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1002-996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1-10-25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二届四次会议第138号提案的答复

马娟等委员:

  你们在政协红河州十二届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的第138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州农业农村局牵头与州扶贫办、州乡村振兴局、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州生态环境局、州水利局进行了书面征求办理意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云南的具体抓手。通过持续开展美丽乡村评定,选树一批示范村庄,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主动性,引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扎实推进我州美丽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振兴。

  一、关于强化规划引领的答复

  州委、州政府出台《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州扶贫办启动并推进《红河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20212025年)》的编制工作,统筹规划好乡村特色产业帮扶、建立壮大村集体经济帮扶机制、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实施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开展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等规划重点内容。

  (一)编制村庄规划。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省委决定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载体,全面提升全省村庄规划编制水平,努力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美丽乡村。省委组织部、省乡村振兴局、省自然资源厅等9部门专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的通知》,对“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作出全面部署,提出具体目标和明确要求。自2021年起,按照2021年完成30%2022年完成40%2023年完成30%的计划,利用3年时间全面完成全省行政村、农村社区村庄规划编制。全州开展了27个试点村庄规划编制,目前已经完成了初步规划成果。通过规划,打造各具特色、风格各异的美丽村庄,实现基层党建有提升、村庄发展有目标、产业发展有布局、耕地保护有实效、重要项目有安排、生态环境有管控、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有保护、农村人居环境有改善、乡村治理有成效。

  (二)注重产业融合。我州立足红河州北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南部山区综合开发、红河谷经济开发开放带“三大板块”,着力实施“一园三区”即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推进水果、蔬菜、花卉、梯田红米、规模养殖、中药材“六大产业”区域布局,加快“一县一业”发展。加快新平台建设,开展产业基地培育,申报绿色食品产业基地1372个。开远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弥勒市创建为国家级绿色发展先行区,蒙自市、开远市“一县一业”示范县和泸西特色县创建取得明显成效,开远市、泸西县成为全省创建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建设县市;建水南庄镇、曲江镇和石屏县坝心镇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评选认定州级“一村一品”专业村190个,培育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9个。“蒙生”石榴、“宏升”菜心、“品元”切花玫瑰、“生物谷”灯盏细辛等9个产品入选云南省绿色食品“十大名品”,认定20个“绿色食品牌”省级重点产业基地;逐步构建产业园区为点、产业强镇为面、产业集群为线的重点产业布局,形成了“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新格局。

  二、关于强化机制保障的答复

  (一)美丽乡村“以奖代补”。自开展美丽乡村创建以来,红河州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个方面36项指标积极开展创建活动。20192020年,红河州获省级美丽村庄130个,其中,弥勒市获10个(弥勒市西三镇蚂蚁村可邑村、弥勒市东山镇将军寨社区、弥勒市新哨镇夸竹社区西梭白村获省评省级美丽村庄)。按行政村奖励80万元、自然村奖励30万元的标准,2019年省级美丽村庄已于2020年兑现,省级农业生产发展资金

  (省级美丽村庄项目)共计310万元,其中奖励弥勒市西三镇蚂蚁村可邑村30万元。州级奖补20万元。2020年省级奖补尚未出台。正在开展2021年省级美丽乡村评定,915日前将结束系统申报工作。

  (二)完善长效管护机制。一是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问题。已组织13县市编制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截至20218月,全州1190个行政村,已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336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28.24%(其中收集处理率4.62%,资源化利用率23.62%)。二是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抓紧完成20212025年红河州乡镇镇区两污治理实施方案编制,积极推动金平、元阳、屏边三个县市通过PPP模式完成县域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补齐两污治理设施短板,对异龙湖周边乡镇镇区、村庄生活垃圾进行全收集、全处理,确保2021年底异龙湖周边乡镇、村庄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率达100%

  三、关于加强绿色农业发展和人居环境整治的答复

  (一)农村废弃特资源化利用。出台《红河州“十四五”秸秆综合利用实施规划》,2020年全州秸秆可收集资源量204.83万吨(含蔗渣),综合利用量176.03万吨,综合利用率85.94%。农作物秸秆的利用方式主要是肥料化、饲料化和燃料化。

  (二)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一是强化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强规模养殖场备案管理工作,全州共有1879家规模养殖场纳入农业农村部直联直报系统进行备案管理;建立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台账。印发《关于切实加强畜禽养殖禁养区日常监管和粪污资源化利用有关工作的通知》,100%建立粪污资源化利用情况台账;加快规模养殖场水表安装工作,全州13个县市完成120余家养殖场的安装工作,预计年底前可完成。二是统筹散养户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编制种养循环发展规划,蒙自、石屏、建水、弥勒、泸西5个畜牧大县均已编制了《种养循环发展规划》,构建种养循环发展机制;加强规模以下养殖场户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管理,全州累计完成畜禽改圈18.14万户。三是全力推进整县推进项目建设。我州累计实施整县推进项目6个,蒙自、石屏、弥勒3个整县推进项目县市已基本完成项目建设,正在开展县级初验准备工作,开远、建水、泸西3个县市项目建设正在积极推进。

