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22557-140
- 发布机构: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2-11-03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对州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92号建议的答复
李娜等代表:
你们在红河州第十三届人大第一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大对石屏县非遗传承支持力度的建议》的第292号建议,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多年来,红河州党委、政府十分重视非遗保护工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领导,健全法规,加大投入,强化保护设施,改善保护条件,逐步建立了各级文化遗产保护网络,红河州保护工作成绩斐然。截至目前,红河州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173项,其中国家级16项、省级63项,州级213项、县级881项;共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1994人,其中国家级13人、省级95人、州级402人、县级1485人,这些都是红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具代表性的珍贵财富。针对你在提案中提出加大对石屏县非遗传承支持力度的建议,结合实际情况,我局对石屏县非遗保护方面做了如下工作: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情况
(一)传承人队伍情况。石屏县目前有国家级传承人3名、省级传承人14名、州级传承人36名,每年按照国家级传承人每人每年2万元,省级传承人每人每年8千元,州级传承人每人每年2900元(含900元健康体检费)及时拨付给传承人。按照《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9至2020年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工作的通知》(云文旅办发〔2021〕40号)文件要求,我局积极配合省文旅厅,组织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工作,石屏县两位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后宝云、施万恒被评为“2019至2020年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优秀非遗传承人。2021年,州政协召开“红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协商会议,会议特邀了施万恒作传承人代表发言。2022年6月,推荐施万恒参加“2022年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薪传奖”的评选。
(二)项目保护情况。石屏县目前有国家级非遗项目3项(国家级项目居全州前列)、省级非遗项目10项、州级非遗项目21项、县级非遗项目38项。2021年11月开展的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中,石屏县传统技艺类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四弦制作技艺)成功入选,项目名录推荐名单正在向社会公示。
(三)提升传承人传承能力和业务人员专业水平。一是近几年连续选派业务骨干参加省、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培训和业务骨干田野调查培训学习,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全面提升了业务骨干工作水平。二是选派各级非遗传承人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如: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班、“七彩云南.非遗购物节”培训班等,通过参加培训,增强了传承人对非遗保护传承的责任意识和传承能力。同时,通过非遗网络宣传销售的培训,为非遗传承群体拓展了眼界、拓宽了渠道、增加了收入。
(四)开展宣传活动。红河州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活动在石屏县举行,全州非遗传承和文化遗产保护先进代表,通过直播带货、展示展览展演活动,宣传红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氛围。同时,因地制宜组织开展线下活动,如非遗进校园、非遗广场展演展示、传承人培训等。通过线上和线下宣传推广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2021年在蒙自米线小镇的举办的2021年红河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非遗购物节”活动中,李怀秀李怀福非遗传习所的演员把海菜腔、烟盒舞、栽秧鼓、花腰歌舞等节目带到活动现场,让线上线下观众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今年,李怀秀李怀福非遗传习所继去年参加在昆明举办的联合国COP15“春城之邀”文艺表演后,又代表红河州参加2022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民族传统服饰及非遗展演。
(五)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强文化遗产保护。2018至2021年,共为石屏县争取中央和省级非遗保护专项经费333万元。其中,2018年争取了石屏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族海菜腔、彝族烟盒舞资金100万元。2020年,对李怀秀李怀福非遗传习所基础设施完善、传习所展演展示活动以及国家级项目资金补助112万元。2021年12月,对李怀秀李怀福非遗传习所、和李怀秀李怀福庭院剧场改造以及国家级项目资金共计补助121万元。以上这些工作,充分反映了州委州政府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也是对石屏县多年来开展非遗保护工作的肯定和关心。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进石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一是持续做好石屏县现有的三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彝族海菜腔》《彝族烟盒舞》和《乌铜走银制作技艺》传承和保护工作,积极做好石屏县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的申报、评审、管理工作。二是在今后的工作中,州文化和旅游局将一如既往地强化措施,统筹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继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传承保护和合理开发,积极争取非遗保护工作经费,加大对非遗传承活动经费投入,建立和完善各级、各类别非遗项目传习点,推进非遗数字化保护和记录工作。
你感谢你们对红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2年8月30日
(联系人及电话:张纯,3055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