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1345-188
- 发布机构: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2-11-03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三届一次会议第226号提案的答复
耿聆、万倩瑜委员:
你们在政协红河州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州的建议》的第226号提案,已转交我局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
感谢你们对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发展工作的支持关心。你们提出的关于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州的建议,符合省委、省政府红河现场办公会提出的打好 “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建设文旅深度融合示范区要求,符合红河州牢固树立“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融合发展理念,对加快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打造 “健康生活目的地”决策部署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红河州立足“三千四百年”特有文化旅游资源,按照“五区一带”发展布局,瞄准“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目标,强力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转型升级,在优化红河经济结构,激发发展活力,发展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红河州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旅游发展品质等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以顶层设计引领,政策保障支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一是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打造 “三张牌”决策部署,以转型升级为核心,加快文旅产业融合,出台了《红河州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红河州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完成《红河州“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及编制实施“红河州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行动方案”。二是加强政策保障,大力实施文化遗产保护。颁布实施了《红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保护条例》《红河州历史风貌街区和风貌建筑保护条例》《红河州历史风貌街区和风貌建筑保护条例实施办法》《红河州建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条例》《红河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等一系列地方法规,依法依规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三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出台《红河州促进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倍增培育计划》,每季度调度市场主体倍增工作,进一步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激活文旅企业市场主体力量。
二、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一是做好项目筹划包装,以项目建设促进融合发展。围绕《红河州“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建水·石屏滇南最美乡愁之旅规划》,元阳哈尼梯田和建水古城国家5A级景区创建规划及紫陶产业链,筹划包装总投资为1800亿元的175个文化旅游项目,为红河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项目支撑。围绕全省“35102”旅游项目谋划战略,共谋划“35102”项目共40个,总投资1261.43亿元。同时,做好项目筹划专题培训,推进招商引资。组织红河州文旅系统相关人员开展项目筹划专题培训,对乡村旅游及高端民宿项目筹划设计、度假旅游及康养旅游项目筹划设计、文旅融合及沉浸式体验项目筹划设计进行培训,进一步提升红河州文旅项目筹划水平,增强招商引资吸引力。二是实施新产品新业态培育工程。围绕“高端化、国际化、特色化、智慧化”目标要求,大力开发和培育文化旅游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推出新亮点和新热点,文化旅游供给能力不断提高。重点围绕“16个10”世界级精品旅游产品打造,依托红河文旅资源,推进申报元阳哈尼梯田、建水古城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建设红河湖泉·水乡国际康养旅游度假地、红河州元阳县新街镇阿者科村最美乡愁旅游地、红河州元阳哈尼族民族文化集中展示中心项目、河口边境跨境旅游区,打造红河哈尼梯田、滇越铁路世界文化遗产、建水石屏传统民居乡愁之旅、滇越铁路古迹游文物活化旅游产品、红河蒙自红色旅游产品、泸西阿庐古洞+沉浸式体验、元阳哈尼梯田景区+农耕体验旅游新业态产品、“开远花稻滇南乡村振兴示范园、弥勒国际汽摩运动休闲基地”+旅游新业态产品和培育“云上梯田·梦想红河”国际知名文旅IP。