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1445-393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2-10-16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三届一次会议第172号提案的答复

九三学社红河州委:

  你们在政协红河州十三届一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助力红河乡村振兴的建议​》的第172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坚持高位推动,压实工作责任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既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自三年行动计划开展以来,红河州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抓,高位推动促落实。一是成立了以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红河州各级各部门相应成立工作机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高位推动促进层层落实,为红河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序推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二是州委常委会、州政府常务会、州委农村工作会等多次专题研究部署,加强总体谋划,制定出台了《红河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红河州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红河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施方案(2021—2025年)》等相关文件,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大力推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红黑榜”制度,确保工作推进有力有效。三是各级领导小组通过组织开展现场推进会、学习交流会、工作调度会等方式,进一步促进各级各部门的思想认识再提升、工作行动再强调、时间安排再部署,确保红河州农村环人居环境工作取得实效。

  二、关于加强规划引领,高起点编制好乡村规划

  按照“多规合一”的要求,坚持适用、实用的原则,加强村庄规划编制与实施管理,根据村庄特点、经济条件、地理特征,引导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积极参与规划编制,深入开展“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目前,10828个村庄规划基本完成村规划编制,村庄规划覆盖率为80%,红河州1198个行政村已按照每个行政村不少于1名土地规划建设专管员的标准配备了1239名土地规划建设专管员,实现了全覆盖。

  三、关于提高污水、垃圾处理的科技含量

  一是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面推进异龙湖、“三海”、红河、南盘江及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等敏感区域内的村庄开展生活污水治理,收集村内污水,引入氧化塘(池)自然沉淀、循环治理。采用“互联网+监管”模式,动态对红河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情况进行监管。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3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进入中央资金储备库,9个通过省级立项,蒙自市芷村镇查尼皮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示范项目和泸西县甸溪河午街铺段重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均获得省级环保专项资金400万元支持。开远市小龙潭镇上城村、元阳县新街镇阿者科村等收集村内污水建设生态氧化塘治理污水,小投入取得大成效。目前红河州镇区建成污水管网484.24公里,污水终端处理设施57个,399个行政村完成污水治理,红河州乡镇镇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49.14%,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33.53%。二是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建管并重、统筹推进”原则,制定印发《红河州乡镇镇区生活污水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施方案(2021-2025年)》,加快推进红河州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化建设,完善农村垃圾收运处理模式,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就近分类试点,推进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探索引进公司出资建设生活垃圾热解气化设施并负责运营,由乡镇支付垃圾处理费用或公司仅建设处理设施等方式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作。积极谋划项目建设,“十四五”期间红河州计划建设乡镇镇区村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项目60个,目前共计竣工5个,在建34个。开远市村庄环卫市场化运作成效显著,蒙自市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垃圾清运缴费制度,弥勒市全面推进国家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创建。截至6月底,红河州建成垃圾终端处理设施37个,建成垃圾中转站42个,配置1吨以上垃圾车494辆,配置垃圾箱(房、桶)45722个,乡镇镇区生活垃圾设施覆盖率达到85.34%,农村生活垃圾设施覆盖率69.37%,村庄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100%。

  四、关于加大资金投入,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全力聚焦中央预算内投资及专项债券资金政策支持方向,争取蒙自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开远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202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4000万元(两市各2000万元)。争取专项债券资金,争取2022年第一批次专债元阳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资金额度1.1亿元。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完成中央预算内投资储备项目5个,总投资12860.57万元;完成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储备9个,总投资37.17亿元,专债需求12.25亿元。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程,完成省级安排红河“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 13 个示范乡镇、104 个精品示范村的规划布点,13 县市分别制定 2022 年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作创建实施方案,红河州共创建1135个美丽村庄。

  五、关于强化宣传教育,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

  红河州全面落实“五级书记抓人居环境”的要求,持续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激发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由“要我建、要我改”向“我要建、我要改”转变。一是强化基层组织作用。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和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帮带作用,实施建设美丽家园先锋行动。进一步发挥共青团、妇联、少先队等群团组织作用,动员引导农民群众自觉整治好自家环境、维护好村庄公共环境。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组织动员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村民等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有关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个人、企业、社会团体等支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二是提升群众主人翁意识。充分体现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尊重农民意愿,激发内生动力,避免政府大包大揽。鼓励发挥农村工匠和文艺爱好者作用,对村庄环境进行微改造、微提升。将村庄环境卫生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对破坏人居环境行为加强批评教育和约束管理。深入开展环境卫生红黑榜、“门前三包”责任制、积分兑换等多种形式活动,提高村民维护村庄环境卫生的主人翁意识。切实发挥妇联组织优势,深入开展美丽庭院评选活动。三是普及文明健康理念。加大健康宣传力度,普及卫生健康和疾病防控知识,提高农民健康素养。把转变农民思想观念、移风易俗、推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内容,将使用卫生厕所、做好垃圾分类、定点倾倒垃圾、清理畜禽粪污、养成文明习惯等纳入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开展一系列垃圾分类引导、环境卫生整治、收家治家等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深化文明村镇、卫生村镇创建。

  六、关于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规范化”

  近年来,红河州委、州政府汇民智、聚民生,把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抓牢抓实。一是逐步建立费用分担机制。逐步建立农户合理付费、村级组织统筹、政府适当补助的运行管护经费保障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依法探索建立农村厕所粪污清掏、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农户付费制度,推行专业化、市场化运行管护。二是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深化拓展以“三清一改”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突出清理死角盲区,由“清脏”向“治乱”拓展,由村庄面上清洁向屋内庭院、村庄周边延伸。结合风俗习惯、重要节日等组织村民清洁村庄环境,通过“门前包”等制度明确村民责任,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设立村庄清洁日、清洁指挥长,推动村庄清洁行动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三是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明确设施产权归属和运行管护责任,基本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的村庄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利用好公益性岗位,合理设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管护队伍,确保自然村保洁员全覆盖。建立“乡镇+行政村+自然村”的多层次管护机制和“发现、上报、解决”机制,开展常态化问题排查整改。强化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监管,对日处理能力 20 吨及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分类探索管护模式,对城郊融合类村庄,探索推进城乡人居环境设施统筹谋划、统一管护运营;对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村,引导由村集体组织开展管护;对大部分村庄,建立组织管理有序、农民主动参与的管护队伍。

  感谢你们对红河州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2年8月15日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