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22557-363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工业和信息化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2-11-03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对州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232号建议的答复

黄雄伟代表:

  你在红河州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关于给予加强工业企业扶持和服务的建议》的第0232号建议,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建议落实情况

  (一)关于申报省级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情况。2020年,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云南省各类开发区优化提升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红河州优化调整全州工业园区,由原来的18个开发区调整至10个,其中,石屏豆制品特色产业园区(石屏工业园区)被撤销,导致“石屏县农特产品精深加工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石屏县农特产品精深加工区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城东鲜豆腐加工区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等园区相关建设项目不符合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申报条件,无法申报。为促进石屏县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州、县两级积极从其他渠道争取、整合项目资金用于园区建设。2020年来,共争取到各类园区建设资金(含专项债券)1.1亿余元,其中2022年争取到资金300万元,用于扩大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保障园区正常生产经营。

  (二)关于帮助企业解决融资贷款情况。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企业融资贷款问题,8月5日,州委主要领导组织召开了全州助企纾困政银企座谈会,对银政企合作工作提出意见建议。为着力破解企业融资贷款难问题,州级财政安排9000万元设立贷款风险补偿金,建立政府、银行风险共担机制,助推金融机构敢贷、愿贷,缓解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融资难问题;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杠杆增信和赋能作用,2022年来,2户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新增担保业务25笔,新增担保业务金额23862.2万元;充分发挥财政性资金存放对信贷投放的引导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的贷款投放。同时,通过企业改制、挂牌、上市等方式引导企业拓宽直接融资渠道,云南云河药业等22家企业纳入2021年云南省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云南圣比和新材料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在云南省股权交易中心成功挂牌,云南云塑科技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在云南省股权交易中心成功展示。为加强政银企沟通协作,红河州还创新建立财税金融统筹联动机制,构建起8家经济主管部门和若干家非固定成员单位组成的“F8+N”联动体系,并积极搭建互通桥梁,举办相关政策培训,邀请国开行云南省分行与州内企业召开政银企联动会议,就企业融资需求和融资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沟通,增进互信。截至6月,全州共有81户中小企业申请贷款 81笔,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1.2亿元。

  二、当前服务和扶持工业企业的举措

  (一)成立工作专班推动产业发展。为更好推动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州委、州政府印发了《红河州推行链长制落实“六个大抓”实施方案》,全面推行重点产业链链长制落实“六个大抓”,建立了“1+3+N”的工作体系,成立了由州委书记、州长任组长的产业创新发展委员会,下设产业保障推进办、产业链链长办、重点项目办3个办公室,组建了12个产业链专班,全力推动产业强州建设,着力延炼、补链、强链。其中,绿色食品及精深加工产业链作为红河州努力打造的3个千亿级产业链之一,豆制品产业在整个产业链中占有很大比重,将打造“加工—流通—服务”产业链集群,着力推动豆腐产业产供销一体发展,增加产品附加值,提质增效。

  (二)健全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效能。红河州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深入践行“三个工作法”,下沉一线、助企纾困、为民办事,全力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帮助企业稳生产、促发展。一是建立“州级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企业服务”机制。由36名州级领导对92户重点企业进行挂钩联系服务,常态化深入挂联企业实地了解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并着力帮助协调解决,以上率下、以点带面转作风、提效能,切实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促进企业恢复生产经营、复产达产。二是开展“下沉一线、助企纾困、为民办事”实践行动。红河州印发了《红河州干部“下沉一线、助企纾困、为民办事”实践行动方案》,扎实开展好“政策宣传进市场主体、政策服务进市场主体、政策兑现进市场主体”的“三进”活动,帮助企业破解融资难、用地难、办事难、审批难等问题,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州工信局成立“企业纾困发展工作专班”负责协调解决企业复工复产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工信系统州县联动,深入全州464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园区和项目现场摸情况、查问题、探需求、解难题,带着“政策清单”去、拿着“问题清单”回,分级分类协调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三是整合力量促发展。全面开展“驻企服务员”制度,由96名干部担任“服务专员”,聚力服务88家专精特新企业和252家产业链供应链重点企业。充分利用红河中小企业公共窗口“红企云”线上平台服务功能,开展政策宣传、企业问诊、市场需求推送等活动。截至目前,共开展服务16场,服务企业222家次,发布市场需求等各类信息504条。共向州级17家金融机构推荐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需求企业名单68户,“一对一”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三)出台政策措施扶持企业稳生产。为促进全州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红河州于年初出台了《红河州2022年稳增长促发展若干措施》(红政发〔2022〕11号),提出了促进经济稳增长的17条政策措施。其中:州级财政安排1亿元,组建10亿元以上的产业引导投资基金,服务支持三次产业稳定运行,重点支持工业项目落地。安排1500万元,对实施技改扩能或以本地初级产品为主要原料的延链补链新建投产项目,投资额在3000万元以上且当年新增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存量工业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对年内新建投产并于当年纳入规上工业企业、由规下首次升为规上且年度产值增速达到20%以上的工业企业,每户给予一次性奖励15万元。7月份,又出台了《红河州落实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若干政策工作方案》,从财税、金融信贷、保供稳价、稳投资、加强要素保障等方面出台相应政策措施推动工业经济发展。同时,根据《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红河州贯彻落实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红河州进一步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发展工作方案》《红河州应对疫情助企纾困支持市场主体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等系列政策,红河州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也可享受相应的政策措施。经了解,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均获得了留抵退税、就业补贴、融资贷款、税费缓缴等相关政策,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负担,保障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三、下步工作考虑

  下一步,红河州将继续加大对工业企业的扶持和支持力度,持续深入企业一线开展走访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全力帮助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实现工业经济稳增长。

  一是积极做好协调服务和指导。与规上工业企业建立“一对一”常态化联系服务机制,由联系服务人员加强对惠企政策措施的宣传,及时掌握企业运行动态、存在困难和问题,针对存在困难问题和企业诉求建议,加强与县市和州级有关部门的协调对接,分类分层帮助协调解决,切实提升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加强州级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针对性开展政策宣传服务,确保省、州稳增长、促发展的“一揽子”惠企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企业应享尽享全覆盖,全面释放政策“红利”,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降本增效。指导县市加强对规上工业企业的培训,在政策引导、信息沟通、市场拓展、技术攻关等方面加大指导服务力度,助力企业提质增效,发展壮大。

  二是不断提升园区承载力。坚持园区软、硬环境“两手抓、两手硬”,加快优化园区布局,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扩宽融资渠道,不断优化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制定出台园区优惠政策,整合各方资源、要素和各项优惠政策,增强园区产业承载能力和吸引力,充分发挥园区的集聚效应,根据园区产业定位引导企业抱团发展、集群发展。针对石屏产业园区目前被撤销一事,按照《云南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中关于开发区动态管理的相关要求,争取将石屏工业园区设立为州级制造业功能区,通过培育发展后积极申请认定为省级开发区。

  三是积极培育打造豆腐品牌。石屏豆腐产业作为红河州的特色优势产业,具有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今后将积极培育打造特色优势品牌,推动豆腐产业做强、做大、做特,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以绿色食品及精深加工产业链为抓手,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州县区联动招商,不断延伸产业链。针对当前同质化竞争严重现状,引导鼓励企业优化整合、抱团发展,逐步提升企业议价能力,增强市场话语权。

  感谢你对红河州工业经济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红河州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2年8月25日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