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0919-508
  • 发布机构: 红河州教育体育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1-11-02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教育体育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二届四次会议第34号提案的答复

州政协教科卫体委:

  你们在政协红河州十二届第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快体育强州建设的建议》的第34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以全民健康为目标,抓好群众身边的场地建设和组织建设

  (一)建群众身边的场地设施,不断扩大有效供给。迈入“十四五”,体育工作以落实健康中国、全民健身战略和加快建设体育强州为主要任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一是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设施短缺的问题。加快建设以人为本、亲民便民、形式多样的“15分钟健身圈”,补齐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短板,满足群众就地就近开展健身活动的需求。上半年争取国家全民健身场地器材补短板工程项目5个100万元;二是加快健身步道建设。支持县市在公园、绿地、广场等建设健身步道、骑行道295公里。屏边滴水苗城大围山、石屏异龙湖湿地公园、元阳哈尼梯田、建水龙窑生态城区等健身步道、骑行道为群众户外锻炼提供了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安全便利的健身条件;三是实施贫困地区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为进一步满足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新期待,助力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我局会同相关部门对我州边五县和石屏县的贫困地区村级所在地实施体育文化扶贫,投资170余万为6个贫困县的247个村配置安装篮球架和乒乓球桌及健身器材,在推进基本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上迈出可喜的一步;四是建立体育场地设施项目储备库。指导各县市积极做好健身步道、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社会足球场、户外运动营地等项目库的储备和申报,全州共储备建设项目1384个。上半年争取省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项目10个270万元,“七彩云南全民健身示范工程”项目5个37万元。

  截至2020年底,全州体育场地面积达978.5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06平方米,体育场地数量比2019年增加231个,为“十四五”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夯实了基础。

  (二)抓好全民健身组织建设,完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体系。一是落实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制定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计划,落实爱国卫生运动指标要求,按各县市人口数明确任务,加强指导监督,推进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有效落实。2020年全州共举办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2期204人,二级社会指导员培训班3期462人,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13期1223人,为“十三五”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划上了圆满句号。今年以来,各县市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上半年举办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2期204人,三级体育社指导员培训班11期665人。成立红河州科学健身指导中心和弥勒、建水、泸西分中心,上半年开展科学健身讲座3次1000余人参加。落实爱国卫生运动科学健身“众参与”工作,举办全州教体系统、州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工间操”骨干培训班2期113人参训。二是抓好体育总会、协会建设。今年内全面完成全州体育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切实加强业务指导与管理,落实新发展理念,创新管理方式,制定引导体育总会发展和规范管理的指导性文件。今年内完成全州95%的体育总会建设,2022年前全州体育总会全部建设完成,并逐步向乡镇延伸。鼓励支持体育协会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承接体育赛事活动,引导其强化行业自律,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二、以培养青少年体育人才为目标,加快体教融合发展

  (一)抓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优势项目。围绕体育强国、体育强省建设目标及备战云南省二青会和十八届省运会工作,以州级训练单位为龙头,以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为抓手,着力构建好州、县(市)、校三级训练体系,加强项目结构规划和训练资源统筹。既注重训练项目的拓展,更突出重点优势项目的训练和管理,在抓好13个常训项目合理布局的同时,遴选出足球、游泳、武术、摔跤等项目进行重点打造,积极做好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和输送。2020年向省级运动队输送游泳、田径、摔跤等项目的运动员10名。

  (二)推进体教融合,夯实人才基础。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有关要求,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体质健康、运动技能和综合素质,促进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为目标,统筹推进体育教育思想、目标、资源、措施等深度融合。以高水平体育人才基地为中心,蒙自、个旧、开远、建水为重点,其他县市协同发展的框架下,建立完善各级各类少体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等人才培养体系,使高水平体育人才基地真正成为各运动项目优秀人才在校园、少体校、俱乐部的人才集结地。科学搭建竞赛体系,将州本级青少年U系列竞赛与学生体育竞赛有效整合,除每4年举办一次州级综合性运动会外,适时举办田径、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啦啦操等青少年(学生)体育赛事,并将之打造成为增强青少年体质、提高竞技水平、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平台,使更多的青少年体育人才有相应的上升通道。着力打造体育传统特色学校,鼓励支持学校办运动队,采取与体校、训练单位共同研究合作,将运动项目合理布局到基础较好的中小学校,制定实施体校教练员进校园支教政策,积极鼓励和支持教练员对校园在训项目的日常训练提供必要的指导,既提高学校体育工作质量,又促进竞技体育发展。

  (三)力推校园足球发展,全面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一是把足球进校园活动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足球人才的重要举措,鼓励学校把足球课纳入日常体育教学中,在培养学生足球运动兴趣的同时,全力推动青少年足球事业健康发展;二是支持有条件的学校组建校园足球队,组织开展冬夏令营竞赛活动和参加云南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比赛。2020年我州泸西县、红河县、开远市的三所学校在参加云南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活动暨云南省第三届青少年校园足球最佳阵容比赛中,均表现优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高中组17名运动员、初中组8名运动员、小学组20名运动员入选云南省最佳阵容,将代表云南省参加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比赛。

  三、以高原体育训练基地为抓手,推动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一)不断完善体育产业政策体系。出台《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研究和制定红河州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和目标,落实体育产业发展政策措施。争取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3个,其中,州体育场馆管理中心、泸西文康体育文化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为体育产业示范单位,泸西高原足球发展中心为体育产业示范基地。

  (二)积极申报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指导各县市开展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申报,2020年全州共申报8项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和1项体育文化优秀项目。即中越“两国一赛道”国际自行车赛、弥勒女子国际半程马拉松赛、蒙自国际马拉松赛、个旧戈贾森林公园国际ITRA越野跑、元阳哈尼梯田越野赛、“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杯”中国城市少儿足球联赛总决赛、泸西县高原足球赛训观光目的地、石屏异龙湖环湖体育旅游线路和弥勒彝族阿细人摔跤节体育文化优秀项目。

  (三)开展体育产业统计调查。落实《云南省体育产业试点调查制度》,在全州开展体育产业统计调查工作,基本摸清全州体育产业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发展规模、机构类型和主要从事的体育业务活动等,更新和完善体育产业各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健全全州体育产业基础数据库,为制定和调整体育产业政策、引导群众开展体育消费等提供数据支撑和统计信息支持。2020年红河州体育产业增加值3.09亿元,占全州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0.128%。体育产业从业人员4482人,其中,体育行政部门150人,体育协会651人,体育公司1101人,个体1183人,体育彩票497人,体育教师900人。

  感谢你们对我州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1年9月14日

  (联系人:许志良,联系电话:13608735626)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