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1909-724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卫生健康委员会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3-11-01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卫生健康委员会对政协红河州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3020259号提案的答复
杨建勇等委员:
你们在政协红河州十三届二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做好中医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建议》第13020259号提案,已转交我委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优化资源配置和顶层设计问题
我州高度重视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工作,制定出台了《红河州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红发〔2021〕19号)《红河州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措施》(红政办发〔2021〕55号)等文件,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完善顶层设计,为推动全州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措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覆盖全生命周期、融健康管理与健康服务为一体的新型中医药健康服务模式。中医药健康服务提供能力大幅提升、服务技术手段不断创新、服务产品更加丰富、发展环境优化完善、产业规模大幅提升。建设一批中医药健康服务重点项目,以州中医医院为依托,以“一湖两城”为主体,打造建水—石屏中医药康体养生旅游、健康休闲度假产业综合发展带。依托自贸试验区政策和新建河口县中医医院项目,在河口县布局建设面向越南,辐射南亚、东南亚的中医药国际诊疗中心。培育一批中医药健康服务示范园区,打造一批具有明显哈尼医药、苗族医药、瑶族医药以及干细胞等融合最新前沿科技技术的中医药特色小镇和特色街区,推出一批富有红河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文化宣传平台。
2021年,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命名开远市中医院、蒙自市中医院、弥勒市中医院等7家中医医疗机构为云南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2022年,命名个旧市中医院、元阳县中医院2家中医医疗机构为云南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目前,全州9家二级及以上中医类医疗机构实现“医养结合”全覆盖。逐步形成“集医疗、养老康复、全域旅游、医疗保健”为一体的发展思路,构建“中药材种植+中医康养+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链条。着力打造以红河州中医医院、河口县中医医院为龙头的“一带一路”开放通道,扩大中医药国际影响力。
二、关于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问题
近年来,红河州卫生健康委在“红河人才网”已公开发布《红河州卫生健康委2022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学历专业技术人员公告》《红河州2022年“红河奔腾”医疗卫生人才专项招引公告》等等,2022年全州面向国内外招引医疗卫生优秀人才(含中医类)163人,制定出台招引五类高端医疗卫生人才(含中医类)的具体办法措施。
(一)引进措施。一类人才即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重点实验室负责人、临床重点专科带头人,省(自治区、直辖市)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任职3年及以上的名院长,其他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医疗卫生高层次人才(主任医师或教授);二类人才即省(自治区、直辖市)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重点学科带头人、重点实验室负责人、临床重点专科带头人,从事领域在国内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有明显发展优势的学科(专科)带头人,其他达到省(自治区、直辖市)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领先水平的医疗卫生高层次人才(主任医师或教授);三类人才即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及临床重点专科具有较显著学术科研成果的专业技术骨干,地市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重点学科带头人、重点实验室负责人、临床重点专科带头人(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博士研究生(含教育部认证的国外同等学历);四类人才即红河州急需紧缺专业硕士研究生;五类人才即红河州急需紧缺专业本科生,工作地点为红河、元阳、绿春、屏边、金平、河口6县的县乡医疗卫生机构。
(二)优惠政策。一类人才每人给予60万元生活补助,二类人才每人给予50万元生活补助,三类人才每人给予40万元生活补助,四类人才每人给予10万元生活补助(到红河县、元阳县、绿春县、屏边县、金平县、河口县工作的每人给予20万元生活补助),五类人才每人给予10万元生活补助。
截至目前,全州有卫技人员3224人,其中正高职48人、副高职228人、中职661人、执业医师649人,2022年全州中医住院人数达128571人次。全州有1人荣获“云南省名中医”称号,10人荣获“云南省基层名中医”称号。全州有省级中医重点专科(专病)12个,有州级中医重点专科6个,有15个红河州中医质控中心和27个中医专病。截至目前,全州100%的综合医院设有中医科,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的乡镇卫生院设有中医馆,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94.71%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截至目前,全州有三级中医医院5家,13县市有县级中医医院9家,其中独立建制的县级中医医院8家。
