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1009-886
- 发布机构: 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1-09-01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二届四次会议第235号提案的答复
李沙才等委员:
你们在政协红河州十二届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推动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哈尼梯田核心区一体化发展的建议》第235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统筹发展,增强整体观念,提高整体水平”方面
为进一步统筹哈尼梯田的发展规划,完善哈尼梯田的保护管理机制,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于2020年启动了元阳县梯田片区、红河县梯田片区、绿春县梯田片区、金平县梯田片区的保护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委托中国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建筑历史研究所编制《红河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总体规划(2018—2035)》和《元阳县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规划(2018—2035)》《红河县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规划(2018—2035)》《绿春县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规划(2018—2035)》《金平县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规划(2018—2035)》等5部规划,现处于评审阶段。其中,《红河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总体规划(2018—2035)》,适用于红河州元阳县、红河县、绿春县、金平县境内的水稻梯田农业系统及相关社会经济文化体系,重点规划对象为《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公布的重点保护片区,以保护为目的指导发展。其余4部规划将指导4县境内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项目,主要保护措施将纳入4县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旅游发展规划等;协调、维护哈尼梯田片区科学合理、延续发展,探索解决哈尼梯田传统农业保护与发展途径。红河哈尼梯田分布于元阳县、红河县、绿春县、金平县4县,各有优势,各具特色,一直以来,哈尼梯田的可持续发展坚持依托当地特色文化资源,走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的路子,初步实现了哈尼梯田遗产区协同发展的格局,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之后的保护管理工作中,我们将从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继续探索4县整体发展的路径,以适应新时代对哈尼梯田保护管理的新要求,推动哈尼梯田保护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二、关于“完善体制机制”方面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关于哈尼梯田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红河现场办公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破解制约哈尼梯田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于2021年7月11日在州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专题会上作了《哈尼梯田管理局关于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工作情况汇报》,其中,提出理顺管理体制机制的意见:建议理顺州县乡(镇)之间的关系、哈尼梯田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乡镇村组之间的关系、梯田业务主管部门与保护区乡镇之间的关系、农民与遗产之间的关系、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等六大关系,进一步明确权责,完善管理机制,逐步形成灵活高效、运转协调、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管理体制。州委书记在会上作了详细的安排和部署,要求一是立即启动《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及《实施办法》的修订完善工作,强化哈尼梯田保护发展的法治保障;二是要研究州县两级哈尼梯田管理机构“三定”方案,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厘清职责职能,配备专业化干部;三是要成立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领导小组及专项工作组,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统筹推进相关工作;四是要处理好政府、市场主体和农民之间的关系,政府强化服务并制定准入标准,市场主体高品质运作,原住民收入得到保障等以及其他具体措施。在之后的工作中,我局将积极配合州委、州政府,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推进哈尼梯田体制机制改革。
三、关于“强化基础设施”方面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哈尼梯田管理局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在哈尼梯田保护修缮、民居建筑风貌提升改造、民生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哈尼梯田文化传承以及监测中心建设等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和投入。一是持续推进哈尼梯田保护修缮项目,完成红河哈尼梯田主鲁村委会主鲁下新寨生产道路建设,金平县阿得博乡水源村昆一迷碾房大沟和高兴寨闸门田水沟修缮,元阳县新街镇全福庄水沟、多依树上下寨水沟修缮,绿春县三猛乡腊姑梯田灌溉沟渠建设等。二是坚持综合整治,推进民生工程,提升人居环境。实施遗产区村庄建筑风貌提升改造,完成元阳县普高老寨茅草屋顶修缮工程以及元阳县主鲁上老寨饮用水供水工程,督促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绿化工程,为遗产区群众生产生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三是完成绿春县腊姑村委会佰红村梯田文化传承教育学校建设,推进元阳县哈尼梯田历史博物馆建设,为哈尼梯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资源和条件。四是持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哈尼特色小镇、全国哈尼梯田文化旅游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和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建设,实施遗产区旅游环线、景区特色旅游村及游客服务中心梯田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展示中心、景区停车场、观景台、旅游公厕建设,不断拓展旅游服务标准化、智慧旅游系统建设。五是推动哈尼梯田保护管理建设,完善监测管理系统,推进哈尼梯田分布区监测站建设。州级监测管理中心和红河县、 绿春县、 金平县县级监测管理中心已完成相关建设方案,准备开展项目招投标工作。以上5个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我们于2021年上半年完成的工作任务。下一步,哈尼梯田管理局将继续探索保护与管理路径,创新工作方法,推进哈尼梯田片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哈尼梯田生态保护,促进哈尼梯田可持续发展。
四、关于“推动数字梯田建设”方面
持续推进“数字红河哈尼梯田”项目建设是我局2021年的工作重点,也是州委、州政府督办的重要项目。该项目立足于红河哈尼梯田保护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结合管理机构、相关单位和片区居民(村民)的实际需求,整合现有信息资源,采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的技术手段,通过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方针,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数字化梯田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建立哈尼梯田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统一的数据业务平台,打造具有哈尼梯田特色的监测预警功能的数据库系统。具体建设内容主要有:基础数据库系统、人工巡查管理系统、遗产要素监测管理系统、环境监测管理系统、实时监测管理系统、梯田资源管理指挥调度、预警管理系统、分析决策系统,以及“云”上梯田、哈尼梯田农产品溯源服务平台、监测中心等。通过数字梯田建设项目,形成一个监测及时、管理有效、促进保护、提升农民收入的数字梯田系统。
感谢你们对哈尼梯田保护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1年8月23日
(联系人:李咪秋,联系电话:13887308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