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1508-810
- 发布机构: 红河州科学技术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2-09-16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科技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三届一次会议第261号提案的答复
顾刚委员:
你在政协红河州十三届一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红河州中医药资源产业发展的建议》的第261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州委、州政府为加快推进红河州中医药资源产业发展,今年3月创建了“州生物医药产业链链长”工作机制,州生物医药产业链链长是州委常委、秘书长晋洪江,副链长是州政协副主席、州工商联主席李满,专班牵头部门是州科技局,专班办主任是州科技局局长刘杰,专班办副主任是副局长王向东。按照州委的安排,目前专班工作人员10人,其中:县市抽调5人,州科技局5人,均已到位开展工作。
工作中我们把中医药资源产业管理体系作为破瓶颈、抓落实的重点,对标对表,迅速在行动上热起来、比起来、干起来、动起来,强化“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思想认识,大力推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把重点任务细化为工作项目,做到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以扎实作风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链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是抓好政策措施出台。根据省、州政府总体部署,牵头编制《红河州“十四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红河州生物医药产业链建设实施方案(试行)》《红河州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10条措施》并于2022年年初印发实施,围绕高品质原料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现代中药、加大民族药研发创新、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品牌等,布局推进红河州中药产业转型发展。
二是理顺体制,研究政策。认真梳理全国、省、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出台的相关生物医药产业政策,研究政策导向和策略,从政策层面总结促进产业发展的经验。制定了红河州生物医药产业链工作机制、产业链图谱、招商图谱等,确保工作专班顺畅工作,高效运转。
三是加强调研,摸清底数。“十三五”以来,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稳步扩大,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政策环境日益优化,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主营业务收入从2015年55.04亿元增加到2021年97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0%,红河州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25万亩,中药材产量16万吨。弥勒灯盏花药业“灯盏细辛”被评为云南省绿色食品牌“10大名品”;云河药业排名国家“中药企业品牌百强”之列,获“中国驰名商标”;红河云百草进入全省医药企业前十名,弥勒、泸西、红河、绿春、屏边、金平被评为云南省“云药之乡”,红河灯盏花、泸西除虫菊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四是综合施策,精准招商。一是确定云南生物谷、云河药业、红河云百草为链主企业,强化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2022年至少引进2个协议总投资额1亿元以上项目。二是梳理出中国医药企业100强,甄选出精准招商目标企业26户,主要为北京、上海、广东、山东等地。策划包装生物医药项目10个,2022年以来先后组织到广州、深圳、山东省、贵州省,昆明等多地开展精准招商和推介工作。同时,强化要素保障,出台和完善相关扶持奖补政策,以实实在在的惠企奖励政策,吸引龙头企业到红河州投资建设。上半年已多次和涉及县市政府领导拜访一心堂药业;与国药集团对接;赴上海、广东与中产集团等多家生物医药龙头企对接。提升招商引资的精准度,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建链、补链、强链、延链,为持续壮大生物医药产业链奠定基础。进而推动红河州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五是整合力量,统筹安排。近年来,围绕特色道地中药材资源保护、品质提升与开发利用、特色民族药研究开发、现代中药产品研发及二次开发等方面,红河州积极争取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支持,实施了《龙血竭液体创可贴开发研究》《红河民族民间消肿止痛接骨散外敷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基础应用研究及新剂型探索》、红河学院实施的《人参皂苷Rh2糖基转移酶UGTPg45的分子改造及其催化机理的研究》和配合实施了《云药之乡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等科技项目4项,支持财政科技经费共计104万元。
感谢你们对红河州生物医药产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红河州科技局
2022年8月1日
(联系人:段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