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0919-302
- 发布机构: 红河州教育体育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1-11-02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教育体育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二届四次会议第33号提案的答复
向蕊等委员:
你们在政协红河州十二届第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把红河州打造成有氧运动训练和赛事基地的建议》的第33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红河州教育体育局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建设体育强省的意见》《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业、打造体育旅游精品赛事、高原体育训练基地、体育彩票业等产业,扎实抓好体育与旅游、文化、康体等产业融合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加强制度建设,推动体育产业发展
我州出台《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建设体育强州的意见》《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和实施为我州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全州进一步完善优化城乡一体“15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大力实施“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共建设县级公共体育场馆12个,乡镇村社区体育设施412个,安装健身路径894套,建设健身步道38条295公里。“十三五”末全州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0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州7个大型体育场馆、21个中小型体育场馆进一步加大面向群众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力度,全年开放时间300天以上,每天开放时间不少于12小时,年均接待群众健身200万人次以上。
到目前为止,我州已基本建成或正在建设的体育训练基地有:泸西高原足球训练基地、弥勒高原(半程)马拉松自行车比赛基地、红河亚高原体育运动训练基地、蒙自高原足球训练基地、河口口岸体育中心(低海拔训练基地),以及红河弥勒可邑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三、积极做好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和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申报
我局综合考虑红河州体育产业发展的规划布局,重点关注健身休闲业、高原体育训练基地、体育旅游融合、体育场馆管理、体育彩票等产业发展。积极申报国家体育示范基地、示范单位和示范项目。2020年,我州共上报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3项,其中: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2项,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1项。2020年,红河州5个体育旅游产业项目入选“云南省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名单,分别是个旧戈贾森林公园国际ITRA越野跑项目、元阳哈尼梯田越野赛、中越“两国一赛道”国际自行车赛、石屏异龙湖环湖体育旅游线路、弥勒彝族阿细人摔跤节。我局对获奖的5个项目均给予5万元经费补助。
四、培育自主品牌,打造体育旅游精品赛事
培育自主品牌体育赛事,提升已有体育赛事水平,策划组织一批影响力大、参与度高的体育赛事和活动。着力打造中越“两国一赛道”国际自行车赛、蒙自国际马拉松赛、弥勒女子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红河州篮球争霸赛、“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杯”中国城市少儿足球联赛、开远市中小学生围棋赛暨云南少年围棋邀请赛、元阳哈尼梯田越野赛、个旧戈贾森林公园国际ITRA越野跑、屏边大围山原始森林越野赛、石屏异龙湖环湖马拉松等体育精品赛事活动。鼓励各县市结合地区特点,积极推荐体育特色鲜明、旅游要素丰富的体育旅游精品景区、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体育旅游精品赛事、体育旅游目的地,积极举办体育旅游精品赛事,着力打造“一县(市)一精品”活动。带动体育旅游、体育健身休闲、体育用品等产业发展,形成以赛事聚集产业要素和体育服务的新格局。
五、举办特色体育旅游节庆活动,促进体旅融合发展
积极举办特色体育旅游节庆活动。探索和完善大型体育赛事的市场开发和运作模式,坚持以体育赛事为龙头,充分发挥我州节庆活动的集聚效应和载体作用,各县市结合地区特点,培育重点体育旅游区,着力开发户外运动旅游、健身休闲旅游、民族体育旅游、体育旅游赛事等特色体育旅游产品系列。打造一批影响力大、群众参与度高的体育旅游节庆活动,形成专业化、常态化产业运作机制。以哈尼梯田、大围山、黄连山、异龙湖及红河沿岸等生态旅游区为依托,建设自行车骑行生态绿道、景区内部绿道、登山生态绿道、徒步游览绿道等,形成具有红河州特色的生态绿道体系和特色康体运动项目。
感谢你们对我州体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1年8月31日
(联系人:张尹,联系电话:13908736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