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22609-753
- 发布机构: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2-11-01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对州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39号建议的答复
兰媛等代表:
你们在红河州第十三届人大第一次会议提出的《关于依托红河谷热区旅游资源优势在个旧市蔓耗镇做靓红河谷经济带并着力打造 “健康生活目的地”的建议》的第139号建议,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感谢你们对红河州文化旅游发展工作的关心。你们提出的《关于依托红河谷热区旅游资源优势在个旧市蔓耗镇做靓红河谷经济带并着力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的建议》,符合省委省政府红河现场办公会提出的打好“健康生活目的地牌”要求,符合红河州牢固树立“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融合发展理念,对加快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决策部署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蔓耗镇地处红河谷地带,民族特色浓郁、自然生态环境优美,热带水果、渔业及热区动植物资源丰富,建有马堵山水库和绿水河水库。蔓耗镇拥有得天独厚的垂钓优势、原生态旅游资源环境和发展避寒康养度假的生态气候优势,对红河州打造生态康养度假旅游区、民族风情乡村旅游示范方面能够产生规模示范效应,可带动红河沿线旅游开发,更好地展示红河谷流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旅游资源;另一方面在蛮耗镇发展旅游产业能够吸收带动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就业,提高群众收入改善生活水平,为实施乡村振兴,农村转型升级提供助力。红河州文旅局作为此建议的主办单位,结合部门工作职责,在推进红河谷经济开发开放带建设中主要开展如下工作。
一、加强规划引领,推动红河谷经济开发开放带发展。
坚持“大规划引领大项目、大项目支撑大产业、大产业推动大发展”战略布局,出台了《红河州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红河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红河州“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等,完成了蛮耗镇6个行政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等一批乡村旅游规划,对十四五期间红河谷经济开发开放带建设及蛮耗镇发展乡村旅游做了定位,为精准实施乡村振兴出实招,为全面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二、整合资源,推进蛮耗镇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红河州“十四五”期间已将红河谷定位为国家级风景道建设,将围绕红河谷开发哈尼梯田、河谷立体农业、冬季康养、江河垂钓、服务集散点、自驾营地、水上旅游、郊野运动、风味餐饮、特色购物和民族村寨等深度体验项目。在个旧蛮耗镇将结合现有基础设施、滨水栈道、码头、民族特色,新建垂钓度假酒店、打造规范化的港口,打造药浴、烧烤等为一体的傣家民俗文化体验点及红河谷观光点。恢复蔓耗红河水运古码头历史风貌,加快产业培植,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一批绿道、徒步线路、酒店住宿等旅游供给,进一步完善个旧段“红河谷最美国家级风景道”相关配套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红河谷”品牌优势的宣传和营销,推进蛮耗镇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三、加快推进红河谷区域蛮耗镇文旅设施建设
一是依托历史文化、热带雨林、垂钓、民俗风情等文化元素,正谋划打造“个旧市蔓耗镇小蔓堤旅游接待中心建设项目”、蛮耗木棉水乡生态露营地、“绿水河休闲观光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建设黄草坝旅游特色村、蛮耗古镇恢复重建生态旅游项目,正持续推进蛮耗镇旅游集散中心建设、个旧市蔓耗镇木棉渔乡垂钓露营区建设项目、蔓耗镇马堵山白鹭湾热带休闲旅游度假区建设等项目,计划在马堵山库区白鹭湾段打造一个集垂钓、休闲为一体的具有民俗风情的乡村旅游示范度假区。同时,将加快区域内游客休息(咨询)站、旅游厕所、旅游标识标牌、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二是以推进落实“一部手机游云南”为统揽的智慧旅游建设为契机,加快红河谷区域智慧景区、通讯基站等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智慧旅游配套建设,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化服务。
下一步,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将结合工作实际,在“十四五”期间,将依托红河谷流域得天独厚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美食、原生态自然资源和新开通元蔓高速公路、垂钓等产业,结合乡村振兴完善必要基础设施,继续推动红河谷流域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以红河谷流域沿线为节点,现代农业和旅游业为支撑,架构红河谷“国家最美风景线”。指导红河流域周边县市发展宾馆酒店、客栈、农家乐等相关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努力打造一批具有红河流域民族特色的旅游村和旅游点,将红河谷流域发展为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引导群众脱贫致富新引擎。
感谢你们对红河州文化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的工作中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2年8月30日
(联系人及电话:郭云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