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1839-400
- 发布机构: 红河州教育体育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3-11-09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教育体育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35号提案的答复
州政协科学技术界别委员:
你们在政协红河州第十三届第二次会议提出的《积极做好红河州家校协同共育的建议》的第135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红河州教育体育局高度重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积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全面落实《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家庭教育、护苗行动为重点,大力营造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和谐的家校协同共育的社会大环境、大格局,积极引导家长为孩子健康成长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一、基本情况
目前,全州有各级各类学校2661所。其中:小学885所,教学点647个;普通中学217所;在校中小学生882455人;全州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69880人;全州500人以上的中小学校均建有家长学校。全州共有城市社区家长学校277所,农村社区家长学校1088所,州级家庭教育公益指导员50名,亲子阅读体验基地4个,全州共有儿童之家1360个。
二、推进家教家风建设,增进和融合亲子关系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积极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广泛宣传,组织各级各类学校和学生家长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网上知识问答活动,进一步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动员全社会关注和参与家庭教育,帮助和引导广大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二是全州各地各校通过板报标语、知识竞赛、文艺汇演、读书活动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家庭教育、家教家风建设。三是在寒暑假期间,联合州总工会、团州委、州妇联、州关工委等部门共同组织开展“书香润红河”亲子阅读活动,聚焦“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围绕家风家教、家庭助廉、家庭教育等内容开展读好书、好读书,参与人数和网上点击量超过10万人次。
三、积极动员社会参与,合力守护未成年人成长净土
一是全州各学校拓展校内外实践教育基地,完善校内外实践活动体系,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组织开展“学雷锋”、“传承红色基因”、“劳动美”社会实践等活动,引导学生在学习雷锋、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理解,让学生在课外活动和实践锻炼中增长见识、磨砺品质、提升素质。二是学校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发挥家庭教育在未成年成长过程关键作用,建立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桥梁,研究创新家长会的内容和形式,通过联系电话、联系卡、联系册,及时互相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教育情况,形成党委、政府、家庭、学校、社会五位一体的良好教育网络,促进学生品德教育及行为规范正向成长。三是积极与当地司法、法院、法庭、公安机关协调,聘任法制副校长,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立体教育网络,整合社会资源,构建了多部门合作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为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解决了实际问题。四是扎实开展法制宣传,鼓励未成年人强化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充分利用“平安校园”“无邪教校园”“文明校园”创建,做到宣传全覆盖,知晓率100%,以县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乡村学校少年宫、“家长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室”等活动阵地开设法制宣传平台关注、关心、关爱未成年人成长、成人、成才,为有序开展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供可靠保障。
四、创新工作形式,强化家庭教育指导
一是全州各级各类学校立足职能定位,发挥课堂主渠道优势,家校共育共建,在实践中探索,在守正中创新,力求家庭教育跟上时代发展脉搏,贴近家长实际需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二是坚持思想引领。针对家庭教育自身特点和内在规律,分别开展以“护苗行动”“亲子阅读”等为主题活动,既配合了主题教育开展,又深化了家庭教育思想内涵。三是联合州法院、州检察院、州妇联、团州委等部门共同推动,联合下发了《关于联合建立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机制的意见》,在州法院成立了“红河州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联合州总工会、团州委、州图书馆、州文明办等部门连续2年举办了暑期、寒假亲子阅读公益活动,一万余个家庭从中受益。积极组织线上线下围绕道德培养、亲子关系、早期教育、隔代教育和儿童性格心理、行为习惯等专题开展家庭教育公益讲座。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正确引导家庭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严格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推进素质教育。二是全面掌握并向家长及时沟通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情绪、学业状况、行为表现和身心发展等情况,同时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有关情况,持续保持学校与家庭常态化联系。三是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开发家庭教育指导资源,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家庭教育指导活动,针对不同家庭的个性化需要提供具体指导。四是促进学校家庭协同教育,提升学业、体育、阅读、艺术、劳动教育水平,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促进学生营养均衡,共同维护好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感谢你们对我州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3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