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0959-856
- 发布机构: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1-10-19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二届四次会议第177号提案的答复
州政协医药卫生界委员:
你们在政协红河州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动旅游和文化健康深度融合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的建议》的第177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推动旅游和文化、健康深度融合发展
近年来,我州立足“三千四百年”特有文化旅游资源,按照“五区一带”发展布局,牢固树立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融合发展理念,强力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转型升级,在优化红河经济结构,激发发展活力,增强发展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文旅融合取得一定成效。2020年全州接待国内外旅游者达到4234.8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65.69亿元,文化旅游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2.79亿元,有力推动了全州经济社会发展。
(一)强化顶层设计。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全力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决策部署,围绕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发展方向,围绕构建“五区一带”发展布局,将旅游产业作为千亿级产业高位推进,坚持顶层设计,优化产业布局,注重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培育,进一步整合哈尼梯田文化生态旅游区、“一湖两城”古城文化旅游区、弥勒福地康体休闲度假区、中越边境旅游区、滇南中心城市旅游区、滇越铁路“米轨时光”精品体验带资源要素,为推动当前和未来红河文旅融合向更高层面、更高水平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聚焦产品建设。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原则,着力构建游客“吃住行游购娱医康养疗”为一体的康养消费新产品新业态。围绕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战略布局,一是实施全域旅游创建。实施建水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弥勒国家旅游度假区创建,着力推进开远、元阳等9个县市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二是实施A级旅游景区品质提升。全力推动元阳哈尼梯田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将弥勒太平湖森林公园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度假区,屏边滴水苗城、泸西黄草洲国家湿地公园、泸西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泸西东方玫瑰谷国际旅游度假生态园、建水龙窑生态城公园、河口口岸森林公园、石屏龙韵养生谷、红河马帮古城、个旧老阴山、红河撒玛坝万亩梯田等15个旅游景区创建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面提升我州旅游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实施特色旅游城市建设。以特色旅游城市建设为抓手,主动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和昆玉红旅游文化带,打造滇南文化旅游经济带。重点加快城市建筑风貌改造,历史文化主体街区建设,历史文化遗存修缮,着力城市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停车场、旅游厕所、休息站、图书馆和博物馆等建设,突出改造我州城市配套设施,提升城市功能,完善旅游要素,把个旧、开远、石屏等10个县市建设成为特色旅游城市;四是实施特色小镇建设。围绕一个小镇、一个特色、一项主导产业的思路,依托民族文化、古城古镇、自然风光、特色产业等鲜明元素,聚焦“特色、产业、生态、易达、宜居、智慧、成网”7大要素,采取错位竞争、优势互补、差异发展的模式,走出了红河特色小镇建设与品质化运营实践的新路子,进一步提升15个特色小镇品质功能,丰富旅游业态,助推全域旅游发展;五是实施特色园区建设。着力建设开远“花稻滇南”田园综合体、世界遗产哈尼梯田乡村振兴示范区、建水泸江烟柳田园综合体等田园综合体,打造建水紫陶街、河口异域风情街、开远南正街、建水蚁工坊、《临安梦境》《哈尼古歌》《建水临安小调》等夜间文化消费新业态,形成产业融合发展和夜间文化消费新业态;六是实施高星级酒店建设。重点实施红河州全域旅游综合体-云上梯田酒店、河口建国饭店、弥勒源宿酒店等10家五星级酒店、48家半山酒店建设,建成一批星级民宿客栈,实现红河州高星级酒店全覆盖;七是实施乡村振兴产品打造。按照生态景观好、文化特色浓、村镇风貌美、产业优势显的总体要求,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打造元阳哈尼梯田核心82个传统村寨、建水团山古村、开远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红河苏红古村落文旅复兴项目等乡村旅游产品。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培育农家乐、民宿、原生态体验农事等旅游业态,提升乡村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八是实施品牌引领。坚持“云上梯田·梦想红河”主打品牌,着力打造哈尼族长街宴、金平傣族泼水节、屏边苗族花山节、弥勒阿细跳月节、河口瑶族盘王节等民族节庆品牌,丰富“云上梯田·梦想红河”品牌内涵,进一步增强品牌竞争力;九是实施了旅游+康体品牌打造。我州建有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等自然保护地36处。