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22734-044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2-10-12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对州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71号建议的答复
高永先等代表:
你们在红河州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关于着力提升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水平的建议》的第271号建议,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抓品牌和龙头,以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建设和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情况
一是抓基地建设方面。红河州为建设好产业基地,为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打好基础,每年进行“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报省级审批,目前红河州县级以上“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195个。弥勒市现有省级基地5个,州级产业基地1个,县级产业基地6个。目前弥勒获得无公害农产品21家41个,认证面积11.97万亩;绿色食品9家企业15个产品,认证面积10.53万亩;有机食品认证3家5个农产品,认证面积0.66万亩;地理标志产品1个(葡萄),认证面积4万亩。累计获得云南省“10大名品”数量3个:红河阳光果业有限公司的早香蜜桃入选2019年云南省“十大名果”,云南弥勒灯盏花药业有限公司的灯盏细辛入选2020年云南省“十大名药材”,弥勒品元园艺有限公司的切花玫瑰入选2020年云南省“十大名花”。
二是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方面。红河州为全面落实州委建设云南绿色发展增长极的部署,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提升红河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质量、品牌、影响力,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红河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三年行动计划》《红河州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对农业企业给予大力支持。2021年红河州落实农业企业州级财政奖补资金3150万元,分别奖补绿色食品新认证111个、持续认证28个,有机农产品新认证161个、持续认证86个,国家级龙头企业2个,省级龙头企业30个,10大名品4个,20佳创新企业1个。弥勒市获得奖励:绿色食品新认证20万元(10个)、绿色食品持续认证2万元(2个)、有机农产品持续认证3万元(3个)、国家级龙头企业200万元(1个)、省级龙头企业150万元(3个),共计获得奖补资金375万元。
三是联农助农方面。落实“双绑”机制,截止至2022 年 6 月底,红河州1666个新型经营主体参与产业帮扶(企业484个、合作社1156个、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 26 个),实现了对红河州有产业发展条件的 19.5 万户 86.6 万人脱贫人口产业帮扶全覆盖,确保脱贫户均都有一个以上增收产业,切实巩固了脱贫成果。
二、关于“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资金扶持”的情况
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方面。红河州2022年1—6月共实施“绿色食品牌”项目293个,协议总额457.38亿元,引进绿色食品牌省外到位资金208亿元。其中,弥勒市绿色食品牌省外到位资金24.86亿元。红河州新签约3000万元以上绿色食品牌项目61个,协议总额115.65亿元;新开工3000万元以上绿色食品牌项目51个,协议总额111.10亿元。其中,弥勒市新签约3000万元以上绿色食品牌项目5个、新开工3000万元以上绿色食品牌项目4个。截至目前,弥勒市成功引进“绿色食品牌”总投资额5亿元以上项目3个:光筑农业•弥勒市小浆果及阳光玫瑰葡萄全产业链项目协议总投资20亿元、安思特弥勒蓝莓产业园建设项目协议总投资7.22亿元、中央厨房产业园暨三产融合系列项目协议总投资5亿元。
二是项目包装工作方面。组织红河州投资促进部门干部参加省、州等各级的项目策划包装有关工作业务培训3次,弥勒市投促局、农科局、交通运输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工业和信息化局、等部门积极参加。2022年,州级共策划包装招商引资项目140个,预计总投资824.302亿元。其中,弥勒市6个项目,绿色食品牌项目2个。
三是招商引资奖励方面。2020年红河州首次荣获“绿色食品牌”招商引资工作经费奖励资金500万元。其中,弥勒市75万元。
四是冷链物流建设支持方面。争取到2022年中央支持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项目2003万元,县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投资建设和配备农产品分拣分级、预冷、包装、烘干脱水、仓储保鲜等商品设施设备的田间地头冷藏初加工项目,弥勒争取到项目资金279万。2022年组织22家经营主体申报2022年云南省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储备项目。其中,弥勒3家,分别为云南省烟草公司红河州公司、红河江泰果业有限责任公司、云南大禹通捷水务有限公司。
五是推进企业金融服务工作方面。组织各县市农业农村局和492户农业企业参加“一部手机云企贷”培训,对接服务380家企业,目前投放贷款12亿元,有效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问题。落实“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的要求,全力帮助企业解决用地难、融资难等困难。比如,蒙自市积极探索以农业投资公司或村集体收储土地统建统租的流转方式,加快土地向产业园区集中、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切实解决了“有商来、无地给”的用地瓶颈制约问题。
三、关于“强化市场监管,提高绿色食品影响力”的情况
一是加强监管。红河州通过证前审核及证后监管两方面对产品溯源、绿色食品标准管理进行监管。获证前,要求企业在国家级追溯平台上注册,建立并落实产品追溯管理规程、生产档案管理规程、绿色食品标志管理规程等;获证后,结合绿色食品年检、续展现场检查及专项监督检查等形式,对辖区内绿色食品企业开展证后监管工作,对企业在产品生产档案记录、产品溯源、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等方面进行监管,规范企业投入品使用,指导用标及包装设计,对后续认证工作进行指导,2022年已对45家企业开展检查工作,今年将完成20批次省级机认证产品有效性监督抽查和50批次州级风险监测,包括有机认证水果、茶叶、中草药等。二是做好产品推介方面。红河州特别重视农产品的推介工作,近三年来,共组织红河州420家农业经营主体参加第十五届中国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云南特色·冬农魅力”2020云南绿色食品牌(北京)展示推介活动、2021第十四届亚洲果蔬产业博览会红河州脱贫地区农特产品(上海)推介活动等线上线下展会27场,实现现场销售约315万元。其中:组织弥勒19家农业经营主体参加第十五届中国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等展会,实现现场销售8.73万元。
感谢你们对我州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2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