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0928-824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1-10-29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政协红河州十二届四次会议第12号提案的答复

凃王敬、邱康委员: 

  你们在政协红河州十二届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建议》的第12号提案,已转交我委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我们积极吸收和采纳了提案中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与商务、交通运输、政务服务、财政、海关、“三区”管委会等多部门间协同配合,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重大机遇,强化服务和融入大循环双循环的产业支撑,坚持以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引领沿边开放发展,全力打造沿边开放示范区,为云南省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服务融入“一带一路”和对接“两廊一圈”提供强力支撑。 

  一、进一步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北融滇中、南接越南、东联两广、西通缅老的四维度国际开放大通道,进一步凸显红河州作为云南省面向东盟开放的重要交通枢纽地位。一是加快国际大通道建设。围绕建设连接南亚东南亚大通道的发展目标,进一步优化了河口县北山红河公路大桥、南溪河公路大桥以及河口火车北站、山腰火车站等运输功能,不断提升河口口岸对外交通运输条件。河口县启动实施“三铁路”“两高速”“一大桥”重大交通项目,其中:河口北至山腰国际联运功能改造工程已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河口北至坝洒铁路专用线项目正在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蒙自至河口高速铁路正在开展相关前期工作;中国坝洒—越南巴刹红河界河公路大桥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河口至马关高速公路项目、屏边至河口高速公路项目预计今年开工建设。已编制完成红河航运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待评审。金水河跨国多功能大桥前期工作正积极推进。同时,积极配合项目设计单位做好境内铁路项目前期工作,并积极向国家及省级有关部门汇报,争取协商越方加快铁路米轨改准轨项目前期工作步伐。目前,红河州内的3条国际货物运输线路的运行相对稳定和成熟,2021年上半年,红河州国际道路运输出入境货运车辆合计78177辆次,其中:中方出境46074辆次,越方入境32103辆次。二是加快口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十三五”期间,积极争取省级口岸建设专项资金8834万元,其中河口口岸6500万元,金水河口岸2334万元。河口口岸2020年以来规划实施重点项目6个,总投资3991万元,项目主要涉及口岸信息化建设、北山联检楼内外部修缮、通道基础设施配置、联检大楼运行维护等方面,项目实施将进一步提升河口口岸国门形象,改善口岸联检大楼的办公环境,保障联检楼查验功能正常运行和通关安全,提高进出口货物、出入境车辆及人员的通行能力。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综合交通枢纽物流园区项目正在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河口口岸北山国际货场升级改造工程、农副产品进出口交易市场、红河片区海关监管区、河口联检楼、中国—东盟(河口)跨境电商物流产业二期、河口口岸北山国际冷链物流园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将补齐河口口岸冷链物流仓储等配套设施不足的短板,进一步降低通关成本,完善口岸功能,促进口岸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提升口岸通关承载能力。金水河口岸先后建设了口岸区域灯光亮化工程、边民互市查验业务综合楼扩建、出入境边防检查生物特征比对系统、滨河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电子口岸续建、边防检查站口岸边境自助通道查验系统等项目。三是提升边境基础设施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推进边境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不断满足多样化民生需求,通过实施美丽县城、国门城市、“美丽口岸”、“智慧口岸”建设,河口、金水河口岸与县城、城镇更好地融合发展,边境地区医疗卫生、教育、文化、旅游、生活服务等综合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对境外疫情实施严格管控,为入驻企业、边境地区群众、外来务工、外籍人员营造安全、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增进边境地区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以自贸区红河片区建设为突破口加大创新加快高水平对外开放。将“建设成为沿边开放示范区”作为下一步全州开放发展的重大使命纳入“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将红河片区打造成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一是严格执行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管理。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于2020年6月23日发布《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0年版)》,自2020年7月23日起施行。该管理措施进一步缩减了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由37条减至30条。目前,红河片区已按照2020版负面清单执行。二是加大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发展。2020年1月,我州获批纳入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范围。红河综合保税区已建成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与省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成功进行数据对接,联通了海关信息化系统,跨境电商保税监管仓投入使用,引进入驻跨境电商企业5户,物流企业和支付企业完成海关备案,并于2020年12月11日成功开展首单业务试单。红河片区于2020年1月1日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中国—东盟(河口)跨境电商物流产业园一期项目已入驻147户商户,累计实现网上销售额10.18亿元。积极申报设立中国(红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2021年2月8日《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设立中国(红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请示》(红政报〔2021〕12号)呈报省人民政府,目前,省人民政府已呈报国务院。选址在河口火车北站片区中国-东盟(河口)跨境电商物流产业园二期建设项目,项目占地约193.24亩,设有海关办公区、监管中心区、保税仓库一区和保税仓库二区四个主要功能区,功能有BC(直邮9610)快件中心、BBC(保税1210、1239),目前正在抓紧施工建设,力争年内建成投入使用。河口国际邮件互换局、河口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建设正在进一步加快。充分发挥自贸易区红河片区、红河综合保税区开展跨境电商的政策优势,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直购进口(9610)、跨境电子商务保税进口(1210)业务,积极争取批准实施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企业直接出口(9710)、跨境电子商务出口海外仓(9810)模式。支持企业建设出口商品“边境仓”“海外仓”。三是完善红河片区物流体系。复制推广“以跨境物流信息平台创新跨境甩挂直达运输模式”,基于“互联网+现代物流”,搭建“红河州跨境物流信息大数据中心”,积极与越南协商,创新中越两国牌照跨境挂车直达运输模式,切实解决信息化程度低、物流信息不对称等导致的跨境运输时间长、成本高、口岸通关效率低等问题。加快实施河口跨境直达运输试点,着力打造中国云南与越南河内、海防、广宁、老街五省市经济走廊。目前,云南能投物流与越南合作伙伴已签署框架合作协议,老街海外仓的布点完成挂牌,河内及海防的海外仓布点处于洽谈阶段,因疫情影响,未进入招采阶段。支持州内企业“走出去”拓展RCEP域内国家布局,推动在越南、柬埔寨、泰国等国设立境外物流公司,建设海外仓。目前,红河片区已编制完成《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海关监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河口北—山腰国际联运功能改造可研报告》《河口口岸北山国际冷链物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上报,《河口北山公铁联运国际物流产业园规划》正在抓紧修改完善,海关监管区、北山国际冷链物流园项目已开工建设,随着各项目的建设推进,红河片区物流体系将得到有效提升。 

