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22608-516
  • 发布机构: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2-11-01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对州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61号建议的答复

普桂梅代表:

  您在红河州第十三届人大第一次会议提出的《关于设立建水紫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建议》的第61号建议,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对建水紫陶支持发展情况

  红河州历来高度重视建水紫陶产业发展,将建水紫陶产业作为“六个大抓”重点产业高位推动发展,通过各级各部门努力,建水紫陶产业园区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紫陶产业发展规模逐步壮大,2021年生产加工及销售紫陶企业共2246户,实现产值突破40亿元大关,有力推动建水紫陶产业发展。

  (一)高度重视,构建产业发展新体系。红河州高度重视紫陶产业发展,把建水紫陶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成立州、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建水紫陶文化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制定创建工作方案,颁布保护条例,落实创建责任,组建了园区党工委、紫陶专家人才库,成立州、县创建国家紫陶园区工作领导小组,目前,又组建建水紫陶文旅产业链专班,制定了产业发展目标,形成政府、园区、专家、核心示范企业四位一体的组织体系,确保紫陶产业建设强势推进。

  (二)科学规划,拓展园区发展新空间。依托建水富集的陶土资源,围绕“中国紫陶之都”发展定位,科学编制了园区总体规划。在建设建水紫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龙窑生态城、西庄紫陶小镇、碗窑古村等项目规划的基础上,通过编制东部片区、南部片区、西部片区规划,形成了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一核三区”总体规划。从培育消费市场,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延展产业链、拓展产品形态、吸引资本、构建产品交易平台、搭建艺术文化支撑体系、拓展创意人才等方面,建设10大重点项目,形成“1+3+10”的园区建设内容,为紫陶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构建新的发展格局。

  (三)突出重点,推进紫陶产业项目建设。以“一核三区”为总体布局,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通过政策激励、科学管理、协调服务等方式,投资18.23亿元,主要完成了园区水、电、路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灯光亮化、排污等工程,重点实施了紫陶文化创意园、紫陶文化广场、紫陶博物馆、蚁工坊艺术空间、五龙湖森林公园、紫陶大道、碗窑老村改造提升、紫陶文化商业街等项目,改善了园区设施,壮大了紫陶产业,丰富了旅游业态,推动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特色引领,打造“六大紫陶”新创意。以人才、双创、金融、智慧、文旅、诚信建设为抓手,成立紫陶营销中心、国际陶艺家合作交流站、紫陶非遗传习馆,提升紫陶品牌形象。打造“人才紫陶”。依托四个实训基地批量培养紫陶人才,采取“请进来”模式,引进国内外书画艺术大师、现代雕塑大师、陶艺大师到建水参与制作精品紫陶,组织紫陶从业人员参加各地举办的各类培训,推进人才双向流动。打造“双创紫陶”。完成建水县铭窑昌泰省级众创空间创建工作和云南冶金高级技工学校临安校区创业平台、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州级科技孵化器创建工作,开创紫陶产品发展新空间。打造“金融紫陶”。加大对紫陶企业政策扶持力度,与农商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推行“紫陶贷”,发放“紫陶贷”2.3亿元,为紫陶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证。打造“智慧紫陶”。建设O2O实体紫陶文化平台,实施“互联网+”紫陶发展战略,建设3个运营中心,组织实施智慧服务业试点项目,形成以紫陶街为中心,集紫陶电商、批发零售、文化创意等一体的区域性综合创业示范区。2017年以来,通过网上销售紫陶产品17万余套件,销售额达近2亿元,建水紫陶知名度不断提升。打造“文旅紫陶”。挖掘建水紫陶丰富的文化资源,通过紫陶文化产业园区、碗窑村、紫陶街等项目建设,丰富建水文化旅游景区景点的文化内涵,促进紫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互动,着力打造“陶在城中、城中有陶”文产城融合发展新模式。打造“诚信紫陶”。通过开展“紫陶专项检查”,发布“紫陶产业诚信发展倡议书”,建立企业诚信监管机制。成立建水紫陶营销中心,游客购物退货监理中心,加强市场日常监管,推进紫陶行业诚信建设。

  (五)创建了建水紫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2020年通过省州县及有关部门共同努力,建水紫陶园区成功创建成为国家级产业文化示范园区,全力推进紫陶产业发展,不断擦亮“千年建水紫陶”靓丽名片。

  (六)资金支持情况。红河州积极支持建水紫陶产业发展,先后争取到中央资金支持紫陶产业发展项目专项财政贴息1000万元;争取省级资金支持紫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5000万元;与邮储银行合作推行“紫陶贷”产品。同时,争取财政贴息支持紫陶企业发展,助推了紫陶企业发展壮大。

  二、关于设立紫陶产业发展资金问题

  按照云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紫陶产业发展条例》明确规定:红河州和建水县应设立建水紫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增长逐步增加。这有利于推动建水紫陶产业更高层次、更好水平发展,但由于州级财政面临收入增长乏力、政府债务偿债压力大、收支矛盾突出等情况,目前难于设立建水紫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敬请代表们给予谅解,在接下来工作中,我们将尽力从以下方面做好建水紫陶产业发展工作。

  (一)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2020年来,积极筹措资金支持紫陶产业发展,2020年下达紫陶电商直播中心建设项目资金60万元;2021下达建水紫陶产业升级—摩雕文创项目资金50万元,紫陶文化产业园资金100万元,建水紫陶溯源系统前期工作经费30万元;2022年下达建水紫陶生产设备性能提升和数值赋能中心资金100万元,建水紫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期)前期工作经费100万元。当前,为推动建水紫陶产业高质量发展,州委州政府成立了建水紫陶工作专班。正在编制《建水紫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核心区规划》,完善《建水紫陶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等工作。已包装筹划紫陶文旅产业重点项目31个,总投资168.47亿元。重点实施建水紫陶数字化创新园区建设、创意园区自建工坊建设、龙窑保护性开发等项目,我们将积极争取中央、省州给予项目立项支持,并通过地方专项债券、银行融资等多渠道全力推进项目落地,同时,积极争取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贴息,全力落实好一系列纾困政策,为紫陶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二)推进做好紫陶产业链条合作。推进“陶茶融合”,各种茶陶文旅融合发展研讨会;推进“陶咖融合”。采取建水紫陶特色古技与现代生活场景的结合,创新设计出融合产品为建水紫陶载体更新提供创新支持;推进“校企合作”。与上海交大、昆明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建水紫陶研发合作,围绕紫陶材料研究、生产线打造等内容开展合作,为紫陶工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同时,紫陶跨境电商业务等业务,推动跨境电商业务发展。

  当前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红河州财政收入下降较多,财政收支矛盾加剧,财政运行压力增加。同时,红河州重大项目建设任务重且集中推进,“三保”、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和重点支出需求巨大,增收乏力与刚需增加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目前州级财政难以给予每年2000万元设立建水紫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投入。今后,随着州级财力的好转,我们将逐步提高建水紫陶产业发展的投入,并会同相关部门,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规范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感谢您对红河州文旅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共同研究探索紫陶产业发展新机制,建立健全紫陶产业发展新模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保障措施和财政扶持政策,提升服务水平,支持和促进紫陶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8月30日

  (联系人及电话:林向伟)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