牌,充分释放就地就近就业潜力。其中,泸西县通过发展小香葱产业带动当地4300户脱贫家庭劳动力就业,让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弥勒市小河边村引种鲜食玫瑰花,拓宽脱贫劳动力就业渠道,形成了家门口有产业、可就业的“双业”氛围。目前,在“产业+就业”的带动下,全州实现脱贫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15.26万人。

  蒙自市草坝镇创新发展联农带农机制,按照“党建引领、村企联建、群众参与、共同致富”的工作思路,采取“公司+村集体企业+农户”模式,依托蓝莓产业探索实行“622”联农带农益农新机制,即建立农户以土地+管理,村集体企业以组织+资金,龙头企业以技术+销售为要素的优势互补合作关系,把蓝莓销售收入按照农户60%、村集体企业20%、龙头企业20%的比例进行分配,推动农民从务工者向创业者转变。2023年以来,通过“622”模式共发展蓝莓家庭农场62个,村民创收620万元以上,带动当地脱贫劳动力就业275人,走出了一条农民增收、集体受益、企业发展的共赢之路。

  同时,红河州还不断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向基层延伸,加快推进蒙自市草坝镇“和美家园”和泸西县“红邻里”就业服务样板建设,打造具有红河特色的“幸福里”就业模式。推动线上线下零工市场建设,“红河州数字零工市场”实现全州覆盖,9个县市建成线下零工市场,有效发挥了综合服务阵地和灵活务工集散地作用,促进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同时,推广开远市“五心服务”打造“15分钟就业圈”经验做法,通过创建“毗邻车间”“零工驿站”,为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赋能。

  为切实提升劳动者的竞争力,红河州通过多元化培训供给不断增强培训项目的精准性、有效性,为技能培训“精准滴灌”。聚焦职业技能对就业的“溢出效应”,按照“项目化”管理方式,有序推进建水、泸西高原特色农业技能促增收试点培训345人。同时,下达2024年第一批地方特色技能培训任务10360人,因地制宜开展葡萄种植、陶瓷制作、文旅服务、家政服务等特色培训。截至目前,全州共组织329个班次16475人开展挖掘铲运、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照明电路维护等技能培训,其中培训脱贫劳动力2368人。通过多元化培训供给不断增强项目的精准性、有效性。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