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22705-180
  • 发布机构: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3-09-26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对州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157号建议的答复

钟红荘代表:

  你在红河州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的《将“建水国家级紫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打造成为重点特色园区的建议》的第0157号建议,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经商州财政局、州自然资源规划局、州科技局,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红河州历来高度重视建水紫陶产业发展,通过各级各部门努力,建水紫陶产业园区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紫陶产业发展规模逐步壮大。

  一、关于“州级层面将建水紫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作为推动园区经济的重点特色园区来打造”的答复

  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打造一批国内一流的‘小而特’‘小而精’‘小而高’特色优势园区”要求,目前正在积极推动建水紫陶文化产业园申报云南省特色产业园区。《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红河州“十四五”现代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红政发〔2022〕29号)提出“做优做强建水紫陶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壮大建水紫陶产业”。结合园区建设和发展特色,编制《建水紫陶文化特色产业园区发展情况报告》《建水紫陶文化产业园特色优势园区实施方案》报省发改委,云南省开发区工作领导小组在申报园区中选取4个进行重点调研,建水紫陶文化特色产业园区为其中一个。云南省开发区工作领导小组于4月份依次到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建水崇文同创紫陶文化有限公司、中通云仓科技等地实地查看了紫陶人才培养及紫陶企业全产业链生产、销售、物流过程;实地查看了田记窑美术馆项目建设、上海交大实验室工作情况;在紫陶园区管委会参观“特色产业园区”规划展板并听取创意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汇报。调研组对建水紫陶文化产业园的特色、资源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及路径给予了充分肯定,目前产业处已将列入全省特色园的建议名单报领导审核,建水县紫陶文化产业园已列入建议名单中。

  一是项目建设方面。结合紫陶文旅产业布局和发展,谋划储备紫陶文旅产业项目84个,总投资281.63亿元。其中:紫陶产业项目31个,总投资为37.72亿元;文旅产业53个,总投资为243.91元。

  二是紫陶人才培养方面。目前,累计培育国家级大师3名、省级大师78名、各级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68名;全县获得人社部门技能认定陶瓷工职业技能资格人员2721人,累计工艺美术专业职称973名。全县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人(陈绍康),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1人(马成林),轻工“大国工匠”1人(谭知凡),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师1人(徐荣洪),入选“2020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支持项目”1人(潘娟),“2022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支持项目”1人(向炳成)。组织开展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申报工作,目前袁应德已通过省级公示进入国家级评审阶段。

  三是产品创新研发方面。坚持“艺术陶+生活陶”齐头并进,在保持“度”和“特”的前提下,拓宽陶茶融合、陶电融合、陶酒融合等应用领域,重现传统紫陶技艺的现代表现和非遗承载,形成“紫陶+”跨界联动效应,提升产业整体附加值,实现从“一片陶”到一条产业链的转型。其中,2022年成功举办“窑想千年•陶醉建水”茶陶文旅融合发展研讨会,引进合肥荣电实业有限公司加快“紫陶+小家电”方面的研发生产,探索紫陶为主的旅游“伴手礼”。

  四是电子商务发展方面。围绕“资源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方向,与中国移动、中国铁塔、云链未来等公司合作,加快布局5G基站、大数据中心等“新基建”,深化信息技术同紫陶产业融合应用,切实提升紫陶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发展水平。建立区块链溯源系统,为紫陶添加“身份证”,有效解决商品确权、溯源等归属难题。目前,已完成370家商户577位艺术家16664件作品、近25万张作品照片和157万余条作品信息资料产业数据采集整理工作。建成紫陶电商创业孵化基地和电商选品中心,通过开展电商技能培训、组织电商直播活动等方式,全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智慧紫陶”产业集群。近年来,开展抖音、快手等直播培训1500余人次,培育紫陶电商300余户,线上累计销售额达到5亿元。在“游云南”App上首发全省首款紫陶文旅数字藏品“兽耳方尊”,611份藏品发行即售罄。同时,在阿里拍卖平台发售紫陶数字藏品21件,进一步焕活文化产业商业价值。

  五是对外交流宣传方面。积极组织参加中国四大名陶展、南博会、文博会、中国西部博览会、主题成就展等知名展会40余次,其中建水紫陶亮相北京“奋进新征程”主题成就展、首次走进北京荣宝斋美术馆、山东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举办“窑想千年•陶醉建水”2022紫陶文旅产业链招商引资暨产品发布活动,就陶茶融合、陶咖融合、陶旅融合达成2700万元合作内容。以第十六届中国红河•建水孔子文化节暨第三届中国•建水紫陶文化节举办为契机,促成陶策窑与中石油、中石化合作布局25个网点线下售卖建水紫陶;开展建水紫陶电商直播季开窑活动,建水紫陶单月线上销售突破1000万元;在游云南平台推出全省首款文旅数字紫陶藏品“兽耳方尊”,615份藏品发行即售罄。2023年4月15日,“紫气东来•陶醉上海”建水紫陶文旅产业宣传月系列活动在上海市豫园华宝楼启动,让更多的人一起见证千年紫陶的风姿华彩,感受建水人对工艺的坚守和创新,感受千年紫陶的“器物之美”和“文化精神之美”。

  二、关于“州级财政帮助争取2023年《建水紫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期)》6亿元专项债券资金支持”的答复

