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1506-905
  • 发布机构: 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2-09-08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对州政协十三届委员会一次会议第291号提案的答复

李艾蓉等委员:

  你们在州政协十三届委员会一次会议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升红河哈尼梯田保护和发展工作助推创建5A景区》第291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红河哈尼梯田是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国家湿地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保护区范围内有多处中国传统村落和多项国家、省、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堪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民族文化的宝库和人类农耕文明的“活化石”。中央、省委高度重视哈尼梯田,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都提到哈尼梯田,对哈尼梯田的保护、哈尼文化的传承寄予殷切期望。6月29日,省委王宁书记到元阳县调研了解哈尼梯田保护发展情况,强调要坚持保护优先,把哈尼梯田农耕文化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在传承保护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维护好、传承好、发展好。省委省政府红河现场办公会明确提出,要将哈尼梯田打造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全球性旅游目的地。今年上半年,州委州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就推动哈尼梯田保护利用、文旅融合发展等工作作了深入分析研究,全面安排部署各项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各级各部门思想认识,以坚定的决心,更加系统有力的举措推进哈尼梯田保护发展。

  但正如你们在建议中所提出的那样,我州作为文旅大州,哈尼梯田虽然拥有众多“金字招牌”,是红河最有潜力走向全球的世界级文化旅游品牌,但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仍未创建成功。在新的发展阶段,需站在更高的角度,以更先进的理念、更开阔的视野,以“绝不破坏哈尼梯田的世界唯一性”为底线,坚持活态保护,平衡好保护原貌完整性与发展旅游业态经济性、古朴性风貌与现代性功能、游客与原住民三个辩证统一关系,在完整保留哈尼梯田古风古貌和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前提下提升当地群众收入,充分挖掘哈尼梯田不可替代的“璞玉”价值。我局已采纳并就你们提出的建议认真研究讨论、制定办理方案、深入实地调研、扎实推动办理。

  一、哈尼梯田空间布局规划情况

  2011年12月21日,经省政府批复同意《红河哈尼梯田保护管理规划(2011—2030)》颁布实施。在此基础上,还编制了《哈尼梯田世界遗产地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哈尼梯田世界遗产地解说与展示系统专项规划》等规划,有效促进了红河哈尼梯田的保护和发展。2015年8月,为进一步完善“四域十片区二十万亩”哈尼梯田规划体系,哈尼梯田管理局启动了元阳县梯田片区、红河县梯田片区、绿春县梯田片区、金平县梯田片区的保护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委托中国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建筑历史研究所编制《红河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总体规划》和《元阳县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规划》《红河县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规划》《绿春县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规划》《金平县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规划》等5部规划。

  (一)《红河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总体规划(2018—2035)》编制情况。2016年12月,红河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后,州政府在蒙自召开《红河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总体规划(2018—2035)》(以下简称《总规》)编制工作汇报会。会上,中国建筑设计院编制团队对《总规》编制基本情况作了汇报,红河、元阳、绿春、金平县分管副县长,四县梯田管理部分负责人以及州级相关部门领导根据各自的职能,对《总规》提出了修改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了《总规》内容,增强《总规》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会议原则通过了《红河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总体规划(2018—2035)》,待四县区域保护发展规划完成后一并上报审批。

  (二)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四县梯田的区域保护性规划编制情况。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四县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规划编制完成后,于2018年12月,分别在元阳县、红河县、绿春县、金平县召开征求意见会,编制单位根据会议提出的意见建议对规划进行修改完善,于2019年5月提交哈尼梯田管理局。2020年3月上报州人民政府分管领导,经分管领导审阅后,按要求再次征求元阳县、红河县、绿春县、金平县等四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意见,根据提出的意见建议,编制单位再次对规划进行了修改,经过多轮征求意见和完善,四部规划已修改完成。2021年10月,根据州规委会要求,哈尼梯田保护发展指挥部办公室再次征求了四县和州级相关部门意见,反馈给编制单位进一步修改完善。

  (三)存在的问题。哈尼梯田保护管理规划编制工作自2015年底启动以来一直在不断推进。在此期间,工作进度受到了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首先,《规划》编制、征求意见、评审时间过长,规划相对滞后,随着遗产地发展变化,需对规划作调整、充实、完善。其次,2020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开展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工作,按照相关文件要求,此项工作与哈尼梯田保护范围划定相关联,需相应调整和完善。

