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1854-947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卫生健康委员会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3-11-01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卫生健康委员会对政协红河州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3020159号提案的答复

杨连升等委员:

  你们在政协红河州第十三届二次会议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行医养结合模式推动红河州养老产业升级发展的建议》的第13020159号提案,已转交我委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积极推动形成“党政重视、部门协同”的工作格局的问题。

  2022年12月省卫生健康委、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云南省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15 条措施的通知 》,明确完善工作机制,省、州市、县三级建立由卫生健康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推进医养结合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协同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重大问题报请同级政府研究。2023年5月报经州人民政府同意,转发《关于印发云南省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15 条措施的通知 》,并成立州卫生健康委、州发改委、州民政等11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

  2022年11月,健康红河行动推进委员会根据《健康云南行动推进委员会关于印发健康云南行动2022年考核实施方案的通知》(云健推委发〔2022〕2号)精神,结合《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健康红河行动组织管理和考核方案的通知》(红政办发〔2021〕23号)研究制定了《健康红河行动2022年考核实施方案》,对13县市健康红河行动推进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考核方案将涉及老龄健康的“二级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设老年医学科比例(%)”纳入考核指标体系,指标要求大于等于50%;2023年,根据省级指导及州级考评方案,预计将健康红河与健康县城合并考核(目前正在征求意见),将向省级申请,努力争取把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机构床位比例、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数占比、每千名老年人医疗机构及老年康复护理床位数等多项指标纳入“健康红河考核评分细则” 。

  二、关于“制定出台配套政策,多方协同推进医养结合”的问题。

  一是根据《云南省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15条措施》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围绕破解医养结合工作的痛点,打通堵点,从加大政策供给、提高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组织领导和服务监管4个方面提出了15条具体措施,明确在税费优惠、用地保障、投融资等方面提供支持,兑现政策红利。为社区提供养老服务的机构自有或其通过承租、无偿使用等方式取得并用于提供社区养老服务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二是医养结合机构中的医务人员与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享有同等的职称评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等待遇。落实“两个允许”要求,鼓励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开展签约服务、为居家老年人建立家庭病床和开展上门服务的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合理增加绩效工资总量,不计入总量核定基数;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要完善内部考核分配办法,对医养结合一线提供服务的医务人员倾斜。

  三、关于“不断探索服务模式,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问题。

  一是按照“就近就便、互利互惠”原则,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合作机制,实施医养结合试点合作示范,全面深度促进医养融合发展,深入推进老年人健康服务提升计划,提升医养结合能力,探索建立老年护理保险,建设智慧医疗服务体系。全州共128个养老机构,其中120个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签约了服务协议,签约率达93.7%;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17518个,其中护理床位5430个,占31%。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5个,创建云南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188家,其中公立医疗机构160家,超额完成省级下达的80%的任务,省级命名医养结合示范开远市1个、示范机构和优质服务单位各2个。医养结合机构中的医疗机构为养老机构老人提供医疗服务22047人次。二是在县市级的街道建设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对下指导等综合功能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在社区层面建立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或日间照料中心,在有条件和有需求的住宅小区,设立居家养老服务点,探索“物业+养老服务”等模式,加快社区和居家的适老化改造,积极构建“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为老年人提供舒适安全的居家或者社区养老环境。全州老年幸福食堂实现13县市县城所在地全覆盖。延伸居家养老服务支持,2022年积极争取到民政部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在蒙自、个旧、开远、建水、弥勒等五个县市先行建设家庭养老床位2500张,开展上门服务5000多次。做好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做到无障碍出行,2021年以来投入资金300万元,为1000户困难老年人实施了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

  四、关于“推广运用信息化技术,开展智慧化医养结合服务”的问题。

  红河州智慧民政项目将建设民政数据资源中心、应用支撑平台、大屏分析展示平台、掌上民政APP、养老服务平台、福彩运营管理系统,从数据共享化、数据资产化、数据可视化、数据掌上化、办公简洁化、养老平台化等多方面提升能力,为民政公共服务领域体制机制创新、变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综合运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思维和信息技术,最终建成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便捷化、智能化、精准化、协同化智慧民政体系。将覆盖红河州州本级、13个县市及其所辖的各级民政局,及州本级、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四个层级。项目计划投资1002.2万元,2023年已进入实施阶段,预计2025年前建设完成。

  五、关于“夯实基于社区的居家医养结合服务短板”的问题。

  一是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统筹推进社区适老化设施改造,通过开展场所无障碍改造、消防设施改造,因地制宜增加活动场地和健身体育设施,为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适、便利的社区环境。截至2023年3月31日,红河州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实施适老化、无障碍改造的小区97个,改造或新增文化休闲、体育健身场地、公共绿地等68片,3.9万平方米,新增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站)16个。加装电梯共计41部,其中个旧市38部(2022年项目安装7部,2021年项目安装3部,2020年项目安装19部,2019年项目安装5部,2018年项目安装4部),蒙自市3部(均为2021年项目安装)。预计截至2023年6月,红河州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实施适老化、无障碍改造的小区115个,改造或新增文化休闲、体育健身场地、公共绿地等75片,4万平方米, 新增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站)20个(加装电梯数不变)。二是优化完善老年人配套服务设施设备。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因地制宜对馆内功能设施进行科学合理地改造,改善服务环境。目前全州14个公共图书馆、14个文化馆,141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全部免费对老年人开放,并配有文化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免费讲解、轮椅、老花镜、弱视助视器、放大镜、急救药箱等便利服务。三是积极推进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问题。近年来,全州各级公共文化场馆积极采取免预约、设置绿色通道、人工协助等方式解决老年人无法使用手机等智能设备入馆问题;举办老年人运用智能手机培训班进行专题培训,帮助老年人学习运用智能手机,享受便捷数字文化服务。

  六、关于“促进医养结合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

  将养老护理培训纳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制定并下发了《红河州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明确了护理员培训三年规划。贯彻执行《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发布2020年度云南省技能培训创业培训补贴目录的通知》(云人社通〔2020〕41号)文件,把老人照料列入技能提升专项能力证书技能培训服务类,培训补贴标准每人800元。2021年全州累计开展“康养云师傅”补贴性技能培训4175人次,其中:养老护理员866人次、健康管理师1190人次、公共营养师265人次、保健按摩师550人次、老年人照料1304人次。2022年全州累计开展“康养云师傅”补贴性技能培训2363人次,其中:养老护理员1295人次、健康管理师94人次、保健按摩师566人次、公共营养师238人次、老年人照料48人次。不断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2021、2022连续两年投入资金共计20余万元,组织全州100名养老机构护理员开展两届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组成红河州代表队参加省级竞赛,3人获得全省三等奖良好成绩。2023年投入29万余元,组织全州150名养老机构护理人员职业技能培训,通过技能考试,100名取得初级护理员等级证书,50名取得中级护理员等级证书。

  感谢你们对我州老龄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3年8月28日

  (联系人:卢焱)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