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1341-455
- 发布机构: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2-11-03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三届一次会议第220号提案的答复
州政协科协界:
你们在政协红河州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全面提升图书馆文化服务功能,助力红河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的第220号提案,已转交我局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而且还承担着传播主流文化、营造社会氛围、提高全民素质等功能。多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随着红河州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红河州图书馆事业蓬勃发展,硬件和软件设施设备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多数图书馆新建了馆舍或者改造了老馆舍,从业人员综合业务能力不断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职能日益彰显,服务效能不断提升。目前,红河州共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4个,据2017年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结果公示,达到部颁一级馆有5个,二级馆有1个,三级馆有6个,未评定等级的有2个。其他大专以上院校图书馆有6个,州级党校图书馆有1个。红河州现成立有红河州图书馆学会,成员单位21个,每年学会正常开展年会等活动,有效地促进了红河州各级各个图书馆之间的业务学习和交流。州、县两级的公共图书馆运行经费主要靠中央、省、州、县四级免费开放补助资金和配套资金,红河州14个公共图书馆每年共有免费开放补助经费310万元,其中州级馆50万元,县级馆每个20万元。
非常感谢你们通过认真全面的调查研究,为红河州公共图书馆事业建言献策。你们所提的五条建议,我们认为非常好,对我们的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也正是近年来我们工作的有效实践和探索路径。当前具体工作推进情况如下:
一、加大投入,优化公共图书馆城市基层服务点,助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2021年州文化和旅游局、州财政局积极争取省财政厅补助资金支持,投入200万元实施完成了州图书馆内部功能提升改造工程,馆内阅读空间环境焕然一新。结合总分馆制建设,河口县投入60余万元在紫檀小区建成红河州首个城市书房并投入使用,开远市投入50余万元在开远市体育创意产业园建成首个“24小时智慧书房”并投入使用,蒙自市引导企业投资在市文旅局办公楼街面和碧色寨景区建成智慧书屋2个。建水县引导企业投资在古城区建成城市书房2个。石屏县图书馆古城分馆依托石屏县朱家花园原址建设,得到上海市徐汇区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资源,建成儿童绘本教育中心。
二、持续推进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自2019年红河州启动实施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以来,红河州建成县级总馆13个,乡镇分馆143个,村级服务点426个。红河州基本建立了县市统一的总分馆制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一是整合资源。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依托省、州图书馆管理系统及公共图书馆服务联盟建设工作平台开展建设;乡镇分馆配备有与总馆相同的图书借阅管理软件和设备,并且重点整合、盘活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各类农村文化惠民工程资源,发挥整体效能,杜绝资源浪费,实现了“一馆多能”,为乡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二是开展流动服务。通过流动图书车等方式开展图书进社区、进农村,乡镇分馆负责各种读者服务工作;总分馆之间文献的物流配送,由县市图书馆通过流动图书车统一组织配送,不向读者收取任何服务费用;村(社区)服务点文献的配送,由各乡镇(街道)分馆负责。三是建立了统一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利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等公共数字文化工程、项目和资源,打造了县域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综合服务平台。如泸西县对总馆、分馆和服务点实施“模块化”运行管理,做到标识、制度、文献采编、服务标准、资源配送、购书经费、管理平台“七个统一”,乡村图书室变成了乡村“图书馆”。在县级总馆的牵头组织下,各乡镇分馆组织当地农户利用 “农文网培学校”、中国文化网络电视、公共电子阅览室资源开展各类农业科技培训,有效地提高了蔬菜科学种植水平,提高了产值,增加了收入。泸西县金马镇新坝村服务点通过构建“图书馆+村史馆”服务模式,把“村史馆”的乡土文化与“图书馆”的现代文化有机结合,推广全民阅读、组织参观村史馆、发放倡议书等,引导村民崇尚勤俭节约,倡导移风易俗,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该村由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重点村”、难点村、刑事案件(治安案件)高发村,成为创新示范村,乡村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三、围绕“书香红河”建设目标,积极组织开展全民阅读各类主题活动,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州县两级文化主管部门及图书馆每年以“4·23”世界读书日为契机,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协作,围绕各种主题,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积极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全民阅读系列活动,不断扩大阅读活动宣传面和读者的参与率,各级公共图书馆通过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传承文化活动、“水碾茶香 文心书韵”四季品读活动、“红河故事讲坛”“红河州智慧父母讲坛”“文明城市·书香家庭”创建活动,“书香机关、书香支部、书香个人”争创活动,“智慧家教”公益讲座、“慧阅读”家庭亲子主题阅读活动、“在祖国快乐成长”少儿阅读活动,红色经典诵读活动等等。充分发挥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推进全民阅读推广的新路子、新办法,为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营造书香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立足公共图书馆资源优势,创新服务方式,助推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各级公共图书馆立足红河州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采取“图书馆+旅游”的形式,将公共文化服务嵌入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中,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和品牌效应,提升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度和影响力。如州图书馆举办云岭大讲堂·红河讲堂,邀请省内知名学者范建华教授专题讲授了《新时代中国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问题》,对州级文旅系统干部职工进行培训,提高思想认识和政策理解能力。州图书馆在乡村旅游重点村元阳县阿者科村设立阅读推广点,建成图书室一间,并有选择性地配置了相关书籍,由专人负责管理定时免费开放,为广大游客提供阅读服务。2021年我局牵头组织开展红河州景区最美智慧图书馆评选活动,专门组织州图书馆学会有关专家参与评选活动,共评选出建水文庙子健书屋、石屏古城图书馆、弥勒秋雨书院等10个景区最美智慧图书馆。这些景区最美智慧图书馆,结合本地的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优势,通过打造优质的公共阅读空间,满足了广大游客探索地方文化的需求,提升了旅游景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品质,也为后疫情时代旅游市场复苏注入活力,有效地推动了红河州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进程。
五、努力探索公共图书馆与教育部门文化信息资源和服务方式融合,助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和总分馆制建设,目前红河州各级公共图书馆均建有较为系统的、内容丰富的文化信息数字资源库,能为广大城乡群众提供便捷、有效的数字阅读和数字文化信息服务,但是如果要将公共图书馆的文化信息服务资源与教育系统的学校图书馆(室)进行共享,还存在人力、财力、物力投入方面、数字资源的使用权属,以及技术支撑方面的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我们将积极与教育部门加强沟通联系,借鉴你所提及的红河学院电子图书助力金平教育扶贫项目典型案例,整合县级公共图书馆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督促指导各县市图书馆加强与各县市中小学校图书(馆)室的合作,确保各县市中小学校线上免费共享各县市图书馆电子图书资源和服务,解决好中小学校图书资源不足问题,为提高红河州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作出应有贡献。
另外,红河州还成立了全省第一家全民阅读公益社团组织,即红河州全民阅读推广促进会。该社会组织业务主管部门是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由红河州图书馆联合热爱阅读的单位和个人发起组建,于2020年8月24日成立,2021年3月22日在红河州民政局注册成功。红河州全民阅读推广促进会作为红河州专门的阅读推广组织,搭建阅读推广平台,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真诚团结社会各界人士,全面推进全民阅读推广工程,为建设“书香红河”,繁荣红河州文化事业和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作出更大贡献。
感谢你们对红河州公共文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2年9月9日
(联系人:许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