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1344-745
- 发布机构: 红河州数据发展中心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2-11-03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数据发展中心对政协红河州十三届一次会议第292号提案的答复
李梦竹委员:
关于政协红河州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快“数字红河”建设的建议》的第292号提案,已转交我中心研究办理,按照州委、州政府和州政协关于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有关要求,今年我中心对该提案进行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强化顶层设计,突出规划谋发展
1.依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四五”数字云南规划的通知》(云政发〔2022〕26号),红河州数据发展中心结合《红河州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组织编制了《“十四五”数字红河建设实施方案》,为红河州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城市建设做好具体实施安排。目前方案完成第二轮征求意见,正在根据意见修改完善。
2.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云政发〔2022〕27号)文件精神,按照红河州重点打造智能终端产业园定位,做强电子信息制造业延链强链补链,助推数字经济产业体系逐步形成,推进全州数字经济发展壮大的相关要求,红河州数据发展中心组织编制了《红河州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目前方案初稿已完成,正在根据调研情况修改完善。
3.2022年4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云南省“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为贯彻落实文件要求,统筹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加速建设信息基础设施,稳步发展融合基础设施,为推进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实现红河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目标。红河州数据发展中心组织编制《红河州“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该规划于2022年7月组织专家评审,正在按程序报审。
4.为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云发〔2021〕38号)等相关文件精神,红河州数据发展中心组织编制了《红河州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用于推动红河州政府数字化转型,加快红河州数字政府建设,打造数字政府综合应用,提升政府效能。目前方案经州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正在按程序报审后印发实施。
5.2020年至今制定了《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1—2025年)》《红河州加快政务数据有序共享工作实施方案》《红河州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2021—2025年)》《红河州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多个规划和实施方案,对“数字红河”建设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进行统筹规划,力保“数字红河”建设有序有效开展。
二、着力夯实数字基础设施
(一)完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继续加快5G基站建设,计划投资188868万元,2021年完成投资44015.4万元,2022年计划建设3057个基站。推进滇南中心城市、现代化边境小康村5G建设工程。二是加速构建全州5G网络与宽带网络“双千兆”的网络布局,进一步深化4G网络的延伸建设。强化4G补网建设,实施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4G建设),计划投资37494.90万元,2021年完成投资20898万元,已完成2021年的全量4G基站和传输配套建设。2022年计划建设144个基站。三是积极推进越南—河口—蒙自—昆明的跨国通信通道建设。
(二)积极布局算力基础设施
一是依托2020年6月投建完成的华为红河州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实施政府部门信息系统迁移上云,逐步形成红河州政务云布局。2022年计划上云单位增加至30+家,为数字政府建设提供坚实的信息基础。二是建设蒙自市AI算法赋能中心,实施算力基础设施优化工程,建设高技术、高算力、高能效、高安全特征的新型算力中心。
(三)推动数字应用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实施蒙自人工智能辅助服务项目,培育人工智能产业。计划投资12000万元,2021年完成投资300万元,初步实现政务服务、民生服务功能,包括保障房申领、城市治理随手拍、政策解答、社会民生应用融合。2022年建设1个农业区块链平台,1个政务区块链平台,1个城市大脑人工智能支撑技术底座,部署人工智能识别实施设备100个。二是蒙自市建设区块链技术服务中心,做强区块链产业,与农业现代化相结合,奠定基础逐步在市场内形成一乡一品的蒙自特产,形成省级区块链特色应用示范。三是建设镜像蒙自数字孪生服务平台,集中管理城市地图数据资源,为全市各部门、各行业及企业提供统一的数字孪生服务。
