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1854-294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商务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3-11-01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商务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3020320号提案的答复
尹蒙委员:
你在政协红河州十三届二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强红河州电商公共服务仓建设优化的建议》第13020320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红河州电商公共服务仓基本情况
红河州着力构建“州级创平台、县级做园区、乡级建站库、村级布网点”的电商体系,努力打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一是2015年至2021年,红河州13县市实现电商示范项目全覆盖,共获得中央财政资金支持2.295亿元。采取“州级统筹+县级主导”方式持续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围绕建设较为完善的电商公共服务、物流仓储配送、农产品供应链、电商人才培训、电商精准扶贫5大体系整体推进实施。建成州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1个、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13个、州级物流仓储配送中心1个、县级物流仓储配送中心13、乡镇电商物流服务站127个、村级电商物流服务点522个。二是不断优化城乡物流市场主体结构,持续扩大城乡物流配送规模,全州现有5个物流园区,3个智慧物流平台,物流业市场经营主体1859户,规上服务业物流企业28户,A级以上物流企业8户,快递品牌12个,布局快递网点916个、邮政网点178个。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达100%,县到村平均配送时间为12至24小时,最长不超过3天。2023年1-5月,全州快递业务量1497.57万件,同比下降2.7%;实现快递收入2.05亿元,同比增长9.46%。
二、工作举措
(一)进一步提升城乡物流统仓共配效率。一是依托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加强同供销、邮政、交运等部门协同配合,完善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培育农村物流末梢节点,积极构建以县级物流分拨中心为核心、乡镇物流服务站为中转、村级物流服务点为支点的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优化“快递进村”工作,进一步打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二是以县物流中心为县域物流中转分拨中心,以乡镇服务站为乡村物流聚集支点,聚合商品配送、物流流量,构建“收件分散进、统一配”和“发件统一收、分散发”配送体系,推动县域物流中转分拨中心与乡村物流服务站点有效联接,全州初步建立了“州—县—乡—村”物流体系。三是继续加大整合县域物流、商流、快递资源,在已实现电商快递末端共配的基础上,深入推广日用消费品、农资下乡等“统仓共配”模式,形成商流、物流、快递等业务叠加并不断提高城乡高效配送时效。鼓励物流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联合经营,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和服务链一体化。
(二)完善农产品上行发展机制。一是要抓好农产品销售电商端建设,规范发展直播销售等新业态,加强与天猫、京东、拼多多等大型电商平台及各类新兴平台合作,依托“云品荟”、“云品乐购”等平台,通过“寻味红河”、“数商兴农”等活动,让更多农产品上线销售,推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助力“云品出滇”。二是围绕“一县一业、一县一品”开设线上特色店铺、扶贫主题专区,形成全州农产品全品类、差异化网上销售格局,提升优质农产品品牌影响力。三是积极组织农业企业、种养殖大户、“三品一标”企业开展农产品网上开店行动,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扩大红河州农产品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积极推广“寄递+电商+农特产品+农户”产业模式,打造快递服务农产品金牌项目。四是支持龙头电商企业构建“一企带多村、一店带多户、一人带多人”等电商助农模式,建立电商人才培训长效机制,以线上和线下形式,针对村级服务网点、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等开展电商培训,培育电商致富带头人,提高电商培训转化率,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强基层群众致富本领。累计开展电商培训6.8万人,其中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等人员6.36万人。打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能、新载体,推动乡村原有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乡村人才振兴,带动农村就业人数3.6万人。
(三)进一步提高电子商务服务水平。一是加强产业发展指导,全面推进相关支持政策落实落地,把政府资源引向电商产业及相关配套企业,补齐电商配套服务滞后短板。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贯彻落实《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红河州推动2023年经济稳进提质政策措施的通知》精神,落实各项奖补政策,活跃电商市场氛围。二是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对电商上下游企业,加大信贷资金支持,建立跟踪服务制度,定期召开洽谈会,增进银企合作。三是加强协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电商协会组织和龙头企业的作用,促进企业间沟通交流。四是建立电商人才培训长效机制。针对村级服务网点、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等开展电商培训,提高电商培训转化率,促进传统商贸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培育农村新型商业带头人。