  (四)下步工作计划。一是按照州委、州政府要求,进一步对规划编制进行修改完善。二是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对《红河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总体规划(2018—2035)》进行评审,交由州人民政府报州人大审批后公布实施。并对四县区域性规划进行评审,交由红河县、元阳县、金平县、绿春县人民政府分别报各县人大审批后公布实施。通过科学编制规划,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发展、重点和整体、当前和长远、政府和市场、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等六个方面的关系,多措并举推动哈尼梯田永续利用,全力保护哈尼梯田原真性、完整性、系统性,为哈尼梯田保护提供了充分的执法依据和法律保障。

  二、哈尼梯田管理体制完善情况

  州委州政府十分重视哈尼梯田保护发展工作,2001年1月成立红河哈尼梯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2007年8月成立红河州哈尼梯田管理局,2014年6月更名为红河州世界遗产管理局(加挂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牌子),2019年1月更名为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与此同时,元阳县成立了世界遗产哈尼梯田管理委员会(副处级),红河、绿春、金平县也相继成立了哈尼梯田管理机构(正科级),全面负责哈尼梯田日常行政管理工作。2015年12月,成立了以州长为主任,分管副州长为副主任,州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县县长为成员的红河哈尼梯田保护发展指挥部办公室,主要负责对红河哈尼梯田保护利用重大事项进行协调研究和决策。同时,建立了由39名相关专家组成的第一批红河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专家库,充分发挥专家的在保护管理工作中决策咨询和参谋作用。

  2022年,哈尼梯田管理局正在组织修订《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实施办法》。修订过程中,我们将专题研究哈尼梯田保护区范围内政府、市场、农民三者之间权、责、利关系,充分考虑政府的主导作用、市场的主体作用、农户的参与作用,平衡好保护原貌完整性与发展旅游业态经济性、古朴风貌与现代性功能、游客与原住民三个辩证统一关系。同时,积极探索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多方参与机制,进一步厘清农业农村、水利、文旅、住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职能部门在哈尼梯田保护利用中的权责关系,理顺管理体制机制,构建哈尼梯田生态与文化保护的多元、长效补偿机制,破解政府、企业、农民权益保障不均衡,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的资源基础、发展潜力、制约因素、政策需求与发展路径不匹配、不协调等问题,实现哈尼梯田有效利用和永续发展。

  三、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情况

  红河州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于2021年9月30日完成对云南世博元阳哈尼梯田文化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收购,10月16日正式接管世博元阳公司及哈尼梯田景区。截至目前,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资本累计投入80.66亿元,对元阳哈尼梯田进行保护开发,完成了景观、民居、道路、酒店等部分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建设与开发。

  (一)凝拳聚力形成合力,齐抓共推助力创建。组建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文旅专班,全面统筹推进项目规划、5A创建、招商引资、运营策划、宣传推广等各项工作。健全联审联批、重点调度等联席会议制度,构建了权责明晰、分工明确、运转有序的哈尼梯田保护发展体系,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统筹、行业共推的创建机制。

  (二)规划引领谋篇布局,顶层设计夯实基础。针对元阳哈尼梯田保护与开发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对比国内外世界级景区案例,形成了《元阳哈尼梯田与国内外类似景区管理营运有关情况调研分析报告》。邀请国内专家团队编制完成《元阳哈尼梯田5A景区总体规划》《元阳哈尼梯田5A景区专项规划》,围绕森林、村寨、梯田、水系、交通、景区建设等要素,深挖农耕文化,突出景村联动,构建“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发展格局,打造元阳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夯实元阳哈尼梯田5A景区创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发展顶层设计。

  (三)整合资源拉动投资,巩固基础完善要素。启动元阳哈尼梯田世界一流品牌打造项目,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供给,推进哈尼梯田文化博物馆、《哈尼古歌》演出、元阳哈尼梯田文化传习馆、景区标识标牌、智慧系统、哈尼小镇贝玛书院、红河国际作家写作中心等21个子项目实施,以项目实施助推农耕文化的延续、梯田景观的提升、特色风貌的传承、生态系统的保护,不断放大文旅资源价值。

  (四)保护传承延续文脉,文化赋能拓展丰度。突出梯田农耕文化保护和哈尼族民俗文化保护两大重点,强化文化遗产的保护、展示与利用,积极推进阿者科村、垭口村、箐口村、全福庄中寨、牛倮普村、上主鲁老寨等村落保护开发,打造人文乡愁空间,促进地区文化内涵的扩展和外延。以哈尼梯田品牌为带动,精细化开发农业观光、农事体验、土特产精深加工等旅游项目产品,形成旅游与第一产业的互促互动。