(四)加快创新基础设施建设
在蒙自市实施智慧城市创新实验室建设,聚焦新一代人工智能、5G信息技术、核心软件等重点领域,推动一批关键技术与智慧城市建设深度融合。
三、推动产业数字化融合
(一)大力提升农业数字化水平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红河州高原特色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和乡村数字治理新体系,培育一批具有数字经济特色的农业农村新兴服务业态,搭建农业资源一张图,支持“绿色食品示范区”建设。
2021年全州累计投入资金242万元,培训村级信息员19925人次,依托益农信息社或平台的电子商务累计成交额1163.03万元,已建成益农信息社1226个,其中:中心站1个、示范社93个(2021年新增10个)、标准社22个、简易社1110个。益农信息社已实现辖区内行政村全覆盖,主要建设在人员较为集中的村委会、电商、快递服务站;2021年云南省认定的20个数字农业示范基地中红河州有3个,分别为蒙自云科创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蓝莓数字化生产示范基地、开远天华生物产业有限公司花卉种苗栽培数字农业示范基地 、红河县库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芒果数字化示范基地,争取到省级扶持补助资金150万元;建成高原特色畜牧业发展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现已整合全州2000余个规模养殖场(养殖户)数据,分获农业农村部“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案例”和云南省“10大数字农业优秀应用平台”。
(二)纵深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
1.打造红河州有色金属工业互联网平台,计划投资6000万元,依托个旧有色金属冶炼,打造红河州锡冶炼行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为设备、流程、工艺上云,设备互联互通为应用服务、数据获取、分析建设物联基础。推动个旧市园区工业互联网建设,计划投资2.1亿元,建成1个城市级(个旧工业云)、3个行业级(化冶金、生物医药、粮食)、6个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服务本地辐射滇南的区域性工业互联网中心。
2.实现5G技术融合工业场景应用,智能制造水平正在不断提升,红河钢铁公司生产线完成智能化改造、红河卷烟厂易地技术改造智能工厂、云铝润鑫铝业有限公司电解铝智能制造技术开发应用及智慧工厂落成投产。积极推进企业“两化融合”贯标认证,提升全州规上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全州规上企业两化融合自评估率为87.89%,5户完成两化融合工信部贯标认证。
3.全力推进实施“专精特新”民营中小企业培育提升工程,2021年鑫联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惠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家企业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实现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零的突破;推荐申报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8户,获批12户;推荐申报省级专精特新“成长”企业117户,获批74户。
(三)全面加快推进智慧文旅
1.积极融入云南省“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全州共上线“一部手机游云南”住宿企业1100户、餐饮企业19578户、旅行社9户、1家租赁车企业(云上梯田)、12条精品线路、1类旅游商品、诚选特产在线商户8家,在售商品31件。搭建红河州“一部手机游云南”州级应用平台,集文旅大数据汇聚与分析处理、综合应用、旅游服务、资源展示、指挥调度为一体的多功能应用,计划2022年底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2.持续推进特色小镇数字化建设。碧色寨特色小镇数字化建设计划投资1762万元,2021年完成投资32.37万元,已完成部分基础建设。红河“东风韵”小镇数字化建设,计划投资5230万元,2021年完成投资1476.72万元,建成1个小镇智慧中心,5个智慧化系统。弥勒市可邑小镇智慧化建设(一期),计划投资3639万元,2021年完成投资50万元,已完成光缆铺设、集成软件的开发和监控点位的布置,硬件设备在调试运营。建水县特色小镇数字建设,建设临安古城、西庄紫陶小镇全域旅游大数据智慧化平台,计划投资8000万元,2021年完成投资3020万元,子项目建水县城市基层党群服务中心(古城)建设完成,部分智慧化软件搭建完成。
(四)推动智慧物流方面
1.建设红河州国家级物流仓储配送体系,推广城乡高效配送“双向互联”(N+1+N)试点经验,引导州级物流、传统商贸等货物资源共享仓储设施。计划投资1428万元,州级物流仓储配送中心仓库已建成交付,州级智慧物流系统物流信息平台已完成系统部署和服务端口分配等工作。
2.建成弥勒运捷科技网络货运平台,与云南省网络货运监测系统无缝对接,自2021年1月运营以来入驻企业105家、车辆1860台,发货与承运累计240万吨、5.35万车次、运费12578万元,带动就业近2000人。
3.建设开远市高端花卉采后处理加工冷链物流集散中心项目,一期累计完成投资3850万元,完成1万平方米中心钢结构主体框架和1.9万立方冷库建设。
4.推进红河弥勒绿色食品加工园冷链物流仓储项目建设,完成可研究批复、环境影响登记备案等,正在建设主体工程。
(五)加快推动智慧口岸建设
抓紧实施河口口岸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项目(一期),设计及开发智能可视化驾驶舱展示平台、新建车辆信息引导系统、升级改造国门卡口软件、新增行政车道及人员通道软硬件设备。
(六)加快推动智慧能源建设应用