  三、进一步深化改革,处理好政企银关系,推进地方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实现“一站式服务”。围绕办事“进一门、到一窗、找一人、跑一次”的目标,加快推进各级政务服务实体大厅标准化建设,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集成服务模式。目前,州县两级政务服务实体大厅面积共5.7万平方米,平均面积4095平方米,其中州级实体大厅面积9500平方米。截至2021年7月,全州进驻实体大厅事项16976项,“一门”进驻率98.95%,“最多跑一次”事项16688项,“最多跑一次”率97.27%,承诺件时限平均压缩率60.56%。其中,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综合服务中心进驻事项1182项,“一门”进驻率97.93%,最多跑一次”事项1173项,“最多跑一次”率97.18%,承诺件时限平均压缩率57.46%。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一网通办”。深化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做强政务服务中心软环境,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推动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线询+网上评”。截至7月,全州二级及以上深度事项16879项,网上可办率98.38%,四级深度事项9725项,全程网办率56.68%;“一部手机办事通”上线1363个事项,截至2021年8月2日,累计注册用户877718人,排名全省第二;受理业务办件8803987件,排名全省第三;实名认证率81.12%,排名全省第五,实名法人用户101427人,排名全省第六。今年1至7月,全州通过统一申办受理系统受理办件108953件,政务服务好评率99.99%。其中,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综合服务中心“一部手机办事通”自然人实名认证数22364人,实名法人用户4333个,受理业务办件323010件。今年1至7月,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综合服务中心通过统一申办受理系统受理办件1461件,政务服务好评率99.98%。二是有效处理政企银关系,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建立完善政企恳谈制度和实施领导干部挂钩联系民营企业制度,由州、县政府和部门领导出面,以召开企业座谈会、开展企业回访等方式听取企业、行业商会意见建议,畅通市场主体评价和反映问题渠道,及时回应群众和企业关切点。其中,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综合服务中心开展“政务服务体验师”活动。邀请企业、群众,对综合服务中心窗口服务进行体验,切实找准办事的难点、堵点和痛点。第一期活动已邀请15名体验师开展体验,提出意见建议10条,反映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目前,正在招募第二期政务服务体验师。三是深入推进沿边金融改革,跨境人民币业务持续创新发展。1至7月,红河州跨境人民币业务结算量68.82亿元,同比增长18.21%,结算量在全省排名第二位,仅次于昆明市,其中经常项目结算量65.86亿元,继续保持全省第一。 

  四、努力构建内外联动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一是深入落实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早在2017年,河口海关就依托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对在非口岸申报的进出口货物实现了协同监管,为红河综保区内企业开展手机、糖浆等加工贸易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构建“内外联动”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抢抓RCEP正式签订的重大机遇,立足国内、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大循环、双循环”中提升红河嵌入度,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抢占主动、赢得先机。“十四五”时期加快推进“三区联动”和“县市区融合”发展,将红河片区打造成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围绕发展空间、产业布局、第三方综合服务机构搭建等重点,推进“三区”在政策、产业、招商、人才、资金等要素上实现优化整合,加快形成以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为引领,“三区”联动发展的产业集群。截至2021年6月,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147项试点任务已完成106项,上报商务部6个创新案例,“互联网+边民互市贸易监管模式”得到商务部认可和海关总署备案,4个案例在全省范围内复制推广;累计新设企业2084户,新增外资企业21户,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86.36亿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21万美元。推动红河综合保税区与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政策贯通、产业融合、信息共享、优势互补。目前,“三区”就联动发展开成了不定期商谈机制。红河综保区运行发展投入纳入蒙自经开区财政保障。2021年上半年“三区”联动招商,共完成引进省外到位资金32.89亿元,3000万元以上工业新签约项目14个,3000万元以上工业新开工项目6个。 

  感谢你们对我州对外开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1年9月7日 

  (联系人:谢红丹,联系电话:3746603)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