(四)推进我州区域品牌化建设。一是结合我州发展电子商务的基础和现状,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品牌建设模式,推进红河州“红河九红”区域公共品牌加县域公用品牌建设,以“1+13+N”品牌矩阵,打造红河州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区域公共品牌典型样板,拓展和延伸农产品网上B2B和B2M市场。在第七届南博会期间组织《红河州“红河九红”区域公共品牌发布会暨13县市品牌产品推介会》,让红河州的农特产品携“亮点”出场,进一步强化红河州“红河九红”及13县市区域公共品牌符号。二是坚持把农业品牌培育和打造作为量效齐增的重要抓手,重点抓好“红河蓝莓”等品牌建设,2022年蒙自“蒙生”石榴、石屏“鑫湖东”杨梅、开远“虹崋圜艺”花卉、建水“driscoll‘s怡颗莓”等产品入选云南省“10大名品”。全州累计有效“三品一标”认证352家707个产品,年内新认证有机产品102家217个;绿色食品新增52家123个。通过着力打造京东云品乐购活动专区、云品荟商城“红河九红”专区等上线各大电商销售平台,推动蒙自石榴、建水葡萄、梯田红米、石屏豆腐等一批地标品牌通过网络渠道销往全国,提升红河州农产品品牌价值,扩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
(五)大力开展“数商兴农”赋能云品上行系列活动。一是不断探索多元化农村电商发展新模式,对接国内知名电商平台资源,积极开展多平台、多渠道、多商家联动促销活动,开展农特产品直播带货。2023年上半年,积极组织各县市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以春节、妇女节、“五一”节等节日为契机,举办年货节、“生活乐享节”、“春茶开采节”、“梨花节”、“农耕文化节”以及嘉年华、展销会、发布会等多形式的电商活动20余场。主销红糖、葡萄酒、鲜食水果、玫瑰花、洋葱、牛干巴等特色产品。邀请“曲靖老村长”等网红主播以及本土主播开展直播带货累计60余场,活动期间最高单日成交单量1027单,活动成交金额达840余万元,大大提高了红河州特色农产品销量,强化了农产品品牌宣传推广。2023年1-7月,红河州实现电商交易总额158.9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6.56%。二是支持龙头电商企业构建“一企带多村、一店带多户、一人带多人”等电商助农模式,建立电商人才培训长效机制,以线上和线下形式,针对村级服务网点、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等开展电商培训,培育电商致富带头人,提高电商培训转化率,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强基层群众致富本领。累计开展电商培训6.8万人,其中,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等人员6.36万人。打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能、新载体,推动乡村原有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乡村人才振兴,带动农村就业人数3.6万人。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促进电商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一是推动规上工业企业、限上商贸企业利用电商拓展市场,引导和支持实体企业自建电商平台或应用第三方平台,开展线上购销、客户管理和创新服务等环节电子商务应用。发挥示范县项目承办企业和服务商网络零售优势,培育一批对社会消费支撑作用明显的县域网络零售龙头企业,培育壮大一批县域限额以上网络零售市场主体,不断提高全州网络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到2023年底,力争新培育5户以上限额以上电商企业,新推动100户限额以上商贸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销售额同比增长30%以上。二是持续开展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创建,在现有公共服务仓库超负荷运营的情况下,鼓励各县市可再认证一家公共仓,进一步推动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引导产供销各环节企业和相关研发、创意、设计、咨询等服务业集聚发展,增强基地产业承载、创新孵化和辐射带动能力,打造一批设施完善、配套齐全、特色突出的电子商务聚集区。2023年底,努力实现全州网商规模突破40000家以上,电子商务交易额同比增长13%以上。
(二)推进电商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一是健全数据共享制度,在确保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和引导电子商务平台与快递物流企业之间开展数据交换共享,实现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供需精准对接,提升电子商务快递配送效率。鼓励建设智慧物流云服务平台,通过物流末端网点备案电子地图系统、物流末端网点收投终端系统、数据信息采集交换系统、快递车辆GPS系统、收寄验视信息监管系统及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等,衔接用户、电子商务、物流等各环节,实现多方信息汇总共享,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供需信息实时共享和智能匹配。二是强化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发挥我州区位优势,鼓励有实力的快递物流企业在我州投资建设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快件处理中心。加强快件处理中心、陆运集散中心和基层网点等网络节点建设,构建层级合理、规模适当、匹配需求的电子商务快递物流网络。鼓励快递企业主动服务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整合现有邮政、供销、交通等农村物流网点和渠道,拓展农村便民服务中心、村级综合服务站功能,利用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发展集中仓储和共同配送,支撑城乡双向物流配送网络高效衔接。
(三)支持协会与企业发展产业联盟。一是行业协会作为社会组织,发挥了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统筹电子商务协会、快递物流协会等行业组织组建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发挥联盟作用,规范企业行为,督促引导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企业诚信经营,形成政府、协会、企业之间良性互动格局,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二是促进资源集约,强化资源整合、集散中转、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信息服务、冷链配套等功能,突出城乡物流配送核心节点作用。鼓励电子商务企业与快递物流企业开展供应链绿色流程再造,提高资源复用率,降低企业成本,二者互为支撑,相互促进,有利于快递物流转型升级、电子商务提质增效,有利于扩大消费、提升用户体验,更好适应和满足网购消费者美好生活需要。
感谢你对我州电子商务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红河州商务局
2023年9月21日
(联系人: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