2021年12月14日,《红河州能源监管平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方案》《红河州能源监管平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通过州能源局党组会议审查,目前正在开展可研报告的编制工作。
四、打造协同高效数字政府
(一)夯实数字政府基础支撑能力
一是实施红河州电子政务外网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升级改造电子政务外网,为红河州数据提供安全可靠网络支撑。项目总投资3652.09万元,项目可研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二是推进红河州一中心一平台六大库N应用项目,建设6大基础数据库及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消除数据孤岛,实现政务数据有序共享。项目总投资2.08亿元,项目可研已完成并已通过专家评审。
(二)提升政府数字化应急处置能力
一是建设红河州公安机关大数据平台。按照“统一架构、错位互补、急需先建”的原则,建设“红河州公安机关大数据平台”,力争在今年内完成项目建设并投入实战应用,服务全州强边固防等工作。二是推进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技防项目建设,按照省边境技防项目指挥部、省公安厅的要求部署,搭建能切实解决问题的数字边境技防建设体系,提升边境整体防控能力。
(三)提高政务服务水平
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持续推进“一件事一次办”“跨省通办”“一部手机办事通”应用。实施红河州智慧政务建设项目,建设红河州智慧政务大厅综合管理系统、智能化升级改造红河州实体大厅,建设公共资源交易大数据应用平台、智慧监督平台、网上智能开标系统等,搭建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公共信用平台,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智能化。
(四)提升政府履职效能
一是建设红河州水利水务综合平台,建设170个感知终端,搭建水利综合数据库、水利一张图和智慧水利一体化监测服务平台,实现重要江河湖库水文资源监测预警、预测预报和远程控制。计划投资10000万元,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二是推进红河州数字林草建设项目,完成省级试点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212个点位的建设任务和软件平台总体架构搭建及部分软件平台研发工作。三是建成“智慧司法、数字法治”,升级建设智慧司法所、智慧矫正、智慧法援系统。四是加快建设完善红河州智慧党建平台,计划投资10812万元,2021年完成投资305万元,完成州级大数据调度指挥中心、党员教育制播平台、基层党建模块及相关大数据平台建设,“党建引领+”数据集成分析平台完成部署、智慧党建引领强边固防项目正开展试点。
四、构建共治共享数字社会
(一)推进公共服务数字化
1.深入推进智慧教育。建设“红河州智慧教育云”平台、红河州教育数据洞察系统、覆盖州、县市、校三级的教研系统、高中知识点测评与学习系统、中学智慧课堂系统、新高考系统、和智慧体育课系统。建设1+N同步课堂设备1107套、智慧教室人人通设备225套、智慧安保人脸识别设备31台、安防监控设备117套。
2.加快发展数字健康服务。推动智慧医疗项目建设,总投资估算为20000万元,建设红河州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医疗健康大数据中心,区域影像、检验、心电、病理中心,建设红河州互联网医院诊疗平台和监管平台。推广并深化基于红河州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区域公共卫生、医疗业务协同、便民惠民服务等应用。
3.实施智慧民政项目。计划总投资1025万元,采用全州数据集中的方式,打造1个全州统一的民政数据资源中心,建设大屏分析展示平台和掌上民政APP。
4.做好智慧退役军人服务。依托红河州退役军人事务局微信公众号建成网上祭扫平台,组织网上祭扫,服务异地烈士家属远程祭奠烈士。
5.实施智慧广电固边工程。推进绿春县、金平县、河口县3个边境县广播电视网络和平台建设。
(二)推进数字乡村和数字城市建设
1.实施开远市数字乡村建设项目。开远市“数字乡村”试点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27000万元。凝心聚力推进“3+N”数字乡村体系建设,为“乡村产业、乡村治理、乡村惠民”三大领域赋予数字驱动,促进乡村多领域数字化场景应用。
2.推进个旧市、开远市、蒙自市、弥勒市智慧城市建设。蒙自市建成“一平台、两热线、三系统”智慧城市底座;开远市建成智慧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建成24个“无杆无感”停车场;弥勒市初步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和数据警务中枢平台;个旧市实施“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实现部分管辖区域内“人、车、地、事、物”全面监控和城市整体治理工作全闭环“一张图”。
(三)推进构筑美好数字生活
实施蒙自市惠民信息化工程—智慧社区试点项目,在千福园小区、筑梦新城小区试点建设智慧社区,采集建筑信息、人口信息并融入线上数字系统,形成3D虚拟小区,推广“一户一码”数字门牌,以门牌为载体,融合多种政务服务和民生服务应用。推进公共服务数字化,打造标准化“智慧社区”应用平台。
五、培训数字经济新兴产业
(一)推动数字经济园区优化提升
