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0926-182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1-10-29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二届四次会议第149号提案的答复

住红河县州政协委员活动组:

  你们在政协红河州十二届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把红河谷打造成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新增长极的建议》的第149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作为全省三大热区河谷经济带之一的红河谷经济带,又迎来省委、省政府对干热河谷区开发建设的重大机遇。当前,全州上下正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红河现场办公会精神,围绕红河州“努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三张牌示范区、沿边开放示范区、民族团结示范区”的发展定位,打好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打造“五个基地”,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在“五个基地”中,打造100万亩干热河谷基地,力争5年内把红河谷建成为全省干热河谷开发示范区。 

  一、红河谷“十三五”取得的农业产业成效,为打造我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新的增长极厚实了产业基础

  我州红河谷区域八个县市、州级有关部门自2016年以来,认真落实州委、州政府关于推动红河谷经济开发开放带建设的部署要求,围绕《红河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目标,聚焦区域内水果、中药材、梯田红米、蔬菜、畜牧业5大特色产业,抓园区示范、抓项目带动、抓农业标准化措施落实,促进特色产业取得良好成效,厚实了红河谷热区提质增效发展的产业基础。

  在5大特色产业发展方面:一是特色水果产业快速推进。以柠檬、火龙果、荔枝、柑桔类、芒果、香蕉、柚子等为代表的热区特早熟、早熟水果种植面积达63.928万亩,较2015年增长37.228万亩。二是冬早蔬菜产业迅速发展。以四季豆、豇豆、番茄、辣椒、白菜、黄瓜、结球甘蓝、叶菜类为主的绿色生态冬早蔬菜面积达 15.1万亩,较2015年增长12.54万亩。三是中药材产业稳步发展。以南板蓝根、万寿菊、马蹄香、白芨、重楼、葛根、砂仁、草果为主的优质安全中药材种植面积达 14.97万亩,较2015年增长8.65万亩。四是梯田红米和稻鱼鸭综合种养示范加快发展。元阳、金平、红河发挥区域梯田红米种植优势,梯田红米种植面积达9.2万亩,较2015年增长7.4万亩。五是规模养殖业持续发展。区域生猪出栏135万头,较2015年增长21万头;家禽出笼900万羽,较2015年增长409万羽。

  同时,在建园区抓示范方面,红河谷区域建设了21个园区、66个核心示范基地,种植业示范面积63.15万亩,生猪规模养殖业示范24.09万头;在抓项目带动方面,园区在建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9个,累计完成投资77526万元;在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方面,区域内有农业龙头企业121户、农民专业合作社543个、种养大户131户,完成土地经营权流转率15.16%;在抓农业标准化措施方面,区域内“三品一标”认证、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逐年扩大,良种覆盖率、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率、病虫害统防统治率等在逐年提高。

  二、落实决策部署,强化规划引领

  2021527-28日,省委、省政府到红河州召开现场办公会,为红河发展把脉定向、谋篇布局,为红河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州委出台了《中共红河州委关于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红河现场办公会精神努力建成“三个示范区”的决定》,明确了全力打造“五个基地”建设的目标、工作重点。红河谷打造100万亩干热河谷基地,规划将每年实施 20 万亩高效节水工程,“十四五”期间实现水利设施全覆盖。围绕热带水果、冬早蔬菜、梯田红米、中药材等特色产业,集中连片布局产业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形成热带水果基地60万亩、冬早蔬菜基地15万亩(含复种)、梯田红米基地5万亩、中药材基地20万亩,建成100万亩以上红河谷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南盘江流域干热河谷高端水果、冬早蔬菜特色产业带,基地化率达60%以上,成为全省干热河谷开发和优质绿色食品示范区。

  州农业农村局牵头正与中国科学院云南植物研究所、云南杰创规划研究院等专家、智库进一步深度研究打造“五个基地”实现路径、保障措施等,超前谋划、迅速行动,加速红河谷区域农业产业发展。今年5月份,州级部门积极主动到省级对接,将红河谷综合开发作为重要请求事项,向省级请求支持以元阳县、红河县、金平县为核心的红河谷热区开发建设,在产业基地建设、农田改造、中小型水利、水系连通工程等项目资金安排上给予倾斜支持,现已列为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事项。824日至92日,州农业农村牵头组织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中心及州水利局大型灌区管理局、州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州林业和草原局等组成调研组对红河谷热区资源综合开发开展专题调研,深度研究红河谷热区资源优劣势、解决水资源保障利用等问题。

  三、多措并举,把红河谷热区打造成我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新的增长极

  红河谷有湿热河谷、干热河谷、山区、半山区、低海拔和高海拔地区,具有生物资源丰富、立体气候明显、生态环境优良、区位优势日益凸显等优势。尤其是红河谷年平均气温24℃至26℃,降雨量8001280毫米,有效积温8000℃左右,年日照时数17002300小时,光热优势突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有机质积累,打造全国最早熟、绿色、生态果蔬生产基地具有明显的气候优势,也是“十四五”打造高品质红河谷特色现代农业产业的重要条件。

  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扬优势、补短板,多措并举,狠抓落实,把红河谷热区打造成我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新的增长极。

  (一)坚持绿色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牢固树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优化开发布局,将生态优势转化为项目优势、发展优势和经济优势,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推进科技与生物资源的深度开发,加强生物质循环农业产业建设,积极发展农林牧立体复合种养殖为主的生态循环经济,加大提水增效项目实施,丰富产业发展内容,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快企业的园区化发展。把发展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口,继续落实奖补支持制度,重点培育和扶持有竞争优势、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引进、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通过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壮大企业实力,加快和规范农村的土地流转、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打牢农业企业的园区化发展基础。如:红河县已有省级龙头企业3户,州级龙头企业19户。红枫农业开发公司、云百草药业公司、库博农业综合开发公司、牧野科技开发公司、云菌王公司、焖锅酒业公司、顺和庄园、牛多乐庄园等30多家起点高、规模较大的涉农企业,围绕红河县30万亩热区综合开发,在对外招商、科技示范、品牌打造、园区化建设等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争取项目支撑,强化项目带动。多方、多渠道争取生猪养殖、肉牛养殖、生态鸡养殖、早熟特色水果、蔬菜、“稻--鸭综合种养”、高标准农田、多功能物流园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等项目的支持,发挥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20211-8月,中央、省、州对红河县的支农资金持续支持,仅从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地力保护、实际种粮农民补贴、粮食生产、畜牧业、糖料甘蔗、农产品质量安全、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等8个项目,就有1.7亿多元的农业资金支持,为红河县热区产业发展注入了动力。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协调服务工作。积极争取工商资本、民间资本等社会资金投入,融合到热区开发项目上来。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对各类企业进入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休闲观光农业、农业生态建设、农产品加工、流通等领域,在土地、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简化审批手续,解决项目落地难的问题。

  (五)借智借力,打造区域品牌。继续加强与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应用高端科技,持续打造一批有特色、有亮点、有潜力的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园区,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为建设高质量的红河谷热区现代农业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感谢你们对我州红河谷热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

  2021923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