  (五)专项攻坚尽锐出战,全面推进成效显著。邀请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专家对元阳哈尼梯田创建国家5A级景区进行实地考察,结合专家组反馈意见,制定《元阳哈尼梯田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方案》,明确任务,细化分工,开展创建评审指导各项工作,目前,已完成元阳哈尼梯田5A景区创建景观质量报告编制、PPT编制、高清片编排等工作。

  四、全力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工作情况

  (一)聚焦资源种好梧桐,精准服务引凤筑巢。全力推进哈尼梯田招商引资工作,梳理了哈尼小镇、主题酒店、牛角寨红米体验项目等5个招商引资项目,计划总投资41亿元。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召开高品质酒店推介会,参加全省高品质酒店系列招商推介等,并积极对接上海快宿、中旅集团、开元集团、魏桥集团等文旅企业,到元阳哈尼梯田考察、洽谈,开展精准招商活动。

  (二)精准宣传营销,提升哈尼梯田品牌影响力。通过精准宣传与市场化营销相结合,激发哈尼梯田活力,提高哈尼梯田对高端消费群体的吸引力和世界知名度。一是推荐红河县撤玛坝梯田酒店参加省文旅厅招商活动。二是加大线下广告投放力度。2021国庆期间,与云南雅仕维广告有限公司合作,分别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FO2层国内到达中央区、F3层出发安检口、B1层行李提取厅、S1卫星厅、停车楼收费站出入口)、昆明站南广场(2楼安检区)、昆明站(1号出站口、昆明地铁3号线)多地人流量较大地方,集中展示以元阳阿者科为代表的哈尼梯田文化旅游形象,持续覆盖入滇主要客群及省内客群,稳固并提升红河文旅在省内的领先地位。三是举办文化活动。11月2日,红河州图书馆举办“人类的记忆——世界的哈尼梯田文化摄影展”活动,展示哈尼梯田的壮丽景色和文化内涵。

  五、下步工作打算

  (一)健全机制,强化统筹,稳步推进5A景区创建。围绕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积极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深化昆玉红旅游文化带建设,高位推动元阳哈尼梯田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坚持“政府主导、景区主体、部门联动”原则,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原则,全力抓好各项创建工作。州级组建推进元阳哈尼梯田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专班,元阳县组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层层落实创建工作责任制。

  (二)细化分工,协同配合,扎实推进创建工作落实。制定下发《元阳哈尼梯田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方案》,细化任务分解,压实工作责任。同时,进一步完善问题清单,紧密结合元阳哈尼梯田景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按照“紧扣重点,分项作战,保质保量,限期完成”的总体要求,加强协调,密切配合,扎扎实实开展创建。

  (三)明确主体,积极作为,切实压实创建责任。进一步落实5A景区创建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州旅投的管理主体作用,一是加强景区管理机构的建立健全,做到职责分明,贯彻有力,全面提升景区运营能力和服务、接待水平。二是对标5A级景区创建要求,加大对景区的开发建设力度,严格对标《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加快景区建设投入,补齐“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短板,不断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拓展景区建设规模和景区产品供给丰度,推进景区标准化建设,夯实哈尼梯田5A级景区创建硬件基础。三是加强景区产品建设和新业态培植。结合哈尼梯田保护和发展实际,加大文旅产品和新业态开发力度,不断提升景区市场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充分释放哈尼梯田世界非遗名片引流效应,拉动以哈尼梯田为代表的文旅产业,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四)强化招商,落实项目,以项目建设助推5A创建。坚持以新抓手开创新局面、以新政策催生新变化、以新思路赋能新发展、以新举措拓展新业态,持续推进招商引资各项工作,鼓励和吸引更多市场化资本投入到哈尼梯田的建设、开发中来。持续推动元阳县哈尼梯田田园综合体、元阳县民用机场、元阳县哈尼梯田小镇配套功能设施、红河县撒玛坝哈尼梯田农耕文化旅游体验带等项目建设。重点实施元阳县哈尼梯田田园综合体项目,以项目的落地实施,提升元阳哈尼梯田农业、服务业及旅游业综合实力,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新业态,打造宜居宜业特色村形态结构和产业结构,整合提升“哈尼梯田世界遗产”整体品牌效应,形成哈尼梯田世界遗产旅游目的地。

  (五)落实政策,强化保障,突破5A创建瓶颈。根据工作需要,将创建活动纳入重点议事日程,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升服务质量,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全面提升景区美誉度,确保如期完成工作任务,全力推进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同时,加强与省级部门的对接,按程序开展申报工作,对元阳县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内涉及的现有行政区划进行适当调整,突破景区创建、发展瓶颈。

  感谢你们对哈尼梯田保护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2年8月8日

  (联系人:杨耀勋)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