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0941-341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卫生健康委员会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1-10-28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卫生健康委员会对政协红河州十二届四次会议第202号提案的答复

住蒙自市州政协委员活动组:

  你们在政协红河州十二届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的建议》的第202号提案,已转交我委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全力推进红河州公共卫生应急中心建设项目

  2020年初,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州级指挥系统仍然存在行政指挥层面形不成合力、相关预案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州县两级疾控机构与各医疗机构、乡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没有形成顺畅高效的工作网络体系,未能有效共享流行病学调查、医院救治等相关信息。为进一步补齐疫情防控处置指挥、协调、调度等工作中发现的短板,充分整合各项卫生应急资源,进一步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效能,在州委、州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州卫生健康委正在全力推进红河州公共卫生应急中心项目建设。项目总体布局分为红河州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红河州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中心、红河州公共卫生应处置中心、红河州120调度指挥中心四个功能区。项目拟建于蒙自市锦华路南延段西侧红河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建筑面积18811.64平方米,估算总投资25617万元,其中工程费用6401.49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651.29万元,预备费564.22万元,设施设备费18000万元。截至2021年8月18日,已经完成项目可研编制、可研批复、节能审查、初步设计等前期立项工作,目前第三轮初步设计方案汇报准备工作已就绪,正积极准备项目建设方案报请州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批准。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改善我州卫生应急体系基础设施条件,增强我州日常公共卫生保障水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能力。

  二、建立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体系

  (一)建立多层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体系。自2004年开始,我州和国家同步实施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工作,涵盖州、县、乡三级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组织网络,截至2021年7月31日,全州共有医疗机构总数309个,具备网络报告条件机构数307个,网络覆盖率99.35%(新增2家精神卫生机构尚未开展网络直报)。州级医院和13县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改造基本完成,乡镇卫生院根据发热门诊建设规范,极大消除院感风险。同时,在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和符合条件的社区服务中心设立发热、肠道门诊,开发运用与疾病监测、症状监测相衔接的智能化预检分诊系统,推进分层级、分区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体系建设。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在人员密集场所、医院、口岸、火车站、长途客车站、学校等场所设置了体温监测设备,尽最大可能发现发热患者,为后期传染源追踪等工作提供依据。

  (二)提升传染病监测评估和预警能力。自“非典”以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出血热、寨卡病毒、新冠病毒等新发传染病不断发生,全州各级卫生应急工作均按照防控方案,积极部署,加强监测,主动出击,积极开展疫区归来人员健康监测,做到防患于未然。2005年,红河州疾控中心实验室加入了国家流感网络实验室,成为州市级第一家能够开展流感实验室检测工作的实验室,为全州呼吸道疾病疫情处置提供坚强保障。2009年通过设备装备和技术准备后成为全省最早能开展甲型H1N1流感核酸检测工作的实验室之一。2012年,我州被列为国家第一批风险评估试点州,根据疫情监测和网络信息报告情况,每月开展一期日常风险评估,及时发现传染病暴发疫情隐患,先后下达了流腮、风疹、手足口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的预警信息。2019年12月在新冠肺炎还未被证实人传人之前,及时下发关于加强不明原因肺炎与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的预警信息,并根据疫情需要开展了专题风险评估,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三)联防联控,切实加强边境地区疾病监测应急处置能力,严防境外传染病输入。我州始终注重加强河口、绿春、金平3个边境县疾病监测处置能力,严防境外传染病的输入。不断健全完善边境地区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大力开展基层卫生人员的业务培训,做好出入境人员疫情监测工作,提高监测检测和诊疗水平。河口县疾控中心、金平县疾控中心分别与越南相邻县共同开展了鼠疫、登革热联防联控应急演练,对防范境外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输入起到了有效防控作用。

  (四)加强重点疾病监测。加强监测系统和直报系统建设和管理,健全疫情监测、筛查、报告制度,落实重大传染病和重点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慢性病防控体系和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加强疾病防控实验室检测网络系统建设,建立传染病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传染病实验室调查技术和暴发溯源技术水平。