三是发展“紫陶产业链”,组建“紫陶文旅产业链工作专班”,研究制定《紫陶文旅产业链培育提升实施方案》,围绕“到2025年,建水紫陶文旅产业链集群产值突破100亿元”目标,提出深化实施陶土资源保护开发专项行动、链主企业本地配套专项行动、产业链项目引建专项行动、产业体系健全专项计划、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专项行动等五个专项行动,提升产业竞争力,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匹配的紫陶文旅产业体系。四是开发新产品,着力提升弥勒太平湖汽车营地等建设,开通了建水、开远、石屏小火车米轨慢游廊道观光体验,着力提升石屏环异龙湖徒步线路,全力打造了撒马坝梯田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和新业态,进一步提升了建水金临安民族民俗歌舞演艺、《建水临安小调》《临安梦境》实景演出及石屏非遗传习馆庭院小剧场特色演出,着力打造了元阳阿者科、蚁工坊以及推进了建水曲江温泉生态园度假区、建水云龙山养生休闲项目等项目建设,形成产业融合发展和夜间文化消费新业态。
三、大力发展康养型特色产品
聚焦“文、游、医、养、体、学、智”全产业链,不断加快大健康产业发展,围绕旅游与医疗、康养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服务“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打造。推动健康产业与旅游、体育、文化、教育等产业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开发和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康养健身、医疗休闲产业,围绕“旅游+体育”,建设各种类型的运动康体旅游基地(小镇),如“足球小镇”“运动基地”等,将文化的“韵”、旅游的“趣”和体育的“动”结合起来,打造能吸引全国、全世界运动、旅游、康养等爱好者、追求者的旅游产品。充分利用红河州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优势和红河州局部地区富聚的医疗资源,围绕“旅游+医疗”,打造以中医治未病、医疗护理、疾病与健康、康复与修养等为主题的旅游服务,吸引各地旅游客。
四、打造农文旅融合产品
围绕打造 “健康生活目的地”、国际康养旅游示范区等战略部署,打造一批乡村文旅新业态产品,推动红河、元阳、绿春、金平4县用活用好哈尼梯田世界级品牌打响“哈尼梯田”世界品牌,打造建水·石屏“一湖引领、双城带动、两廊串联、十团闪亮”的滇南“最美乡愁之旅”新格局,启动石屏建水滇南“最美乡愁之旅”打造相关工作,完成了元阳哈尼梯田核心阿者科等“一镇五村”传统村寨、建水团山古村、开远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等乡村旅游产品建设;推进元阳虹夕诺雅酒店、元阳诺玛阿美茶庄园、苏红古村等一批半山酒店项目,加快推动具有红河特色的半山酒店项目建设;创建打造省级旅游名村18个,名镇10个,弥勒市、建水等县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元阳哈尼梯田、弥勒市葡萄景观被推选为“中国美丽田园”;建水团山村被推选为“中国现代新村”“全国旅游名村”,弥勒市可邑村被推选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元阳县新街镇爱春村委会阿者科村、弥勒市西三镇蚂蚁村委会可邑村被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泸西县永宁乡城子村入选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元阳十二庄园·香典认定为国家旅游乙级民宿,目前,正开展国家级第一、第二批丙级旅游民宿评定,已通过州级初审,正等待省、国家认定。正开展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评选。
五、智慧旅游新业态不断发展
一是稳步推进“数字红河”建设工作。统筹推进新基建项目,提升智慧旅游服务能力。根据《云南省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2年)》精神,红河智慧景区建设被列入云南省第一批新基建重点项目,项目包括:红河州景区智慧化提升改造工程、红河书院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红河州智慧博物馆提升改造工程建设、红河州数字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配合做好“数说红河”数字政府建设工作,涉及州文化和旅游局的共有四个版块,即:红河州旅游大数据平台版块、一部手机管旅游版块、“一部手机游云南”APP版块、景区智慧化建设版块,截至目前,四个版块均已对外展示。二是加快“一部手机游云南”建设工作,积极推动景区管理服务诉求与信息化技术融合发展。按省“一部手机游云南”智慧建设标准,提升15个4A级以上景区智慧化建设。景区内已建成光纤骨干网、游客无线网,实现互联网接入、移动通信信号覆盖。三是全面完成州县(市)城市名片、景区、停车场、旅游厕所、住宿企业、餐饮企业、旅行社、旅游包车、精品线路、旅游商品企业信息录入。实施了慢直播、找厕所、识景点、无感高速支付、智能停车、定制出行、导游导览功能的开发应用,开启了“一机在手,全程无忧”新体验。
感谢你们对文化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的工作中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2年8月30日
(联系人:郭云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