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1456-088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2-10-11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三届一次会议第186号提案的答复
朱磊委员:
你在政协红河州十三届一次会议提出的《关于补齐农业农村现代化短板的建议》的第186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拓宽农产品销售途径”建议的办理情况
红河州不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推动电商销售和会展经济融合发展,逐步扩大农产品消费量。一是完善电商公共服务体系。以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为抓手,构建州、县、乡、村四级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建成1个州级、11个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以及114个乡镇电商公共服务站、466个村级电商公共服务点,实现州、县、乡三级电商公共服务全覆盖,进一步夯实了电商发展基础。二是培养电商人才。依托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设,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人员、农特产品经营者、农业带头人、种植养殖大户、返乡农民工、贫困户等开展运营营销、短视频、网红直播、客服、美工等电子商务新业态新模式实践操作培训,培养一批网络销售实用人才。目前,红河州培育电子商务扶贫示范企业49户,累计开展电商培训5.98万人,其中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等人员5.5万人,带动就业人数3.48万人,也有力拓展了红河农产品销售渠道。三是加强农产品推介力度。去年以来,支持120家农业经营主体前往广州、上海等地,参加第三届广州世界农业博览会暨第四届直供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产销对接会、第十四届亚洲果蔬产业博览会红河州脱贫地区农特产品(上海)推介活动等线上线下农业类展会,实现现场销售额7.25万元,现场签约8个、签约金额18.14万元,意向洽谈商家236家、意向洽谈金额909万元。同时,去年以来争取消费扶贫及产销对接项目和高原特色农业展会项目资金计230万元,组织农业经营主体赴上海、广州等开展产品展示展销推介宣传,精准对接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市民消费需求,打通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绿色通道。
二、关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建议的办理情况
红河州聚焦乡村人才振兴战略,依托培训载体,着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撑。一是开展冬春农民科技培训。坚持以“稳生产、保供给、促衔接”为主题,进村入户开展以粮食生产关键技术、耕地质量保护、农药化肥减量为重点的技术培训和生产服务,并、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开展远程培训,运用云上智农、微信、抖音、快手、微视频等开展手机应用线上培训。仅今年以来,红河州就完成农村劳动力冬春农民科技大培训185期2.2万人次,发放各类技术宣传资料6000余份。二是培育乡村振兴领头雁。以农业农村领域的青年农场主、农村致富带头人、村组干部、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为重点,深入开展由清华大学和中国慈善联合会组织的“乡村振兴领头雁”专题培训班,目前已累计培训“乡村振兴领头雁”738名。三是建好农民田间学校。红河州建成农民田间学校60所,其中农民田间学校53所、农业创业孵化基地7所,开远红河卧龙米业、蒙生石榴产销专业合作社获全国百名优秀农民田间学校荣誉,强化了农民生产实践,推进了教育培训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实现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农时季节的紧密结合。
三、关于“加快筑牢产业融合发展基础”建议的办理情况
红河州始终注重拓展农业功能,拓宽农业产业门类,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做好农产品加工文章。以弥勒绿色食品加工园区为载体,统筹推进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目前红河州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已突破2:1,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二是做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文章。结区位优势、资源禀赋、特色农产、农业景观等条件,积极谋划打造一批集特色产业发展、阳光康养的乡村休闲旅游村庄,目前红河州已打造了可邑小镇、团山古村、碧色寨滇越铁路文化公园、太平湖森林小镇、知花小镇等一批高A级乡村旅游景区,同时弥勒市西三镇蚂蚁村(可邑村)、建水县团山村等7个村已先后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建成了11个半山酒店,红河州有10个乡镇创建成为云南省旅游名镇、18个村寨创建为云南省旅游名村。三是做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文章。在全省率先建立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联席会议制度,蒙自、石屏分别与农行和富滇银行签订金融支持田园综合体建设合作备忘录,着力打造田园综合体示范样板。2021年末,红河州涉农贷款余额1197.47亿元,较年初增加136.56亿元,增长12.77%;7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涉农贷款增长14.24%,高于红河州平均水平1.82个百分点。
四、关于“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建议的办理情况
红河州加快构建乡村治理体系,结合红河州农村发展实际,推进乡村治理创新和转型,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构建乡村发展新格局。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成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社会治理、社区建设、乡村治理、物业管理4个工作组,形成乡村治理工作齐抓共管格局,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领导农村治理的坚强堡垒。二是实施“干部规划家乡行动”。2021年以来,组织动员3845名懂农村、懂乡情、懂群众、懂实际、有天然感情纽带的干部人才回乡参与规划建设,完成了401个行政村(社区)包括一个“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和五个乡村振兴专项规划的“1+5”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2022年469个行政村(社区)规划编制正在抓紧推进中,计划2023年全面完成行政村(社区)村庄规划编制。二是培育文明乡风。深入挖掘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深化“我们的节日”、“家风家教”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群众树立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劳动光荣的思想观念和感恩意识,推动乡村形成知荣辱、扬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三是推广运用清单制。2022年以来积极在乡村治理中推广运用清单制,根据《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云南省乡村振兴局关于在乡村治理中推广运用清单制的通知》,目前红河州已安排部署蒙自市草坝镇富民村、弥勒市西三镇蚂蚁村、泸西县午街铺镇凤舞村、石屏县坝心镇4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开展推广运用清单制试点工作。四是做好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对抵边行政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集体经营性收入进行调度,截至目前,红河州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涉及的49个抵边行政村,除河口县4个纯居民社区不在农经统计范围,其余45个抵边行政村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抵边村有44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抵边行政村(社区)有7个(均在金平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抵边行政村(社区)只有1个。
感谢你对红河州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2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