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1355-299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2-11-02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政协红河州十三届一次会议第252号提案的答复

王君兰等委员:

  你们在政协红河州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打造红河健康生活目的地品牌的建议》第252号提案已转交我委研究办理,我委高度重视,主动对接州文化和旅游局、州教育体育局、州卫生健康委、州民政局等协办部门,在通过充分开展调查研究,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并多次对接协商的基础上,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对编好“一个规划”,科学构筑发展“路线图”建议的答复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健康生活目的地牌”的打造,把全力打好“健康生活目的地牌”纳入《红河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重要内容,进行专章专节规划,提出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瞄准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方向,以特色小镇和美丽县城建设为抓手,高标准推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主动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和昆玉红旅游文化经济带,打造滇南文化旅游经济带,提升‘云上梯田·梦想红河’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建设文旅深度融合示范区。”的总目标。二是精心编制发展规划。将《红河州“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红河州“十四五”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发展规划》列入“十四五”专项规划进行编制,积极将康养旅游产品作为培育和打造重要的文化旅游新业态产品,努力将红河打造成为全国知名“健康生活目的地”。目前《红河州“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已正式印发实施,《红河州“十四五”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发展规划》已完成编制,正按程序报州人民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后正式印发实施。

  二、关于对做好“两个融合”,实现互促共赢良性发展建议的答复

  一是实施文旅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红河州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遵循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律,坚持改革创新、示范引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坚持市场导向、项目带动,坚持突出特色、高质量发展的原则,促进文化和旅游资源融合、市场融合、产业融合、管理融合、服务融合,不断推动红河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二是规划实施红河州“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按照构建“一心五区,一带两廊”的发展战略布局,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注重文化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培育。聚焦以“文、游、医、养、体、学、智”为主要内容、融合上游下游各类产业形成规模效应的全产业链,以红河谷康养度假旅游走廊、弥泸康体休闲度假旅游区等为支撑,打造气候康养、生态康养和森林康养品牌。三是规划实施红河州“十四五”健康生活目的地。以全域旅游思路,建设红河州康养小镇、大健康小镇体系,促进康体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大力构建“大健康+康养+特色小镇”康养产业发展链条,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协同发展。探索发展健康食品产业、健康医药产业、健康运动产业、健康旅游产业、康体保健产业、老年旅游产业,围绕天然氧吧州品牌,全力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不断丰富和提升“云上梯田·梦想红河”的品牌内涵。

  三、关于对用好“三个优势”,突出特色展现品质建议的答复

  一是依托生态优势。建设了“康藤·红河谷”帐篷营地、红河县苏红古村落酒店、元阳诺玛阿美茶庄园半山酒店、蒙自梵间酒店、屏边牧羊河山水度假酒店、弥勒湖泉天邑酒店、弥勒市太平湖森林木屋酒店、弥勒东风韵美憬阁精选酒店等一批优选半山酒店项目,建设了龙韵养生谷、太平湖森林小镇等独具代表性和特色的森林康养基地,不断提升“康养生活”新体验,着力打造了一批森林康养品牌。二是依托气候优势。围绕红河州是全国第一个“天然氧吧州”品牌效应,充分利用中央驻滇及省内相关媒体、互联网、文旅公众号、微信等线上、线下资源,通过昆明长水机场广告、旅游交易会、亮相COP15等多渠道多形式,形成全媒体天然氧吧旅游产品宣传推广格局。引导游客深度体验红河文化资源和新产品、新业态,乐享“吃、住、行、游、购、娱”各要素环节,使广大游客了解红河、向往红河,在拓展市场上实现新突破。三是依托生物资源优势。将医疗健康服务与特色康养小镇建设有机结合,深化康养与旅游、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开发和推介一批体验性强、参与度广的康复疗养、休闲养生健康旅游路线和健康旅游产品,发展以民族医药、医疗保健、民族文化、养生养老为特色的健康体验园和康养小镇,形成一批具备一定品牌效应的养老养生旅游项目。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打造元阳哈尼梯田核心82个传统村寨、建水团山古村、开远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石屏异龙湖生态旅游、个旧加级寨倘甸生态旅游、弥勒太平湖、可邑休闲度假、泸西城子古村民俗体验、金平蝴蝶谷生态旅游、红河苏红古村落文旅复兴项目等乡村旅游产品。

  四、关于对打造“四个品牌”,形成丰富完备的产品体系建议的答复

  一是着力打造高端温泉康养旅游品牌。红河州依托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等36处自然保护地,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美丽的自然风光,建设了弥勒湖泉湾、个旧丫沙底、建水曲江、金平勐拉、泸西吾者等一批优质的康体温泉养生项目,着力打造了一批高端温泉康养旅游品牌。二是着力打造森林康养品牌。依托红河州良好的气候及生态环境,打造休闲农庄、养生度假区、养生谷、温泉度假区、生态酒店(民宿)等产品,发展生态体验、温泉疗养、森林养生、河谷避寒、高山避暑、康体养生、生态游学等业态,推动旅游、文化、医疗、休养、体育、研学、智慧等领域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同时,着力整合社会养老服务资源,加快康养基础设施建设,开发集运动健身、气候养生和生态康养于一体的红河谷康养度假旅游走廊,逐渐完善和提高医养康养服务能力,打造中老年群体“候鸟”式旅居度假目的地。三是着力打造运动康养品牌。推动体育与文化、旅游、医疗、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综合产业链,借助全州体育元素突出的优势,以赛事为龙头,带动体育旅游、体育健身、体育产品制造、体育中介项目发展,形成以赛事聚集产业要素和教育研学服务相关相济的新格局,持续推进蒙自、弥勒、石屏马拉松赛,元阳哈尼梯田越野赛、云南大围山屏边片区原始森林越野赛等品牌赛事的举办,不断提升体育旅游品牌影响力,力争打造国家级的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四是着力打造研学康养品牌。开发了一批自然科考和探险旅游产品,围绕红河州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开展了金平蝴蝶生态研学之旅、屏边大围山生物多样性研学之旅、石屏县环异龙湖运动康养之旅、绿春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体化发展动植物科考研学探险之旅、泸西阿庐古洞国家地质研学之旅、城子古村土掌房建筑研学之旅等项目建设。建设了一批人文科考和研学产品,围绕少数民族文化、儒家文化、近代工商文化、饮食文化、越南风情、农业文化打造系列主题研学产品,实施了建水紫陶研学产品、中国·红河蝴蝶谷旅游综合开发项目、红河州金平蝴蝶谷小镇蝴蝶文化生态体验园建设项目、蒙自碧色寨滇越铁路项目、开发个碧石铁路建水至石屏段火车体验项目等项目建设。充分发挥红河谷山地气候多样性、植被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及独特的哈尼梯田生态系统等生态资源优势,按照“寓教于游”“寓教于乐”方式,积极推进生态游学项目,建设一批生态研学科普基地。

  感谢你们对红河州社会民生事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红河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年9月14日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