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1946-867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3-10-08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三届二次会议第21号提案的答复

州政协民族宗教和港澳台侨外事委、州政协少数民族界:

  你们在政协红河州十三届二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农业+电商”新业态,不断丰富农产品销售形式的建议》的第21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加大品牌建设力度,为“农业+电商”新业态提供品牌优势

  (一)品牌创建。组织农业经营主体参加申报云南省绿色食品”10大名品“评选,全州29个产品入选云南省“10大名品”,40个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和区域公用品牌纳入省级品牌目录管理,红河佳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蒙自海升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入选云南省“绿色食品牌”品牌目录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名单。拨付奖补资金1078万元,抓实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工作。持续打造七彩云菊、梯田红米、碧色蓝韵等9个区域公用品牌和泸西高原梨、石屏杨梅、蒙自石榴等8个地理标志产品,2023上半年全州累计完成有效“三品一标”认证397家企业806个产品,全州新认证绿色有机产品94个。小浆果品牌矩阵加快形成,“碧色蓝韵”蓝莓区域公用品牌成功注册并对外发布,石屏县欣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水县红森生态有限责任公司共3200亩蓝莓基地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石屏县园丽蓝莓种植专业合作社共3300亩蓝莓基地获得有机认证,蒙自市佳沃集团2400亩蓝莓基地获得GAP认证。下半年将大力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抓实“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启动“三品一标”提质增效行动,鼓励和支持品牌主体积极开展地理标志农产品、“一村一品”、云南省绿色食品牌目录、云南省绿色食品“10大名品”等品牌创建活动,加快形成花卉、蔬菜等“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品牌矩阵,不断提升红河州农业品牌市场号召力、竞争力和影响力,引领产业提质增效。

  (二)展会营销推介。聚集我州农产品“早、特、优”特点向社会集中宣传推介优质品牌农产品,扩大我州农产品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2023年,我局组织83家农业经营主体参加第二十二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上海西雅国际食品展览会、第五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云品入川推介会、2023西部乡村振兴博览会、第六届上海市对口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第7届南博览会。展会实现现场销售额79.08万元,意向洽谈商家704家,意向洽谈金额3611万元。蒙自市南疆水果产销专业合作社“蒙涯红”牌蒙自石榴荣获绿博会金奖。头口茶茶业有限公司“绿春茶—红茶”被茶博会推荐为优秀茶产品。展会、招商推介等活动 加大了对我州优质、生态农特产品宣传力度,提升我州农特产品知名度,拓展农特产品销售渠道。下半年我局将组织和支持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利用我州高原特色农业和资源,参加亚果会等境内外农产品展销会和博览会,扩大农产品出口主体,提高我州农产品知名度。

  (三)农业经营主体营销手段多样化。支持、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创新线上线下发展方式,拓展销售渠道。借助天猫、淘宝、京东等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开拓线上市场带动线下销售;网络直播、节日网上促销、抖音等新媒体销售模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红河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如蒙自市蒙生石榴产销专业合作社在京东开设了“蒙自石榴旗舰店”,在石榴园区开设直播间,通过网络即时销售石榴至全国各地。

  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和区域公用品牌的创建和“三品一标”的认证、多样化的营销手段为“农业+电商”发展提供了品牌优势。