  建水紫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期)已纳入财政部门专项债券项目库并列入红河州重点项目清单,作为专债主要申报项目按要求将申报需求报送省财政厅,目前已通过省财政厅初审,下一步将持续加强与省财政厅沟通汇报,按要求做好发债准备工作,争取在2023年剩余批次发行。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州财政局切实履行财政职能,努力克服财政收支矛盾,不断优化支出结构,积极筹措资金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2021下达建水紫陶产业升级—摩雕文创项目资金50万元,紫陶文化创意产业园奖补30万元,建水紫陶溯源系统前期工作经费30万元;2022年下达建水紫陶生产设备性能提升和数值赋能中心资金100万元,建水紫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期)前期工作经费100万元。下达创意文旅项目云南五龙紫陶文化开放有限公司补助资金4.5万元,特殊旅游商品研发设计建水崇文同创紫陶文化有限公司补助资金20万元,2022、2023年下达紫陶文旅产业链经费150万元。

  三、关于“州科技局加大对陶土资源的科研赋能”的答复

  一是科研赋能方面。对联合研究中心在推进建水紫陶产业从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向着规模化、产业化优化升级,助力建水紫陶产业持续高质量快速发展提出了工作要求。指导联合研究中心要以基础性研究、科技项目申报及成果推广应用为基础方式,依托上海交通大学雄厚理论技术和丰富研究成果,以及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的本地服务保障,在建水紫陶产业的未来发展需求、基础技术研究、产业化合作以及人才培养和技术指导等方面展开全面深入务实合作,共同推动建水紫陶产业的科研成果,实现协调创新,融合发展,大力推动建水紫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互促共赢。同时,实地到紫陶企业走访调研与企业座谈交流,了解企业创新、融资需求,帮助企业匹配适合政策,助企纾困。对云南小云科技有限公司、建水县恒诺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辅导,组织云南小云科技有限公司参加云南省创新创业大赛,为企业对接华夏银行给予企业信用贷款,后续待企业知识产权获得授权再享受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政策,助力企业创新发展。指导建水陶园三杰紫陶文化有限公司、云南浪鬼建水陶文化有限公司、云南昌泰建水紫陶发展有限公司做好众创空间培育孵化工作,培育红河州青创科技有限公司申报云南省众创空间。

  二是平台建设、企业培育方面。建水县累计建成云南省众创空间4家,建水陶园三杰紫陶文化有限公司的“作陶客众创空间”、云南浪鬼建水陶文化有限公司的“浪鬼泥玩众创空间”、云南昌泰建水紫陶发展有限公司的“云科铭窑陶艺众创空间”、云南省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的“云科红民师众创空间”。获得云南省科技厅备案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9家,建水陶园三杰紫陶文化有限公司、云南浪鬼建水陶文化有限公司、红河火宝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建水磐松手作陶艺坊、云南天助陶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建水逢春紫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云南昌泰建水紫陶发展有限公司、建水县家和建陶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建水初凡陶业有限公司,省、州科技部门对获得认定的企业给予了财政资金奖补。

  三是创新激励机制方面。制定出台了《红河州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10条措施(试行)》及9个配套政策,聚焦创新平台建设、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加大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打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对“十四五”期间红河州获得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创孵化载体、科技平台等给予政经费奖补。为红河州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

  四是帮助协调红河学院在建水落地建设紫陶学院。经与红河学院紫陶学院领导协调联系,目前,红河学院发展规划处正在加快推进在建水县建设紫陶学院事宜,与建水县签订项目、土地合作协议。

  四、关于“加强对建水陶(瓷)土矿资源保护”的答复

  加强对建水陶(瓷)土矿资源的保护,规范陶(瓷)土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加大对陶(瓷)土矿资源找矿工作,鼓励地方政府以财政出资方式开展找矿工作,储量报告达到矿山建设生产要求的,可直接净矿出让采矿权。引导社会资金加大陶(瓷)土资源找矿,但需以市场方式出让探矿权,勘查矿区范围应符合州、县矿产资源规划并由相关部门组织开展联勘联审,达到出让条件的可以出让探矿权进行勘查找矿;建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于2023年4月12日已印发了建水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出让矿权需符合总体规划要求。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临安镇幸福村陶瓷土矿出让前期的准备工作,争取在本年度内完成该矿权出让工作,实现资源端产值提升。继续跟进上海交通大学—建水紫陶联合研究中心科技研发,加快推动陶泥新配方标准制定,科学推进紫陶材料热震性研究、多孔陶瓷、蜂窝陶瓷、室内墙涂料等陶瓷新材料的研究,促成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持续开展对陶瓷土资源保护区、分布区和非法采点的不定期巡查,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处理。

  五、关于“加强文化产业类‘四上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的答复

  税收政策及相关优惠政策的制定权限高度集中于中央,省级有部分中央授权,地市级没有权限制定税收政策。提案中建议手工技法陶瓷产品实行增值税按3%、企业所得税按1.5%简易征收的政策,红河州没有权限制定此项政策。

  六、关于“设立建水紫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答复

  当前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全州财政收入下降较多,财政收支矛盾加剧,财政运行压力增加。同时,我州重大项目建设任务重且集中推进,“三保”、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和重点支出需求巨大,增收乏力与刚需增加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目前州级财政难以给予每年2000万元设立建水紫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投入。今后随着州级财力的好转,我们将逐步提高建水紫陶产业发展的投入。并会同相关部门,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规范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感谢你对我州文旅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

  2023年8月31日

  (联系人及电话:黎菀,3055372)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