下一步,我们通过“红河人才网”平台,吸纳招引“红河奔腾”医疗卫生人才,采取“引进来、派出去”的方式,加大全州中医药人才培养力度。重视发挥名老中医的引领传承作用,充分发挥县域医共体优势,实施中医类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和规范化培训,继续开展县乡村中医药技术骨干培训和乡村医生“能西会中”培训,加强中医类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的培养力度,着力培养中医临床紧缺人才和中医养生保健等中医药人才,通过编制倾斜、待遇提高、绩效考核等手段吸引和鼓励各类优秀人才,投身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高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能力。
三、关于加大投入和给予政策支持问题
一是加大生物医药产业和康复康养项目支持。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制定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逐步形成了中药制剂、西药制剂、生化药制剂、原料药等12个生产剂型的综合制药产业,开发了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和红河特色的产品,积极推进龙血竭、灯盏花、砂仁、南板蓝根、枇杷叶等特色原料药产品发展。我州弥勒灯盏花药业“灯盏细辛”被评为云南省绿色食品牌“10大名品”。(注:目前已拥有灯盏花系列产品7个,已上市的灯盏细辛注射液、灯盏生脉胶囊、灯盏花滴丸、灯盏细辛软胶囊4个品种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家专利品种,并参与灯盏细辛注射液、灯盏生脉胶囊、灯盏花滴丸3个产品国家标准制定)。云河药业排名国家“中药企业品牌百强”之列,获“中国驰名商标”,其中,产品“龙血竭胶囊”、“虎力散胶囊”被评为“云南名牌”产品,“复方龙血竭胶囊”被认定为“云南省重点新产品”,2019年进入国家医保;新药“复方龙血竭胶囊”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荣获2021年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虎力散(散、胶囊)制剂的二次开发研究与应用项目,荣获2021年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红河云百草进入全省医药企业前十名,“菲牛蛭抗凝血抗血栓系列中药开发和研究”项目在2020年云南省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企业成长组二等奖。蒙自、个旧、开远、建水、弥勒、泸西、屏边、红河、元阳等县市均成立了生物医药(大健康、康养文旅)产业链专班,推进相关工作。
根据《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云南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任务分解清单的通知》(红政办函〔2023〕31号)文件要求,州科技局、州农业农村局、州财政局、州发改委、州卫生健康委等相关部门,按照各部门职能职责,继续加大对中医药康复康养项目的支持,对中药制剂研发、审批、备案等方面给予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今年一季度州级财政共筹措下达支持中医药发展资金2311.34万元(中央522万元,省级1034.51万元,州级754.83万元,州级占比32.66%),其中:基本支出754.83万元,主要用于人员工资、社保缴费、退休干部公用经费等,保障州中医院职工待遇;项目支出1556.51万元,用于中医特色专科建设1034.51万元、州中医院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建设补助200万元、州中医院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补助48万元、州中医院疫情防控补助资金25万元、中医药文化工程26万元、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100万元、健康中国中医药专项行动20万元、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38万元、助理全科医生培训65万元。全州中医药支出13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2万元,增长161%。
二是加快推进红河州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红河州中医医院新区建设,将州中医医院建设成为一所集科研、教学、医疗、保健、养生养老为一体的,引领全州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建设的思路,分医疗、康复、康养三个版块分期推进项目建设工作。确定新的用地规模为248.68亩,2022年12月22日,州人民政府办公室成立红河州中医医院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明确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工作职责、组建6个项目推进专班组,及时完善项目前期工作,保障项目建设快速推进。2023年5月17日,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周永瑜带队赴建水县政府主持召开红河州中医医院项目建设现场协商会,听取项目推进情况汇报,协商研究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及有关前期工作,下达前期工作经费220万元,加快推进红河州中医医院项目建设。
三是加大“一老一小”及特殊群体康复服务项目的扶持力度。截至目前,全州9所公立中医医院均能提供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诊疗服务,其中7所公立中医医院独立开设儿科。全州14所妇幼保健院中有10所建立了中西医协作诊疗制度,扩大中医药在孕育调养、产后康复、儿童保健等方面应用,将中医药融入孕产妇保健、妇女和儿童保健各个环节。红河州妇幼保健院2017年成功创建为“云南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2018年获评“妇幼保健中医药适宜技术(专病)培训基地”和“基层妇幼保健机构示范中医馆”。2022年7月,通过州级评审,红河州妇幼保健院成为“红河州中医儿科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全州9家二级及以上中医医院实现“医养结合”全覆盖。下一步,继续加大对“一老一小”及特殊群体康复服务项目的扶持力度,把中医药技术服务贯穿到预防、治疗、康复、保健的全过程,满足群众对中医药的多元化需求。
感谢你们对我州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3年8月28日
(联系人: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