这些保护地汇聚了红河最精华的天然森林资源,保存了最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共同构成了“天然氧吧”的巨幅画卷。依托丰富的温泉资源,着力提升个旧丫沙底、贾沙,建水曲江,金平勐拉,泸西吾者,元阳南沙,红河红源等温泉品质,打造让人们远离尘嚣、放松心灵、气血调和、陶冶情操的康体温泉。全力打造运动健康产品,依托泸西建成的中国最大高原足球训练基地、石屏异龙湖环湖自行车赛道,积极举办各类训练培训、承办各类国内国际比赛,吸引一批国内外足球队、自行车爱好者到泸西、石屏训练和比赛,助推红河足球、自行车比赛向更高层次发展。积极举办元阳哈尼梯田、泸西越野车挑战赛等,以体育赛事为亮点,以“体育+旅游+产业”的新模式运作,形成红河健康运动产品品牌。全力打造民族文化健康产品,依托我州阿细跳月、乐作舞、海菜腔、烟盒舞等歌舞文化,美食文化,中草药药浴等。红河健康生活目的旅游产品不断涌现,红河健康生活目的地正在逐步形成。在探索康养旅游方面,重点打造了开远市P100生命养护中心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870亩,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下设老年病医院、优生优育检查区、健康体检区、健康康复区、治未病区、足反射治疗区、生命养护区、“020”健康保健区、健康饮食调理区、慢病养治区、中医保健调理区、生命美丽养护区及健身运动康复区、大健康数据中心等,将是红河州探索旅游与康养融合发展的新亮点。
二、主动融入昆玉红健康文化旅游带和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
围绕省委省政府红河现场办公会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建设文旅深度融合示范区战略布局,落实省“大环线”、州“中环线”、县市“小环线”工作思路,着力实施“旅游+”和“+旅游”全域发展战略,聚焦大滇西旅游环线重点要素,加快开发具有红河特色的线上线下旅游产品。重点打造哈尼梯田、建设古城、滇越铁路等品牌建设。
(一)抓好保护哈尼梯田保护,打造世界一流文化旅游农耕产品。围绕哈尼梯田“森林、水系、村庄、梯田”要素,加强哈尼梯田遗产区生态建设和植被保护修复,建设完善水利配套设施,做好哈尼梯田遗产区传统村寨改造和民居保护工作,挖掘、整理、保护、开发哈尼梯田文化、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确保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持续性,实现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永续利用。以创建国家5A景区为目标,回购好哈尼梯田股权,做好5A景区创建顶层设计,推进元阳民用机场建设、景区道路提升、牛角寨游客服务中心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哈尼梯田田园综合体、“一镇五村”以及20个传统村寨保护开发项目,打造插秧、收割、抓鱼等农事体验产品以及“长街宴”、“哈尼古歌”演艺产品等业态,把哈尼梯田建设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辐射带动红河、绿春、金平梯田、哈尼梯田以及村寨保护开发,形成哈尼梯田世界遗产农耕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
(二)抓好保护滇越铁路保护,打造世界一流“米轨时光”体验产品。依托百年滇越铁路独特历史文化遗迹和沿线优美风光,着力保护和整合沿线资源,着力筹划实施滇越铁路“米轨时光”项目,实施铁路沿线蒙自碧色寨、个旧鸡街火车站、屏边人字桥等建筑修缮,挖掘历史遗迹文化内涵,提升沿线景观,增设休闲服务设施,完善休闲服务功能,培育旅游业态,打造滇越铁路体验“米轨时光”精品体验旅游产品。近期建设碧色寨站至人字桥站路段及其沿线区域产品,中期建设人字桥站至河口站路段及其沿线区域产品,远期向昆明、越南等地区拓展以跨境区域旅游合作,打造更具文化内涵和极佳游客体验的新型文化旅游产品,形成集历史文化,观光、休闲度假、体验为一体世界一流滇越铁路“米轨时光”文化旅游体验带。
(三)抓好保护临安古城保护,打造世界一流历史文化古韵产品。依托建水古城保留完整性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加大建水古城传统风貌保护恢复力度,拓展古城体量,挖掘古城古韵、乡韵、文韵历史文化内涵,建设紫陶特色主题街区,实施临安古城小镇、建水西庄紫陶小镇、建水紫陶文化旅游创意园、西庄历史文化休闲度假区、临安古城世界文化遗产、龙窑生态城、紫陶数字化创新园区以及石屏古城保护恢复等项目,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培育旅游业态,打造成为充满古韵、乡村韵、文韵为一体文旅融合示范区,世界一流历史文化古韵旅游目的地。
(四)抓好滇南“最美乡愁之旅”建设,打造世界一流田园综合体。依托“一湖两城”自然生态和文物古迹资源,以“田园增色、乡村增美、农民增收”为目标,通过规划设计、挖掘乡韵文化、提升景观、丰富业态等手段,按照“协同共建、保护优先、突出重点、做强优势、彰显特色”的重点和路径,重点实施建水古城文化遗产旅游地、庐江烟栁田园综合体、异龙湖国际康养旅游度假区等7+15个重大重点项目,建水团山遗产旅游精品村、石屏龙港湖滨精品村15+45个精品美丽村庄,着力培育打造以“品养忆趣乐”为核心的八大文旅产品,形成世界一流“健康旅游目的地”、乡村振兴示范区。
(五)抓好文旅深度融合,打造世界一流文旅深度融合示范区。统筹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实现“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推动文化旅游更高层面、更高水平融合发展。重点实施建水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A 级旅游景区品质提升、元阳哈尼梯田 5A 级景区创建、建水石屏“滇南最美乡愁之旅”文化体验旅游区等重点工程和红河撒玛坝哈尼梯田农文旅融合、13县市五星级酒店、半山酒店建设等重点项目,形成大体量、高端化、特色化文旅融合支撑产品,辐射带动全州文旅融合发展。
再次,感谢州政协医药卫生界委员们,对我州文化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我们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共同研究探索红河州康养旅游融合发展新机制,共同努力把红河州打造成为“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和文旅深度融合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