引导产业园区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利用数字技术提升园区管理和服务能力。一是重点布局红河智能终端产业园,建设滇南国际互联网智能计算中心,打造区域性智能终端产业发展集聚地。2022年年内完成可研报告编制、立项、专项债申请和招投标工作。二是实施蒙自经开区数字园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计划投资11095.62万元,目前正在立项审批。计划建设“1批数字园区新基建、1个智慧园区基础平台、1个智慧园区运营管理中心和N类智慧应用”。三是开展数字自贸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数字自贸会商与展示中心建设、基础数据采集与处理、数字自贸基础空间支撑平台建设和数字自贸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一期)四个部分。计划投资4840万元,2021年完成投资2800万元,正在建设基础空间支撑平台和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二)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
1.立足红河州数字产业发展基础和优势,延伸有色金属加工链,发展电子元器件产业,打造“电子材料—电子元器件—电子产品制造”产业链,推进电子信息制造业延伸壮大,形成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2.积极引入科大讯飞、浪潮等龙头企业,聚焦物联网传感器、功率放大器及其有关软件开发,引入各类知名数字创新应用平台,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开展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为依托的业态创新,拓展产业链,逐步形成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核心的业态发展模式。
(三)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融合
推动红河学院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专项“云南省东南亚自然语言识别国际联合实验室”项目,建立云南省级面向东南亚(越南语、柬埔寨语)的国际自然语言处理联合实验室,实现高度智能化的语言处理。
六、强化保障措施
1.印发《红河州“红河奔腾”人才计划(试行)》,坚持需求导向,引进一批数字经济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加强与州内外重要智库资源和技术先进第三方的合作,进一步完善专家咨询工作,进一步优化信息系统和云计算大数据等方面专业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吸引本地优秀人才驻留红河。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返乡大学生、农村青年开展电子商务、自媒体运营创业,鼓励留学人员及高技术人才带技术、项目在红河创业。
2.充分发挥州内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专家等高层次人才在信息系统建设和整合贡献中的作用,大力推进数字经济职业教育发展,搭建人才实训基地、企业大学等新型载体,鼓励并支持引进优秀数字经济人才和团队。拟通过与红河学院等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每年定向输送数字技术需求人才,开展专业人才培养,强化人才供给;红河学院与科大讯飞签署合作协议,共建现代产业学院、人工智能工程中心,商汤科技以云锡铜业等场景建设人工智能系统试用平台。联合职业院校,面向本地产业工人、技能型人才开展“数字工匠”培养,着力打造一批基础理论功底深厚、研发技术高、应用能力强的数字经济复合型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为红河州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3.由红河州科技局按照《红河州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10条措施》,鼓励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进步奖,对在红河州科技创新中作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充分调动全社会支持科技创新的积极性。积极提名红河职业技术学院陈捷老师的“4G小区快速计算法在通信保障中的应用”成果报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管理科学项目类)三等奖。
4.红河州数据发展中心组织“数字红河”系列专题培训班,深化政企学跨界合作,邀请浪潮集团、小苹果、阿里等国内知名企业专家从信息化项目管理、数字产业化助力乡村振兴、数字理念助推城市转型、产业数字化等多个角度为全州各级领导干部讲解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相关内容,加大公职人员数字素养教育培训力度,提升各级干部数字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
七、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州数据发展中心将按照州委、州政府的统一部署,完成《“十四五”数字红河建设实施方案》《红河州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红河州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2021—2025年)》《红河州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等多个方案的编制工作,努力营造“数字红河”的氛围,做好顶层谋划。
(二)继续做好新基建项目调度,逐步开展淘汰项目的替代和补充工作,强化新基建项目的管理和推进,开展项目进展情况通报。
(三)继续推动政务云建设工作,依托政务云加快推进红河州政务大数据建设。
(四)按照各个规划方案分工,落实好各项工作职责。
感谢你对红河州数字红河工作的关心,希望今后继续得到政协委员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红河州数据发展中心
2022年8月29日
(联系人:魏上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