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2049-323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1-10-28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 红河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州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第72号建议的答复
李宾等3名代表:
你们在州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将蚕桑产业列入州“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第72号建议,已转交州农业农村局、州发展改革委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蚕桑产业曾是红河州优势特色产业之一。“十二五”时期,把蒙自、开远、屏边、元阳列为全省优质蚕桑产区、重点蚕茧基地县,同时规划建设蚕桑核心产业发展区,其中:蒙自5万亩、开远5万亩、屏边1万亩、元阳1万亩,连续多年安排省、州级蚕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蚕桑产业标准桑园示范、低产桑园改造、良桑引进、蚕种催青室、小蚕共育室、蚕桑生产技术服务体系等建设,大力扶持蚕桑产业发展。但“十三五”以来,由于蚕桑产业比较效益相对水果、蔬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偏低,我州蚕桑产业呈现下滑趋势,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均大幅下降,蚕桑产业持续萎缩。
据调查了解,制约蚕桑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原蚕桑产区比较效益低、农民务工收入低,另外烤烟种植区和其它产业病虫害防治用药对育蚕、吐丝作茧也有一定影响,导致不宜共域发展,加之市场竞争对企业的影响,之前几家支柱丝绸企业陆续撤离。目前仅有蒙自1500余亩、开远400余亩较小体量蚕桑产业,屏边、元阳基地均被其它产业替代。从全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主导产业方面来讲,我州主要是突出在全省较有优势的水果、蔬菜、花卉、梯田红米、规模养殖、中药材“六大产业”规划发展,对于规模较小、优势不明显、市场导向弱的其它产业,未纳入主导产业进行规划部署,但同样给予积极支持。
目前,蒙自市蚕桑产业基地主要集中在冷泉镇,约1500亩,带动100余户养蚕农民增收致富,为冷泉镇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积极支持蚕桑产业发展,依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科研技术支持,加强与云南美誉蚕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合作,总结推广冷泉镇蚕桑产业发展模式,促进蚕桑产业在适宜山区发展。同时,加强多方协调,通过更多渠道争取对蚕桑产业发展支持,在农业产业招商引资工作中积极推介红河州蚕桑产业发展优势,引入实力雄厚的蚕桑丝绸龙头企业,以全产业链发展为目标,努力推动蚕桑产业发展。
感谢你们对我州发展改革和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红河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
2021年9月6日
(联系人及电话:谢洪波,3728748;田映辉,3732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