  三、提升公共卫生安全应急防控科技化和数字化水平

  (一)推进红河州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在红河州公共卫生应急中心项目建设中,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主要建设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中心平台(州级数据中心平台+县市级数据中心平台)、数据交换平台、融合通信与视频会商系统、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指挥大厅、移动通讯系统(移动通讯指挥系统+指挥调度车辆通讯系统+应急救护车辆通讯系统+可视化移动单兵终端系统)、基础设施建设等。系统建设遵循在最短时间内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出最快反应,快速动员和调度各种资源,采取最优的措施预案,进行指挥决策。对上连接省卫生应急系统和州政府应急指挥系统,对下连接州疾控中心、州级6家医疗单位、州中心血站和13县市卫生健康局视频会议系统。项目建成后可以实现集中值守、统一接报、扁平指挥、智能联动、应急培训等能力的提升,形成州-县市-乡镇纵横相结合,线上线下全联通的一体化应急联动指挥体系,可提升卫生健康系统对全红河州突发公共事件的卫生应急响应能力,实现快速科学决策,快速医疗资源配置。

  (二)组建红河州120调度指挥中心。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医疗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委联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院前急救服务的指导意见》精神,我州地处滇南,辖区内地形复杂,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各县市急救站急救能力有限,调度资源分散,配置不均衡,缺乏统一调度和指挥,导致急救资源利用率不高,院前急救不规范且不能形成合力,当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应急救治能力有限。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我州将整合全州急救资源,建设红河州120调度指挥中心,对全州院前急救资源进行统一调度指挥,提升我州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以满足人民群众对院前急救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院前急救服务能力。

  至2021年底,将建成与我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政府主导、覆盖城乡、运行高效、服务优质的120调度指挥中心及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全州院前医疗急救呼叫号码为“120”,急救电话开通率达到100%。120呼救电话10秒内接听比例达到95%,3分钟内出车率达到95%。院前急救病历书写率达到100%。危急重症现场医疗监护或抢救措施实施率达到98%。以州为单位,按照每3万人口配置1辆救护车;以县域为单位,根据县域人口的300%估算人口基数,按照每3万人口1辆的标准配备救护车。根据院前医疗急救服务需求合理配置救护车类型,其中至少40%为负压救护车,平均急救呼叫满足率达到95%。合理布局院前医疗急救网络,设置急救站(点),城市地区服务半径不超过5公里,农村地区服务半径10至20公里。城市地区从接听电话到救护车抵达现场的急救平均反应时间<15 分钟,农村地区急救平均反应时间<30分钟。

  (三)加快智能化管理体系建设。按照《红河州“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健康红河”2030规划纲要》等重大战略与规划要求,以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和健康红河行动计划为统领,强化顶层设计,夯实基层基础,完善政策制度,创新工作机制,统筹建设州、县、乡三级信息平台,完善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建成统一权威、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协同有序的人口健康信息服务体系。到2030年,实现州、县、乡三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互通共享,人人拥有规范化的电子健康档案和功能完备的健康卡;远程医疗覆盖州、县、乡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现人口健康信息的规范管理和使用,满足人民个性化服务和精准医疗需求,支撑政府科学决策和精细化管理。积极推进数字卫健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建成“互联网+医疗健康”融合发展平台,打造一个平台(组建红河州智慧医疗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建设两大中心(医疗健康大数据中心、滇南智慧医疗中心),强化三项保障(信息互联互通保障、研究与应用融合保障、创新领域政策支撑保障),构建五大板块(全民健康信息板块、互联网医疗板块、互联网诊断板块、互联网医药板块、互联网运营监管板块),形成完善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机制保障体系、应用服务体系和监管治理机制,打造医疗健康数字经济新引擎,带动红河州卫生健康系统整体发展。

  感谢你们对我州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1年8月18日

  (联系人:普玉学,联系电话:15924635338)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