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1910-016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商务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3-11-01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商务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3020176号提案的答复
凃王敬、邱康二名委员:
你们在政协红河州十三届二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推动米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13020176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米线产业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州高度重视米线产业发展,聚焦推动过桥米线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用数字技术赋能产品创新,以日益完整的产业链条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持续擦亮“百年过桥米线”亮丽名片,引领红河州过桥米线持续健康发展。
截至目前,全州共有规上过桥米线生产工业企业2家,分别为红河州蒙自南湖缘过桥米线有限公司、建水县天缘食品有限责任公司,2022年实现产值0.54亿元。现有重点在建项目1个,即蒙自品悦食品有限公司日产20万包方便过桥米线项目,预计2023年10月建成投产,年产值约10亿元。全州现有米线(卷粉)生产单位166家,年产值约6.9亿元;现有米线经营单位9000多家,年营业额约46.8亿元。具有代表性的蒙自市现有米线(卷粉)生产单位24家,其中有食品生产许可证的7家、有小作坊备案证的17家,年产量约3.7万吨,年产值约1.6亿元。现有米线经营单位1826家,其中大型经营店(过桥米线品牌授权店)12家、中型经营店47家、小型经营店1659家、米线经营摊点111个,从业人员1万余人,日营业额约270万元,年营业额约9.86亿元。
二、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一)注重顶层设计,打牢米线产业发展“地基”。对标《云南省加快推动米线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积极研究制发《红河州加快推动过桥米线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计划通过促进米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过桥米线”产业的质量效益、品牌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推动“过桥米线”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到2025年,出台15项“过桥米线”产品和服务标准,培育云南“专精特新”过桥米线生产企业1家,“过桥米线”连锁企业7家,实现“过桥米线”全产业年销售收入超过80亿元。蒙自市作为过桥米线发源地,制定印发《蒙自市促进过桥米线产业健康发展实施意见》《加快推进蒙自过桥米线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政策文件,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组建“过桥米线产业发展中心”,组建“蒙自市过桥米线协会”“云南过桥米线协会”,制定《品牌授权管理办法》《授权实体店建设与服务标准》《授权店考核评价标准》等行业规范,发挥品牌价值作用和带动辐射作用,高位推进过桥米线产业做大做强。
(二)注重文化传承,挖掘米线产业发展“内涵”。蒙自市注重挖掘过桥米线历史文化价值,聚焦米线餐饮产业发展前沿和热点,出版书籍《金汤银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蒙自过桥米线》,在《中国餐饮产业发展报告(2022)》蓝皮书上发表《蒙自过桥米线文化意蕴气品牌提升研究》,持续挖深蒙自过桥米线文化价值、讲好蒙自过桥米线文化故事,提高蒙自过桥米线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注重将过桥米线文化融入中小学课后服务内容,蒙自二小设计“我是过桥米线代言人”“百年过桥情一城米线香”等研学课程,拥军小学开展“过桥米线制作技艺主题体验活动”等,积极培育本土人文情怀。注重蒙自过桥米线非遗活态传承,倡导众“传承人”秉持“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的理念,推动技艺创新、机制创新和业态创新,推动蒙自过桥米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活态传承、代代相承。截至目前,蒙自成功申报过桥米线非遗传承人18人,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1人、州级7人、市级9人。
