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1507-848
- 发布机构: 红河州科学技术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2-09-16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科技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三届一次会议第86号提案的答复
向爱武、苏俊、纳家斌、王红敏、李艳萍、高旭芳委员:
你们在政协红河州十三届一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强高价值专利的创造运用推动红河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86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几位委员提出的“加强高价值专利的创造运用推动红河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我们非常赞同,认为提案紧扣科技体制改革主题,对进一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引导和激励科技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加强高价值专利的创造运用有很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我们认为,科技创新工作是创造和运用高价值专利的重要基础。州委、州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引领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是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21年,红河州财政科技支出1.59亿元,比2020年增长19.38%,其中,州本级支出9121万元,比2020年增长40.91%。2020年度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22.36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21.13%,增幅高于全省11.79%的平均水平。投入强度为0.92%,比上一年度增长0.09个百分点。
二是科技创新主体培育更加有力。2021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总数达54家。新增备案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53家,总数达477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3家。新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总数达19家,州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总数达34家。新认定省级星创天地2家,总数达12家,进入星创天地培育建设8家。
三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迈上新台阶。2021年,云南锡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滇南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研究院获省科技厅批准为新型研发机构培育对象。云南省发酵蔬菜重点实验室获省科技厅批准建设。红河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云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远甘蔗生长与环境云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获省科技厅批准建设。
四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进展。在工业领域,浙江大学红河创新技术研究院重点产学研项目——年产10万吨钢(铝)板数字化彩印生产线,攻克了12项关键技术并实现了产业化,累计申请技术专利37项,在全省地州与高校共建研究院中首家实现了市场化、实体化、产业化运营,累计产品种类38种,生产彩印钢板1182吨,销售1153吨。红河砷业电子信息砷化镓碎片综合利用项目、云南亿欧锂能3000万PCS锂电池新材料项目入选云南省2021年产业基础和产业链提升重点创新项目。红河砷业年产1000吨金属砷提质提级技术改造项目、宏斌食品发酵蔬菜产业关键共性质量问题攻关项目入选云南省2021年工业质量品牌提升重点项目。在农业领域,云南特色预制方便食品关键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列入2021年农业领域科技计划项目。
五是科技创新合作打开新局面。2021年10月,红河州人民政府与省科技厅共同召开了科技创新工作会商会议,明确了5个议题11个事项,并签订了《云南省科技厅、红河州人民政府开展科技入红工作战略合作协议》。11月,红河州人民政府与昆明理工大学签订了《红河州人民政府—昆明理工大学战略合作协议》。
六是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成效。弥勒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市建设期满并顺利通过省级评估,蒙自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蒙自市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获省科技厅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项目立项。2021年,红河州完成科技成果登记5项。技术合同认定登记472项,合同成交额37151.95万元,技术交易额17905.69万元,较2020年度合同成交额18251.05万元,增长103.56%。
七是科技人才队伍持续扩大。目前,红河州建成15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其中,院士工作站2个,专家工作站13个,涵盖新材料、医疗卫生、绿色农业等多个合作领域。2021年,认定省级科技特派员108人,“三区”科技人才64人。
八是科技创新氛围持续良好。在2020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中,红河州有9项牵头或参与完成的重大科技成果获奖,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自然科学奖1项。
你们在提案中提出,增加研发投入。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性研发投入增长的政策措施,持续加大政府研发投入引导资金的投入,引导企业、科研单位不断增加科技投入,鼓励创新创造,提升创新能力,创造更多研发成果,为高价值专利产生奠定基础等建议。为此,我们结合红河州实际,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采取了以下工作措施。
一、制定出台政策措施
2022年3月14日,中共红河州委办公室、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红河州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10条措施(试行)》,推出4个方面共10条政策措施,聚焦创新平台建设、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加大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打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10条措施是红河州在科技创新领域发布实施的唯一一个综合性政策措施,将极大提高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为加快创新型红河建设、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十四五”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5月30日,为保证“10条措施”的贯彻落实,红河州科技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红河州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10条措施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红河州加强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奖补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红河州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办法(试行)》《红河州高新技术企业“三倍增”行动计划奖补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红河州加强双创孵化载体建设奖补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红河州院士专家工作站实施办法(试行)》《红河州院士专家工作站财政补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红河州工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红河州生物医药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九个配套文件。“10条措施”和相关配套政策的出台和下一步的实施,对我州科技创新工作必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对高价值专利创造和运用也将提供强大的动力。
二、加大研发投入工作力度
一是强化宣传培训,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研发经费投入良好氛围。为使企业深入了解掌握研发经费投入政策措施,红河州科技局每年都举办“红河州研发经费投入培训会议”,组织红河州纳入统计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级以上建筑业、大中型服务业、高校、科研院所、三甲医院参加培训。对企业研发费用的各项优惠政策进行了宣传,对研发的概念、科技项目的立项和管理、研发费用的归集进行了讲解。
二是深入调研,对重点企业开展一对一、面对面辅导。红河州科技局每年组织相关人员到全州重点企业进行调研辅导,对企业研发状况、经费投入进行分析,帮助企业在科技项目立项和管理、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落实等事项进行一对一宣传指导和帮助,引导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意识,加大研发投入。
三是加大政策落实力度,不断推进全州研发经费投入工作有序开展。红河州科技局及相关职能部门全力推进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云南省科技厅研发经费补助办法等政策的落实力度。省科技厅对2020年度研发经费补助共计2663万元已通过州财政下拨。
三、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一是加强政策宣传培训。2022年,红河州科技局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政策的普遍宣讲与实作培训相结合,作为企业培育服务的主要抓手,共组织举办线上科创政策宣讲2次,参训企业213家。
二是加大调研力度甄选培育企业。2022年,派出高企培育工作专班和工作小组分别赴十三县市企业开展实地走访调研2次,调研企业93家。
三是开展专家团队“一对一”服务。组织开展2022年省、州联合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专家团队“一对一”服务1次,为104家培育企业开展面对面服务,形成培育指导“一企一策”104份。2022年,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企业33家,申报进入云南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培育库培育企业31家。
四是加大培育服务平台建设。引入云南立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昆明北理工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在红河州开展高企孵化培育平台建设、双创基地建设工作。
五是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奖补政策。2022年,我州共有29家企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补资金405万元,15家企业获得高企培育库补助资金30万元。
感谢你们对我州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红河州科技局
2022年8月10日
(联系人:马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