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1342-308
  • 发布机构: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2-11-03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三届一次会议第223号提案的答复

州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

  你们在政协红河州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大乡村文化振兴支持力度的建议》的第223号提案,已转交我局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你们在2021年开展以“发挥文化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为主题的界别协商工作及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继续为推动红河州乡村文化振兴建言献策。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在州委宣传部的牵头下,州文化和旅游局与其他相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能职责积极配合,合力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正如你们所提到的,当前红河州的乡村文化振兴工作还存在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缺少统筹规划、发展不均衡、人才短缺、文化产业融合等问题需要尽快解决,才能顺利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确保红河州乡村振兴的目标全面实现。针对这些问题,你们提出四条真知灼见的建议,我们认为非常切合工作实际,对我们进一步推进相关工作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围绕这些建议,今年以来我局切实履行部门职责,与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协作,共同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不断取得新的工作成效。

  一、关于统筹乡村文化项目的规划

  一是根据省、州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干部规划家乡行动”的部署安排,红河州将“干部规划家乡行动”的目标任务和乡村文化振兴2025年和2035年目标任务结合起来,同步推进县乡村三级乡村文化振兴规划编制。2021年12月我局配合州委宣传部就制定印发了《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 关于推动红河州乡村文化振兴的实施意见》(红宣通〔2021〕32号),将实施乡村理论武装、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强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纳入规划范畴,为推进红河州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奠定基础。今年以来,在州委农办的统筹下,我局又结合省级“百千万”乡村振兴工程和州级“十百千”乡村振兴工程,以及省、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的部署要求,把乡村文化振兴相关工作任务纳入了州级两个实施方案的主要任务。二是我局与州委宣传部、州文明办共同制定印发了《关于做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推进基层文化阵地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红宣发〔2021〕2号),明确要求通过整合阵地资源、载体资源、项目资源、志愿服务力量等,根据文明实践和群众需求进行再分配、再优化,实现项目、人员、资金的统筹安排部署,避免资源的闲置浪费,提高文化阵地各种资源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基层文化服务平台效能。

  二、关于建立乡村文化与产业振兴的联动机制

  我局主要是立足乡村地区的文化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因地制宜,抓规划、打基础、提品质,加快乡村旅游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一是优化布局,培育乡村文化旅游新产品新业态。统筹整合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实现“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推动乡村文化旅游更高层面、更高水平融合发展。启动石屏建水滇南“最美乡愁之旅”打造相关工作,已完成《石屏—建水滇南最美乡愁之旅规划策划》。推动红河、元阳、绿春、金平4县用活用好哈尼梯田世界级品牌打响“哈尼梯田”世界品牌,编制元阳哈尼梯田以及红河撒玛坝梯田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等规划。打造开远知花小镇等一批观光休闲型产品,推进“旅游+产业+农业”的乡村休闲旅游项目。实施建水团山遗产旅游精品村、石屏龙港湖滨精品村15+45个精品美丽村庄,着力培育打造以“品养忆趣乐”为核心的八大文旅产品,形成一流“健康旅游目的地”、乡村振兴示范区。二是以产品供给为抓手,推进乡村文旅市场融合。积极推进哈尼梯田文化保护、民族民间文艺传承开发、重点传统村落保护恢复等文化工程。推出哈尼长街宴、阿细跳月民族节、农民丰收节等民族节庆活动,吸收游客慕名而来。培育弥勒东风韵、开远知花小镇等现代农业观光旅游特色园区。通过招商引资加快推动具有红河特色的半山酒店项目建设,实施推进元阳虹夕诺雅酒店、元阳诺玛阿美茶庄园、苏红古村等一批半山酒店项目。同时,建成一批星级乡村民宿客栈,推动了乡村旅游高品质酒店建设的步伐。目前,红河州已建成15个半山酒店,在建项目11个。三是积极组织相关企业参与国际性展销和交流活动,推动乡村旅游农产品促销。通过展会打开红河文化和旅游市场搭建交流平台,进一步丰富和提升“云上梯田·梦想红河”品牌内涵,推动乡村旅游农产品的促销。

  三、关于加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配齐配强乡村文化人才力量。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编制配备不少于2名,规模较大的乡镇有5人。据今年5月份的调查统计,目前红河州1350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均配有由村“两委”干部为主的专兼职管理人员,其中专职人员72人,兼职人员1278人。二是加大乡村文化人才的业务培训力度。我局积极组织各县市县乡文化人才参加省级业务培训,如到昆明安宁市参加乡村文化振兴专题培训班,各县市文化和旅游局定期组织开展文化人才分级分类培训,培养了一批扎根基层、乐于奉献、业务精湛、服务群众口碑好的文化骨干人才。三是加强基层文化能人、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等文化队伍培训和管理。四是发展壮大农村业余文艺表演队伍,为乡村文化活动增添活力。在县级文化单位的认真培训和指导下,在乡镇文化站和各村文化能人的组织和带动下,红河州广大社区和农村文艺队伍不断壮大,群众活动日益活跃。红河州现已发展社区和农村业余文艺演出队6432支,总人数达94956人。

  四、关于构建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了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机制。在州委农办的统筹下,由州委宣传部和州文化和旅游局共同牵头,州文明办、州农业农村局、州教育体育局、州广电局、州财政局等部门协同配合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州委农办将乡村文化振兴纳入红河州乡村振兴年度考核主要指标内容,对各县市党委、政府领导班子进行考核,具体考评工作由我局承担完成。二是强化乡村文化振兴项目资金保障。今年州财政局会同我局共统筹安排有关乡村文化振兴项目资金共467万元用于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质增效、乡村文物保护工作、乡村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补助、乡村文化人才培训、乡村旅游示范村奖补等,另外争取落实中央财政对7个脱贫县的戏曲进乡村补助经费219万元,省级财政资金220.08万元对红河州成功申报的乡村文化振兴示范项目、现代化边境小康村示范村建设给予补助。三是扶持乡村文化队伍建设和活动开展。结合红河州各县市组织开展戏曲进乡村惠民演出活动,宣传发动农村业余文艺表演队伍积极参加同台同场演出活动,以专业团队带业余团队的方式,有的县市还以发放适当务工补贴的方式,调动了乡村文化队伍的活动积极性,促进了乡村文化队伍的发展壮大和活动的活跃开展。

  感谢你们对红河州公共文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2年8月30日

  (联系人:许华军)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