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1333-128
- 发布机构: 红河州教育体育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2-11-04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教育体育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三届一次会议第67号提案的答复
沈映梅等委员:
你们在政协红河州十三届一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办好乡村教育 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基础的建议》的第67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从打基础、谋长远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办好红河州乡村基础教育
“十三五”时期,全州农村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成效显著,新增农村校舍面积317.37万平方米、运动场面积100.77万平方米;落实国家各级各类学校困难学生资助资金50.58亿元,惠及学生946.93万人次,其中建档立卡户学生142.99万人次;全州13县市全部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实现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成绩逐年进步。一是着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全力推动“一乡一公办”“一村一幼”全覆盖工程。实施学前学会普通话计划,让母语为非汉语的孩子在学前学会普通话。二是持续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做到全覆盖;依法保障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坚持以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统筹安排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划片招生、就近入学。三是通过实施校安工程、全面改薄、义教均衡等工程,扩大义务教育学位3.5万余个。四是抓紧抓实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以“留得住”,特别是把初中学生留住为主要目标,督促各乡村学校加强内部管理,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学习内容和评价方式、改善生活环境,丰富校园生活,让学生在学校内学得好、玩得好、成长得更好,从根本上解决因学习困难而辍学的问题。五是加强关心关爱。健全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开展内容丰富、符合儿童特点的“快乐畅游周”系列活动和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活动,向外出务工家长发出“完成孩子一个小心愿”“与孩子进行关心通话”的倡议;各农村学校充分利用乡村少年宫,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器乐、美术、球类运动等兴趣爱好培养,吸引留守儿童参与其中,为农村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学生,围绕特教资源教室、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方式做好“一人一案”,为每个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合适的教育。六是大力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统筹配置城乡教师资源,2020年全州专项招聘教师2928名,其中乡村教师1444名,招聘特岗教师580名,乡村教师短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落实教师待遇保障和评优表彰,全州建立了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的长效机制和工资收入随当地公务员待遇调整的联动机制,泸西、石屏、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屏边7个集中连片特困县继续实施差别化生活补助,州级每年开展乡村学校从教15年及以上优秀教师评选表彰,评选州级学科带头人和州级骨干教师,切实营造了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七是实施滇沪教育合作、省内学校对口帮扶、州内南北县市对口帮扶、县内城乡学校对口帮扶等多层次的教育对口帮扶工作,2021年推荐红河县一中作为沪滇教育帮扶受援学校。今年以来,积极推进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落实,上海市援派的22名教师已到元阳、红河、绿春、金平4个县的6所学校开展工作,协调推进省内临沧一中帮扶红河县一中、州内建水一中帮扶绿春一中任务落实,不断提高南部县高中学校的办学质量。
二、从盘活存量、激发动力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办好红河州乡村职业教育
一是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快培养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乡村人才队伍,支持每县市办好一所职业学校,围绕产业链实施“一校一特”,打造1—2个特色专业,建强用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支持州农业学校巩固拓展涉农专业,全面提升人才培养培训质量,广泛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继续教育培训等,增强服务能力,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下达现代职业教育提升中央资金5770.56万元,支持全州职业院持续改善办学条件。三是完善评价机制。根据《红河州2020—2025年职业学校专业建设规划》,职业学校专业围绕全州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优化调整;指导各职业学校建立和完善教师和教育教学管理的评价制度,把师德师风、专业发展、服务学生作为履职晋级、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四是实施技能提升行动。全州各职业院校发挥优势,整合教育、人社、农业农村、工会、共青团等资源,以618所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阵地,年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50余万人次。弥勒、红河相关县市和学校以学徒制模式“授业”和“育人”,聘请非遗传承人为客座教授,推动了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模式改革,促进非贵技艺传承弘扬。五是深入推进职教东西协作。2017年以来,全州共输送1897名建档立卡“两后生”到天津、广东、上海接受优质职业教育,已毕业的910名学生中454名在当地实现了高质量就业,82名圆了大学梦,其余学生或返乡或异地都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感谢你们对红河州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红河州教育体育局
2022年8月25日
(联系人:易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