(三)注重聚集发展,强壮米线产业发展“筋骨”。加强绿色辅料种养基地建设,构建“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原(辅)料基地+农户”的米线原材料供应体系,目前已建设生猪、肉牛、蛋禽基地11个,蔬菜供应基地5个。围绕过桥米线打造上下游配套产业,发动蒙自桥之源食品公司等6家米线生产主体联合成立龙头企业,筹措投资1.2亿元,建成日产100吨鲜米线、50吨鲜卷粉等产供销一体化基地,推动形成集加工、包装、仓储、冷链运输、冷藏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化”运营体系;探索打造集“湿米线+冻干蔬菜+浓缩汤汁+熟肉制品”为一体的自热方便米线产业链,云南品悦食品公司日产20万包方便过桥米线项目开工建设;蒙自云味出线品牌即食米线生产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4000万袋方便米线;蒙自南湖缘过桥米线有限公司首次将1.43吨过桥米线出口北美。强化过桥米线人才培育和技艺传承,蒙自市政府与红河学院联手共建“国际米线产业学院”,培育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品牌营销等方面人才;建立“米线技能人才数据库”,在红河学院等建立过桥米线创业孵化示范工坊,在天源酒店成立过桥米线就业见习基地,积极开展“蒙自过桥米线制作技艺”公益类培训和过桥米线制作专项能力证书培训,为过桥米线发展提供技术人才支撑。
(四)注重品牌塑造,擦亮米线产业发展“名片”。投资4.96亿元,建成占地约276亩、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集特色饮食、娱乐、旅游区为一体的“蒙自过桥米线小镇”,实现过桥米线产业文旅融合;在过桥米线小镇建设过桥米线文化展示中心,为宣传展示过桥米线搭建坚实阵地。成功举办9届蒙自过桥米线文化节,打造名特小吃评比、创意集市、创意手工艺品及伴手礼制作等创意活动;完成过桥米线形象标识、宣传标语、手工艺品制作、文创类产品设计等,通过拍摄宣传片《百年经典•味道蒙自》、录制歌曲《甩米线》、创作歌舞剧《乡愁•桥之情》、拍摄非遗纪录片《一碗米线过桥来》和“主播探店”等方式,借助学习强国、抖音、快手等平台,推广“i蒙自”小程序和“过桥米线传说”AR应用,积极推介蒙自过桥米线品牌文化,并以弥蒙高铁开通为契机,让米线相关文创产品“进高铁”,成为擦亮蒙自国际(过桥米线)美食名城名片。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培育发展壮大行业龙头企业。切实加大对过桥米线生产、销售企业的培育支持力度,依法规范小作坊生产行为,提高加工技术和生产设备自动化水平。积极推进过桥米线原辅料基地建设,打造一批绿色种养示范基地,构建“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原(辅)料基地+农户”的过桥米线原料供应体系点,为过桥米线产业发展提供优质原辅料保障;支持生产加工企业开展过桥米线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加强原料、生产、销售等关键环节质量安全检测,守住源头食品质量安全;支持过桥米线企业开展全国连锁经营,加大力度推动米线企业“走出去”。
(二)以行业协会规范行业发展。成立州级过桥米线行业协会,并发挥其在标准制定、宣传推广和促进米线产业规范发展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指导帮助企业用足用好有关助企纾困扶持政策。督促行业协会履行行业服务、行业自律和行业协调职能,积极引导过桥米线企业在良性竞争、差异性发展上多做文章,持续推动过桥米线品牌打造,提高过桥米线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三)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动集研发、生产、检测、展示、电商、物流、文旅等功能为一体的蒙自过桥米线产业园区建设;依托蒙自米线小镇、县市产业园区等聚集发展平台,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引智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相关行业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上市公司落户红河,建设米线料包(汤包、调味品包)制造、自热速食、预制菜制作、预包装米线食品等产业项目,引进实施“中央厨房”和集中配送中心项目,形成集加工、包装、仓储、冷链运输、冷藏销售为一体的米线产业运营体系。建立健全过桥米线产业招商引资政策支撑体系,研究制定具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发挥好“五区”政策叠加效应,推动大企业、好项目落地红河发展过桥米线产业。
(四)培养引进米线行业专业技术人才。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大力开展“引才、引智”工程,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依托红河学院国际米线产业学院、州内职业院校以及省内外高校,培养过桥米线产业管理人才和应用型技能人才。围绕“技能云南”行动等项目开展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培训,培养过桥米线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常态化开展过桥米线技艺培训,不断扩大过桥米线手工制作技艺传承人队伍,为过桥米线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感谢你们对过桥米线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红河州商务局
2023年9月19日
(联系人及电话:杨婧,0873—3716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