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1501-224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2-10-14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三届一次会议第162号提案的答复

徐蕾委员:

  你在政协红河州十三届一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及创新利用的建议》的第162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种业是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多年来,州委、州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层层压实责任,组织相关部门扎实开展农业种质资源调查、保护和利用工作,有效加快红河州现代种业推进步伐。

  一、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普查工作成效显著

  (一)扎实做好农作物种子植物保护利用和普查工作

  1.培育推广粮食作物优良品种。红河州农业科学研究院先后与谢华安院士团队、隆平高科杨远柱专家团队、中国农科院赵久然专家团队签署合作协议,加强与云南农大、云南省农科院合作,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功选育出水稻红优、玉米红单等系列优良品种。“红优”“红稻”“红单”系列品种示范推广面积全省500万亩以上,其中,红单6号玉米品种推广面积全省超过100万亩,以“红阳3号”“红稻8号”为主的梯田红米推广面积达17万余亩,红优5号水稻品种在云南省优质米评选中荣获金奖,以红阳3号为代表的元阳梯田红米被云南省农业厅评为云南六大名米之一。

  2.选育和推广香蕉良种。红河州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先后建成“云南省香蕉良种组培繁育基地”“云南红河国家生物快速繁育基地”“云南省红河州十万亩优质热带水果开发示范基地”“红河州高新技术农业科技示范园”“云南红河国家科技示范园区”等科研基地,依托研究所引进巴西、泰国、中国台湾、广东、广西等国家和地区良种,选育出比较适宜省内蕉区栽培的“9197”“9198”“云红”等良种进行推广,深受老百姓欢迎,“十三五”以来,培育香蕉脱毒组培苗近3500万株。

  3.有序推进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自2020年8月开展全国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以来,截至目前,红河州13个县市收集到种质资源485份,完成计划的107%,其中,粮食作物174份、经济作物26份、蔬菜77份、果树202份、牧草绿肥6份;地方品种380份、野生资源100份、选育品种5份。配合省农科院完成一个重点县(红河县)的农作物种质资源系统调查工作,完成资源采集110份。目前,正指导各普查县市完成三个时间节点的普查表和征集表的修改工作,汇总、审核、上报红河州各类普查材料。

  4.建设云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红河库。2021年3月,依托红河州农业科学院建成的云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红河库被云南省农业农村厅评定为第一批省级作物种质资源库。目前,保存地方玉米、水稻、番茄、猕猴桃、三七、黄精、石斛、重楼、草果、菊花、杂豆、红薯、蘑芋、香果种质资源2000余份,在建水实验基地种植选育材料1500份以上。

  (二)积极推进畜禽种业保护利用和普查工作

  1.强化品种改良,提高畜禽良种覆盖率。通过红河州、县、乡三级畜禽品种改良技术服务推广机构,积极从国内外引进良种畜禽,推广猪人工授精、牛冻精改良等技术,畜禽良种覆盖率稳步提高。红河州办理《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种畜禽场36个,其中种猪场18个(万头种猪场5个)、种牛场1个(国家级核心育种场)、种羊场2个(国家级山羊核心育种场1个)、种鸡场6个(国家蛋鸡良种扩繁推广基地1个)、种鸭场1个、种公猪站3个、猪供精站点3个、种蜂场1个(滇南中蜂)、种蚕场1个,有肉牛、奶牛改良站点56个;红河州能繁母猪存栏32万头、生猪杂交改良65.12万胎次,能繁母牛存栏29万头、牛改良13.83万头,奶牛、蛋禽、生猪、肉牛、肉羊、肉鸡良种覆盖率分别达100%、100%、95%、30%、65%、98%。

  2.地方资源保护成效显著。建水黄褐鸭、石屏青绵羊、弥勒红骨山羊和大围山微型鸡入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目录(2021版)》。滇南中蜂保种场入选云南省第一批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石屏青绵羊保护区、弥勒红骨山羊保护区和大围山微型鸡保护区入选云南省第一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区。弥勒云南立新羊业有限公司2019年被认定为国家级山羊核心育种场,今年4月,红河州云南牛牛牧业股份有限公司遴选为国家奶牛核心育种场,云南云岭广大峪口禽业有限公司国家蛋鸡良种扩繁推广基地通过核验,为发展现代畜禽种业打牢了基础。

  3.认真开展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截至6月30日,共录入系统已知畜禽和蜂资源13个畜种 、41个品种及相关群体数量,新发现10个畜种 、10个品种资源及相关群体数量,摸清了大围山微型鸡、建水黄褐鸭、石屏青绵羊、弥勒红骨山羊存栏数,新发现的红河驴、红河马、泸西阿峨鸡、蒙自斗鸡群体数量。

  (三)认真开展水生渔类种群保护利用和普查工作

  1.开展土著鱼类人工驯养繁殖技术研究。经水产技术推广部门、相关技术研究部门和机构的研究和努力,阿庐金线鲃、建水白条鱼、暗色唇鲮、中华青鳉、华南鲤、红魾等红河州土著鱼类已实现了人工驯养繁殖,并开展了增殖放流。 2021年红河州共投放暗色唇鲮、中华青鳉、华南鲤、红魾、鲢鱼、鳙鱼等鱼种122.02万尾。

  2.提升水产种业基地。红河州的水产种业质量提升行动主要以省级水产原良种场为代表的重点水产苗种生产企业为依托,开展水产新品种、优良品种试验推广、生产性能测试,示范推广优质、高效、多抗、安全的水产品种,辐射带动有条件的养殖企业广泛参与,提升红河州水产养殖良种化水平。红河州共有水产苗种生产企业13家,先后有4家企业荣获“省级水产原良种场”称号、1家企业荣获“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场”称号。

  3.认真开展第一次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2021年,红河州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第一阶段普查工作圆满完成,红河州共普查养殖主体230户,共有养殖品种72个,其中鱼类62种,甲壳类5种,两栖类4种,爬行类1种,已全部录入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系统,相关普查数据通过了省级审核。

  二、组织编制红河州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

  按照州委州政府领导批示精神,州农业农村局认真牵头起草,通过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讨论,目前,已形成《红河州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审核稿)》,已提请州政府常务会审议,审议通过后按程序报州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以州委办、州政府办文件印发实施。该方案拟以种质资源保护为基础、自主创新为关键、供种安全为底线、种业企业为主体、净化市场为保障,汇聚资源要素,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市场净化等五大行动,并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和强化宣传引导等措施,着力提升红河州资源保护利用能力、育种创新攻关能力、企业市场竞争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为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筑牢种业根基。该方案还明确2023年、2025年和2030年红河州种业发展目标。

  三、积极争取项目加快红河州种业发展

  通过认真组织申报、积极争取,2022年省、州两级财政投入红河州种业项目资金484.05万元。即:省级安排红河州现代种业发展资金133.05万元,其中:屏边野生三七和绿春茶叶原生境保护区建设各20万元,州农科院红米种质资源圃25万元,州畜牧站3个牛、2个羊、3个禽品种性能测定26.05万元,州种子站21个试验点建设42万元。州级财政安排351万元,其中: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及屠宰性能测定81万元,优质粮食作物(玉米)种质创新与品种选育60万元,两杂新品种展示示范评价40万元,高寒山区脱毒马铃薯新品种试验示范25万元,魔芋组培苗良种繁育45万元,香蕉抗性品种繁育示范50万元,救灾备荒种子储备50万元。目前,项目正有序推进中。

  感谢你对红河州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2年8月10日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