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0948-269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1-10-26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二届四次会议第145号提案的答复
赵家清委员:
你在政协红河州十二届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种养循环农业 促进红河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的第145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制定种养循环农业发展规划
近年来,我州高度重视种养循环农业发展,先后争取实施了蒙自市、开远市、建水县、石屏县、弥勒市、泸西县6个中央预算内投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推广了一批种养结合、农牧循环模式与技术,有效促进了种养结合。在此基础上,以畜牧大县为重点,以县市为单元,制定种养循环农业发展规划。目前,蒙自、石屏、建水、弥勒、泸西5个畜牧大县均已编制了《种养循环农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通过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发酵还田、种养结合利用、有机肥生产等综合利用模式,建成以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主要内容的种养循环产业链,构建种养循环发展机制。如云南牛牛牧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采用干清粪工艺、雨污分离、节水设施及优化日粮,粪污日产日清、干湿分离,沼气发电,沼渣回收作垫料(最终作为有机肥还田),沼液种植牧草等模式,养殖场年产固体粪污25550吨、液肥49920吨得到有效利用。通过“牛-沼-牧草”技术模式,既解决了养殖液肥处理难度大的问题,又解决了青贮玉米种植过程中需要施肥、灌水的问题,实现了种养结合,生态循环一体化粪污资源化利用,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施用沼液肥后,青贮玉米种植每亩化肥减量37.5%、节约用水量40%以上、净收入增加250元/亩。2020年,公司带动周边农户种植青贮玉米等牧草1.5万多亩,收购青贮玉米5万多吨,支付农户青贮玉米款2400多万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青贮玉米种植、收贮用工等138户,户均收入7500元。
二、申报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
2020年,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局高度重视,认真分析研究各县市种养殖情况,逐条对照试点项目申报条件及要求,组织种养殖业体量大、基础好的蒙自市、开远市、建水县、石屏县、弥勒市和泸西县6个县市申报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项目,通过整县开展粪肥就地消纳、就近还田补奖,扶持一批企业、专业化服务组织等市场主体提供粪肥收集、处理、施用服务,以县为单位构建1-2种粪肥还田组织运行模式,带动县域内粪污基本还田,推动化肥减量化,促进耕地质量提升和农业绿色发展。经省级评审并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我州组织申报的6个县市全部纳入国家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县,每个试点县中央财政资金支持5000万元。该项目从2021年开始实施,连续实施5年,每年中央财政资金支持1000万元。目前,2021年中央财政资金1000万元已下达到项目县。
三、加快推进耕地轮作休耕
按照原农业部安排部署,2018—2020年,我州在复种指数较高的泸西县、弥勒市、开远市3个县市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工作,轮作休耕面积4万亩。2021年,农业农村部未安排耕地轮作休耕工作,但我州结合实际,重点针对生态环境保护敏感区,在石屏县异龙湖周边安排耕地轮作休耕1万亩,目前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同时,采取果园种草、农闲田种草、草田轮作、烟后牧草种植等方式,大力发展人工牧草种植,积极推动耕地轮作,在有效调整种植业结构、保护提高耕地地力的同时,为节粮型畜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2021年,全州推广种植人工牧草28万亩,其中全株青贮玉米9.2万亩。
感谢你对我州种养循环农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
2021年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