  二、加大农业企业培育力度,提高“农业+电商”新业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认真落实中央、省、州扶持农业企业创业创新、新增投资奖补、税收优惠、电价优惠等政策,实施《红河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三年行动计划》。深入践行品牌强农战略,坚持把农业品牌培育和打造作为量效齐增的重要抓手,重点抓好“红河梯田红米”等品牌建设,积极组织农业经营主体申报云南省绿色食品牌目录和云南省“10大名品”。组织46家农业经营主体完成云南省绿色食品牌目录系统申报,40个入选云南省绿色食品牌目录;推荐审核36家农业经营主体申报云南省“10大名品”,蒙自市蒙生石榴产销专业合作社、石屏县湖东杨梅专业合作社、“虹崋圜艺”花卉开远基地、“Driscoll's怡颗莓”水果建水基地等企业、基地产品入选云南省“10大名品”。构建“农户+基地(专业合作社)+加工企业+电商企业(平台)”电商供应链模式,拓宽农特产品网络营销渠道,利用京东、拼多多、抖音网络直播公司农村电商服务点,培育孵化网红主播,开展农特产品直播带货活动。通过以上措施,提高了“农业+电商”新业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三、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育,为“农业+电商”新业态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依托红河州农广体系,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创业能力、辐射带动能力为重点,把电商知识纳入高素质农民培育重点内容,聘请了云南优创时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施永康、云南专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钱文虹等专家教授授课,内容涉及电商直播、直播带货、抖音等。支持龙头电商企业构建“一企带多村、一店带多户、一人带多人”等电商助农模式,依托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对电商领域示范带头人、返乡农民工、贫困户等开展电商营销、电商直播实践操作培训,2023年7月10日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训项目在河口县桥头乡开展农村电商人才培训一期,培训人数70人。通过农村电商人才培育,为“农业+电商”新业态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四、大力发展红河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为“农业+电商”新业态提供产业基础

  立足北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南部山区综合开发、红河谷经济开发开放带三大平台,聚焦水果、蔬菜、花卉、梯田红米、规模养殖、中药材六大重点产业,统筹推进全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为“农业+电商”新业态提供产业基础。2023年上半年,全州水果种植面积326.22万亩、产量157.37万吨,蔬菜种植面积149.78万亩、产量271.11万吨,花卉种植面积28.18万亩、鲜切花产量7.18亿枝,茶叶种植面积45.46万亩、产量1万吨,中药材种植面积143.64万亩,产量3.1万吨。紧紧围绕“规模、效益、生态、安全”的总目标,提高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2023年上半年全州出栏生猪244.91万头、肉牛17.04万头、肉羊42.23万只、家禽2037.04万羽,实现肉类总产量27.43万吨、禽蛋产量3.39万吨、牛奶产量2.83万吨。

  五、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为“农业+电商”新业态提供质量保证

  以果蔬主产县为重点,加大对农药、肥料等投入品的管控力度,积极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落实间隔期规定,加大农业执法和农产品质量监管力度,把好果蔬质量安全关,保证群众吃上“放心果、放心菜”。2023年1—6月,全州生猪屠宰检疫率达100%、出场动物产品检疫合格率达100%。配合省级开展例行监测152批次,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定量监测抽检3050批次。

  六、推进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提高“农业+电商”新业态发展影响力

  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紧盯全产业链发展需求绘制招商图谱,着力培育和引进一批国内知名、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品牌影响力大的龙头企业,加快培育小巨人和隐形冠军的中小微企业,完善现代化物流体系,强化品牌化市场营销,促进数字化转型升级。统筹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在提升农产品高附加值上多做文章。2023年上半年,新签约招商引资10亿元以上项目3个,预计投资55亿元;新签约招商引资5亿元以上10亿元以下农业项目1个,预计投资 8.9亿元;梳理并录入系统目标企业2300余家,召开专题招商引资业务培训会2次,专场推荐会2次。

  七、积极探索电商发展新模式,增加“农业+电商”新业态发展途径

  建设农村土特产品的线上线下展示交易平台,鼓励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消费体验活动,推动电商零售企业开展“网上菜场、网上餐厅、网上超市、网上药店、网上家政”等营销服务,女娲鲜生、马帮到家、泛淘优选等一批智慧社区新零售平台不断呈现,引导生鲜果蔬企业等开展“社区团购+集中配送”模式,着力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圈”。通过探索多元化农村电商发展新模式,让更多农户、合作社、企业参与到电商产业中,不断提升农户增收致富途径。

  感谢你们对我州现代农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3年8月29日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