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1010-120
- 发布机构: 红河州科技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1-09-08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科学技术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二届四次会议第155号提案的答复
民盟红河州委:
你们在政协红河州十二届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快红河州中草药产业发展的建议》的第155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为全面了解掌握全州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深入分析存在困难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今年年初州政府研究室、州科技局、州卫健委、州农业农村局、州林草局组成调研组,深入蒙自、弥勒、泸西、红河、元阳、绿春、金平、屏边等县市开展专题调研,形成《红河州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调研成果与您提出的建议情况基本相同。
一、全州中药材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种植产值情况。红河州适合多种中药材生长,生物医药资源丰富,常规种植中药材品种约50种。从种植情况看,全州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25万亩,占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的八分之一左右。从产量和产值看,全州中药材产量15.28万吨(本文产量均为干重),增长22.6%;综合产值93.33亿元,增长4.23%。从种苗培育看,我州中药材种植种苗以当地品种为主。
(二)加工情况。全州从事中药材加工企业19户,中药材加工产品产量59514.9吨,增长26.33%;加工产值20.3亿元,下降9.81%。
(三)销售情况。全州中药材产品以传统销售为主,兼有零星网络销售。主要销往周边中药材集散地,部分中药材加工产品通过健之佳、一心堂、东骏等连锁药店销往全国各地。
(四)重点企业发展情况。截至2020年,全州有中药材企业88家,其中,集中药材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中药材企业33家,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有红河麟源、金平十里药材、弥勒灯盏花、红河博浩等12家企业,主营收入1亿元以上的有云河药业、云南唐人生物2家。
二、推进全州中草药产业发展
红河州中草药发展起步早,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成果,针对第155号提案《关于加快红河州中草药产业发展的建议》提出的存在“缺乏高效统一的推进机制,缺乏龙头和技术服务,缺乏产品买卖平台”等,红河州生物医药产业推进组按照省、州政府的有关要求,牵头出台了相关政策,完善了工作机制,推进和培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健全工作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政府加快中药材发展相关政策文件精神,州产业推进组下发《关于调整完善州生物医药产业推进工作机制的通知》等文件,明确由分管副州长担任生物医药产业推进组组长,并细分推进组的主要职能及办公室、成员单位职责任务,强化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制定出台《红河州中药饮片产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联席会议制度工作规则及部门职责、主要职能。二是突出规划引领。在组织实施《红河州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基础上,高标准谋划产业“十四五”规划,制定了《红河州“十四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对全州“十四五”生物医药产业进行全面规划部署。
(二)加强资源调查,加大政策支持。一是加强中草药资源调查。州级相关部门积极组织开展生物药材品种和分布、应用等情况的普查,摸清中药资源底数,加强保护利用,形成普查成果并编撰成书加以充分应用。二是加大政策支持。我州结合脱贫攻坚产业扶持政策,制定补助标准,加大中药材产业扶持及种植培训力度,扶持一批中药材种植企业及建档立卡户发展中药材产业。三是加大指导扶持。积极指导金平、泸西、石屏、屏边4县市6家企业、合作社成功入选云南省“定制药园”。积极组织申报省级中药饮片专项资金扶持,2018年以来,共争取省级中药饮片专项资金3026万元。
(三)推进基地化种植,加快规模化发展。一是种植基地建设步伐加快。发展了一批林下仿野生种植基地。例如,建水丰山公司550亩林下仿野生黄精种植基地、元阳县新街林下黑三七种植基地、金平十里药材公司种植基地等,促进中药材种植朝着基地化、规模化、规范化方向迈进。二是新型主体不断发展。参与中药材产业开发的企业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日益增多,群众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例如,弥勒市形成具有一定种植规模的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11个。
(四)加大企业培育力度,推进专业化发展。一是加强企业培育提升。实施“专精特新”民营中小企业培育提升工程,2018—2020年,全州共认定“专精特新”医药企业5户,每户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组织申报省级民营小巨人医药企业1户(云河药业);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截至2020年,获批中医药企业共9户。二是加强企业药品认证。目前,全州共有持证药品生产企业7户,共有80多个品种、110余个规格的药品生产批准文号,其中,单一品种年销售上千万元的特色中成药产品5个。三是加强科研力量。企业科研能力不断提升,云河药业拥有通过GMP标准认证的12个剂型共74个品种规格的药品现代化生产线;云南弥勒灯盏花药业项目(生物谷)生产设备引进国内外中高端产品和国际先进生产工艺。充分发挥院士、专家工作站作用,加强专家指导,朱有勇院士曾深入弥勒、建水等中药材基地进行现场指导。
(五)实施精准招商,推动重点项目落地。2020年,全州实施生物医药产业类招商项目26个,协议总投资79.44亿元,到位资金5.08亿元。先后引入广州中大达安、江苏华源医疗科技等龙头企业26户,带动灯盏花、石斛、三七等中药材示范种植和精深加工。
(六)强化质量标准,打造“红药”品牌。云河药业、云南生物谷、大围山生物制药等制药企业先后通过GMP认证;泸西灯盏花种植基地通过GAP认证。弥勒灯盏花药业“灯盏细辛”被评为云南省绿色食品牌“十大名品”;云河药业排名国家“中药企业品牌百强”之列,获“中国驰名商标”;红河云百草进入全省医药企业前十名;弥勒、泸西、红河、绿春、屏边、金平被评为云南省“云药之乡”。金平金岭生物瑶药公司研发的“金瑶”“圣瑶”牌瑶族浴袋系列产品获得“中国著名品牌”称号,带动全县累计种植瑶药5364亩。屏边红河苗乡生物药业不断推动人工驯化野生中药材种苗种植,带动苗药产业发展。
三、下一阶段工作重点
一是做好中药材科学规范种植。二是培育壮大中药材产业。强化项目政策资金支持,促进全州中药材种植、加工、流通、销售全产业链发展,提升中药材产业发展水平。三是推动中药材产业创新发展。四是构建中药材产业市场流通体系和打造“红药”知名品牌。提升“红河灯盏花”地理标志产品和云南绿色食品“十大名品”知名度和影响力。
感谢你们对我州生物医药产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红河州科技局
2021年7月20日
(联系人:段祖文,联系电话:13887556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