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22735-097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2-10-16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对州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89号建议的答复
徐忠平代表:
您在红河州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持续给予元阳县哈尼梯田生物多样性和物种资源保护资金支持的建议》的第89号建议,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近年来,红河州始终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传承好哈尼梯田千年稻作文化、保护好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基础上,全力做好哈尼梯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巩固和辐射带动工作,探索和丰富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与实践经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使红河哈尼梯田成为全国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旅游观光、生态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一体的“两山”理念实践示范区建设典范。
(一)规划先行。为建立完善的哈尼梯田保护体系,构建有效的保护机制,于 2012 年制定了《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确定了四县梯田保护的重点片区,依据该条例的保护要求,依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建筑历史研究所,正在修改完善制定《红河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总体规划(2018-2035)》,就哈尼梯田现状评估、规划指导思想、目标与主要对策、保护管理区划、梯田生态保护规划、梯田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 、传统村寨保护发展规划 、梯田保护管理规划、规划实施等方面进行了规划,以合理利用自然生态、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等丰富资源,推动红河哈尼梯田可持续发展。在总规的基础上,还因地制宜编制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四县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的子规划。
(二)全面落实生态空间管控要求。严格落实红河州“三线一单”分区管控方案,基于哈尼梯田遗产区与缓冲区的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评价工作,建立区域生态环境空间评价制度和生态环境管控清单准入制,完善禁止和限制发展的行业、生产工艺、产业目录,落实管控要求,严格执行环境准入清单,实施好空间的生态环境属性差异化管控。
(三)依托哈尼梯田“两山”理论创新实践基地,推动哈尼梯田保护利用。严守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红线、发展边界线,严格贯彻执行《红河州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及《实施办法》,坚决查处占用和破坏梯田、盗伐林木、毁林开荒等行为。加大对哈尼梯田核心区生态保护与修复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加大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宣传教育力度。
(四)坚持保护优先,推动梯田绿色发展。一是科学建立哈尼梯田监测管理体系,建设了州级监测管理中心,红河、绿春、金平县级监测管理中心,成立了红河、绿春、金平县专家基层工作站,建成红河甲寅、金平马鞍底、金平阿得博3个监测管理站。二是持续推进《红河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总体规划》《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县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规划》及第二轮《红河哈尼梯田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等编制工作。三是进一步完善配套措施。制定下发《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村庄民居保护管理办法(试行)》《红河哈尼族传统民居保护修缮和环境治理导则》等保护管理配套措施。四是推进“数字红河哈尼梯田”项目建设。提升完善数据库管理系统,录入相关数据指标,初步建立哈尼梯田数据库。出台哈尼梯田监测管理办法,举办培训班,提高监测队伍素质,健全完善哈尼梯田监测管理日常巡查台账,做好数说红河展厅提升改造工作。五是做好哈尼梯田项目储备,科学建设梯田保护片区基础设施。针对沟渠损毁、梯田“水改旱”、传统文化保护要素等开展调研,科学合理制定修复计划。六是推进云南哀牢山红河哈尼梯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等项目,推进红河州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建设红河县湿地公园科普展示中心建设。
二、建议办理情况
(一)申请专项资金用于哈尼梯田种质资源保护。2021年,按照《红河州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关于2021年部分州人大代表建议纳入专项资金办理的通知》173号已经建议纳入红河州2021年办理州人大代表建议专项资金办理,补助资金为30万元专项用于哈尼田种质资源保护,项目由州农业农村局实施。州农业农村局重点从地方红米品种调查、收集、鉴定、整理和保护及开发利用等方面开展梯田稻谷“种子库”建设工作。一是梯田红米地方品种收集整理。收集地方红米品种资源51个(元阳:红脚谷、水红脚谷、大白谷、麻线谷、蚂蚱谷、皮杂谷、长毛谷、山谷、香谷、水黄糯、大毛糯;红河县:小蚂蚱谷、大蚂蚱谷、冷水谷、规梯谷、规鲁、规车、垤兹;金平县:蚂蚱谷、雾露谷、小黄谷、小矮脚谷、马尾谷、金平谷;绿春县:阿平平车、的格、米扒、牛窝红米、俄作作呢)等。引进红米品种7个,丽江红米、红细软(保山)、渝红稻(重庆)、红优21(贵州)、文山红米、宁浪13-1、宁浪16-1。农科院选育红米品种材料7个,红阳2号、红阳3号、17展1、17展5、1501、1643、18239。二是梯田红米地方品种示范展示。在红河县宝华镇安庆村委会碧居,对收集整理的梯田红米地方老品种集中示范展示,重点观察品种的适应性、抗病性、丰产性和食口性,开展大米品质检测。对综合性状表现好的品种,下年度逐步在元阳、红河、金平和绿春扩大示范。三是梯田红米新品选育和引种试验。州农科院在建水县水稻试验基地种植红米水稻中低代材料300余份,红米水稻中高代材料、亲本材料80余份,对梯田红米地方品种进行杂交改良;同时,州农科院引进了7个红米新品进行试验试种。四是梯田红米品种提纯复壮。近年州农科院在建水水稻试验基地与元阳水稻试验基地开展红阳3号、红稻8号两个梯田红米品种的提纯复壮。现已经筛选红阳3号优质单株60余个,红稻8号优质单株20余个进行对比筛选。
(二)积极向省级申请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资金。2022年,州生态环境局编制《元阳哈尼梯田“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宣传示范实施方案》,积极向省级申请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资金50万元。目前该项目已入省厅项目库,待省厅项目资金下达后,我们将开展元阳哈尼梯田“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宣传工作。
(三)开展哈尼梯田生物多样性调研。2022年州政协将红河州生物多样性保护列入专题协商议题,组织农业、渔业、红河学院等专家赴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区开展专题调研,并形成专题协商意见,为哈尼梯田遗产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把脉定向、谋篇布局。
(四)开展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2022年争取农业农村部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资金780万元,通过科学施肥、绿色防控,分别在元阳县和金平县打造20个千亩方和5个万亩片,带动红河哈尼梯田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
(五)组织编制红河州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按照州委州政府领导批示精神,州农业农村局认真牵头起草,通过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讨论,目前,已形成《红河州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审核稿)》,并通过州政府常务会审议,修改完善,将按程序报州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以州委办、州政府办文件印发实施。该方案拟以种质资源保护为基础、自主创新为关键、供种安全为底线、种业企业为主体、净化市场为保障,汇聚资源要素,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市场净化等五大行动,并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和强化宣传引导等措施,着力提升红河州资源保护利用能力、育种创新攻关能力、企业市场竞争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为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筑牢种业根基。该方案还明确2023年、2025年和2030年红河州种业发展目标。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哈尼梯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力度,提升哈尼梯田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扎实推进红河州种业振兴行动,实现哈尼梯田生物多样性和种质资源保护利用。
感谢您对我州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2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