  (三)畜禽养殖废特无害化处理。按照《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红河州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实施方案》要求,全州已有12个县市已完成辖区内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收集体系建设规划编制,各县市人民政府制定《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实施方案》,均结合本县实施方案积极推进工作。目前金平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已经投产运行,弥勒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建设项目接近收尾阶段,预计今年930日前建成投产。目前生猪定点屠宰厂(场)与红河州北斗星环保有限公司签订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委托协议有9个,4个生猪定点屠宰厂(场)正在与北斗星公司对接。已建成无害化处理转运中心5个(个旧、泸西、绿春、蒙自、建水)。已建成病死畜禽收集点10个(开远3个;蒙自3个;泸西4个)。6个生猪屠宰场及20个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暂存冷库、77个养殖大户配备暂存冷柜。

  四、关于聚焦产业振兴的答复

  (一)做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中央提出“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5年来,红河州委、红河州人民政府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紧紧围绕“两个全面开展、一个加快”的重点任务,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两个全面,即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全开展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2018年,州农业农村局等8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转发省9部门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的通知》,县乡制定清产核资具体工作方案,指导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开展清产核资,村集体资产清查小组对本集体经济组织集体资产进行了清查及明细表的审核填报。通过“清理、登记、核实、公示、确认、上报”六个环节组织验收,2019年完成了20172018两年的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2020开始,每年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成为常态化工作,目前总计完成20172020年,4年度的清产核资工作。经查,红河州应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村组13215个,其中,村级1216个(含村委会1097个、农村社区58个、城市社区61个)、村(居)民小组11999个,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清查率100%,共清理核实农村集体资产179.4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43.4亿元;有经营性资产的村组1402个,其中,村委会(社区)316个、村(居)民小组1086个。一个加快,即加快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截至2021531日,全州有经营性资产的2527个村组开展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完成率100%。设置股东总数165.3万个(份额)、股本总额48亿万元、累计股金分红总额1.2亿元。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突出“细”,股金怎么设,股份怎么分,把选择权交给农民,由群众民主表决确定股权设置类别和配股方式,把股权量化分配环节工作做细做实。全州2517个村组股权管理实行静态管理模式,10个村组实行动态管理模式。

  (二)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可或缺的骨干力量,是引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重要载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前进方向和必由之路。截至2021731日,红河州共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8082个,其中,纳入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系统管理的家庭农场有3582家,弥勒市有家庭农场956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227户(弥勒市农民专业合作社369户),培育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69户(国家级1户,省级82户,州级271户),其中,弥勒市有6户省级龙头企业,29户州级龙头企业。

  (三)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一是认定情况。按照《红河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出的“稳定原有( 98 个绿色食品、103 个有机农产)存量,2021年新认证绿色食品110个以上、有机农产品100个以上;三年内新增认证绿色食品 360 个、有机农产品 340 个、力争地理标志认定5个,全州总量达到 900 个以上,进入全省前三名”的工作目标。弥勒市有绿色食品23个产品,有机产品24个产品,无公害农产品1122个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11个产品。二是逐步完善农产品产业链和供应链。20201-12月安排财政资金58.8万元,支持115家农业经营主体前往上海、烟台、深圳、广州、厦门、南宁、重庆等地,参加第四届上海·全国优质农产品博览会、2020第十五届烟台东亚国际食品交易博览会、全国农交会等共计农业类展会10场,通过展会,向国内外参观者、经销商展示、宣传、推介红河州优质农产品,逐步提升红河州优质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搭建产销对接平台。

  (四)做好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红河州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利用政策工具和技术平台,转变服务方式、出台多项工作措施,着力推进二三产业发展。弥勒市、泸西县、建水县先后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市)”;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入选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区获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开发建成“云南红”高原特色庄园等9个省级现代农业庄园。元阳哈尼梯田、弥勒市葡萄景观被推选为“中国美丽田园”;弥勒市可邑村被推选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并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建水团山村被推选为“中国现代新村”;泸西县菊畹村被推选为“中国特色民居村”;建水县西庄镇被推选为“中国特色民俗村”;元阳县新街镇爱春阿者科村、泸西县永宁乡永宁村(城子古村)被新认定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感谢你们对我州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

  2021910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