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2100-428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1-10-26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对州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167号建议的答复

朱文珍等代表: 

  你们在红河州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对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给予支持的建议》的第0167号建议,已转交我局分办,现将建议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红河州梯田红米发展现状 

  (一)梯田红米种植情况。红河州南部元阳、红河、金平和绿春4县梯田总面积72.37万亩,常年种植水稻69.16万亩,总产27.45万吨。梯田红米主要种植于海拔1300-1900米区域,主要种植月亮谷、高山早谷、冷水谷、红脚老粳、白脚老粳和蚂蚱谷等50多个地方品种及红阳2号、红阳3号和红稻8号等杂交改良种。2020年全州梯田红米种植面积20.53万亩,比2019年12.72万亩增加7.81万亩,增幅61.41%,总产量7.36万吨,比2019年总产量4.14万吨增加3.22万吨,增幅77.81%。其中:元阳县种植9.53万亩,产量3.15万吨;红河县种植6万亩,产量2.28万吨;金平种植2.5万亩,产量1.05万吨;绿春种植2.5万亩,产量0.88万吨。梯田红米产业实现综合产值6.62亿元,比2019年综合产5.44亿元增加1.18亿元,增幅21.64%。(由于2021年梯田稻谷正在打收阶段,尚未形成正式统计数据,但看长势及初步测产情况仍呈增收态势。) 

  (二)生产、加工、销售企业的发展现状。目前全州梯田红米生产、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共有7家,专业合作社9户。其中:元阳县有元阳县粮食购销有限公司、元阳呼山众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元阳龙泰粮业有限公司3家企业,专业合作社有元阳县哈尼梯田有机红米专业合作社、元阳县高山月亮谷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元阳县爱春阿者科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元阳县泽沐康沐梯田红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元阳县供销禾尼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4户。红河县有云南红河酷爱梯田红米有限公司和红河县农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家,专业合作社有红河县木美梯田红米合作社、红河县本那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红河县格普养殖专业合作社和红河县尼美红星桥养鸭场4户;绿春县有三猛乡腊姑村委会一窝酒米业有限公司和大兴镇迷克村委会三号桥汇耘贸易有限公司2家企业;金平县金平春天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1户。 

  (三)绿色、有机、无公害产品认证情况。全州共开展梯田红米产品认证10家,共认证20024.85亩,认证产量28369吨。其中有机产品认证10399.9亩;无公害产品认证9624.95亩。 

  二、建议办理情况 

  接到建议后,红河州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及时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局机关相关科室、直属单位负责人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建议办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由州农科院具体牵头办理。半年来我们及时与代表沟通,认真了解代表提出建议的初衷,听取其对办理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切实对标对表,为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作出了一系列积极努力。 

  (一)完成红河州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专题调研。5月10日至5月14日,由州政府研究室牵头,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红河学院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州农业农村局、州林业和草原局、州水利局、州生态环境局、州文化和旅游局、州民族研究所等部门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元阳、红河、金平、绿春4县开展专题调研,对本地在哈尼梯田保护管理中面临的困难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并对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作逐一分析,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推动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更加科学有效、擦亮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名片等方面的对策建议。我院重点对梯田水改旱、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农耕技术传承与保护、本土种质资源剧减、耕牛减少、梯田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分析,在4县调研期间积极向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提出保护治理的合理化建议,并向调研组提交了调研报告。 

  (二)深入开展哈尼梯田稻作种质资源收集和主栽品种的提纯复壮。2021年,争取省州种业资源创新利用和保护资金45万元,其中,省级25万元、州级20万元,主要用于优质抗病高产梯田红米品种的选育工作。目前共收集地方红米品种资源51个;我院选育红米品种材料7个。元阳粮贸购销公司委托我院对主栽品种“红阳3号”进行提纯复壮,目前该公司每年能为梯田核心种植区提供1万公斤的红阳3号种子,负责订单(7元/公斤)收购红阳3号稻谷。在元阳县新街镇土锅寨村委会箐口、红河县红河县宝华镇安庆村委会碧居,对收集整理的梯田红米地方老品种集中示范展,重点观察品种的适应性、抗病性、丰产性和食口性,开展大米品质检测。在建水县水稻试验基地播种红米水稻中低代材料300余份;在院内水稻育种大棚种植红米水稻中高代材料、亲本材料80余份,对梯田红米地方品种进行杂交改良;共引进了7个红米新品进行试验试种。近年在建水水稻试验基地与元阳水稻试验基地开展红阳3号、红稻8号两个梯田红米品种的提纯复壮。现已经筛选红阳3号优质单株60余个,红稻8号优质单株20余个进行对比筛选。 

  (三)持续推进梯田农产品的品牌打造。一是着力打造梯田农产品品牌。运用“互联网+梯田红米”销售模式,注册了“阿波红呢”和“元阳红梯田红米”等系列商标,推进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建设,开展梯田红米有机认证;同时,加强对从事梯田红米生产、加工、销售及品牌打造等方面人员进行专题培训,2021年共培训2期80人次。二是投入50万元委托云南华测检测认证公司进行开展元阳县梯田红米地理标志认证,目前相关材料已报省,待审核通过后报国家农业农村部。三是加强梯田红米区域公用品牌打造。投入150万元委托北京福来时代品牌咨询有限公司开展《红河州梯田红米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工作,目前各项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四是积极开展梯田红米品种品质检测。选送品种到云南华测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对梯田红米地方品种进行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直链淀粉含量等指标检测;已送品种到云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进行DNA检测。 

  (四)持续推进梯田遗产区高标准农田建设。2019年以来,以哈尼梯田核心区为重点,着力加强引水沟渠建设,突出治理工程性缺水导致的撂荒和水改旱问题,合理配套部分机耕路,解决运输难问题。2021年共计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及耕地地力保护项目资金25548.53万元,用于南部元阳、绿春、红河、金平4县哈尼梯田的保护利用。其中,分别争取中央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14208.27万元、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217.26万元,其中元阳4458.61万元、绿春2193.98万元、红河4172.89万元、金平3600.05万元;争取中央耕地地力保护资金11123万元,其中,元阳3431万元、绿春2446万元、红河2303万元、金平2943万元。 

  (五)全面加强科技创新示范引领产业发展。一是由我院牵头,联合隆平高科有限公司、云南省推广总站、金平县农技推广中心组成科技特派团,投入200万元开展梯田红米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集成示范推广,辐射红河州南部其他县市,助力梯田红米产业发展,推进产乡村产业振兴。二是“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推广和创新梯田种养模式。在哈尼梯田遗产区持续推进稻渔鸭综合种养示范,2021年全州完成稻鱼鸭综合种养22万亩,其中:核心示范面积7万亩,辐射带动15万亩,于抽穗前期共投放鱼苗397吨,着力解决种植效益低的问题。 

  (六)抓好梯田遗产区“五大基地”建设。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红河现场办公会精神,加快构建以稻谷、蔬菜、水果、花卉、畜禽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积极推进100万亩高端稻谷基地、100万亩干热河谷基地、500万亩高端果蔬基地、20万亩高端云花基地、1000亿元以上优质畜禽供给基地“五大基地”建设,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进一步推进哈尼梯田全域保护开发利用。 

  下一步,我局将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重点任务和重点项目,继续努力争取和落实国家农业补贴,整合项目和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将资源优势变为发展优势,走产、供、销一条龙模式,依托龙头企业的带动,切实增加农民收入。通过示范推广,较大幅度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积极探索组建专业合作社代耕代种、委托耕种、流转种粮等模式,使哈尼梯田撂荒现象明显减少,对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保护具有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 

  感谢你们对我州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1年9月9日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