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2027-151
- 发布机构: 红河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1-10-29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州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22号建议的答复
徐荣洪代表:
你在红河州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大紫陶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的建议》第122号建议,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我局切实按照省、州党委、政府技能强省、强州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拓宽基础,强化应用,激励创新,提高素质,多规格、多层次、多渠道培养人才”开展技能人才培养工作。自2018年以来全州培养各类技能人才132619人次。
一、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制度建设
我州制定了《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 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红政发〔2019〕41号)。为加强对我州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领导,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的红河州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领导小组。2019年6月制定了《红河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工作方案的通知》(红人社发〔2019〕107号);2019年7月《转发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文件的通知》(红人社发〔2019〕117号)、2019年9月印发了《红河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贯彻落实云南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红人社发〔2019〕137号)、《红河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红河州财政局关于下达红河州2019年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资金的通知》(红人社发〔2019〕144号),在全州范围内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
(一)健全和完善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制度。不断完善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新型学徒制、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政策,健全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劳动者终身学习、适应劳动者就业创业需求的职业培训制度。推动开展贫困家庭子女、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退役军人等补贴或免费培训政策。加大培训补贴资金投入,推动加快全州培训资源和资金整合,规范补贴资金使用。
(二)创新企业职业技能培训模式。着力做好企业新型学徒工作,探索“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的企业新型学徒培养模式。积极推广应用国家基本职业“培训包”,鼓励开发地方特色职业培训包,指导各县市政府补贴培训工作,将企业职工培训作为提升行动计划的重点人群,建立企业人社专员服务联系机制,不断提升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积极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深入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红河州技能强州行动计划(2018—2020年),做好高技能选手选拔推荐工作,加大高技能人才激励力度。高技能人才的选拔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凝聚力与向心力是保持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州极力促进高技能人才的合理配置,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开发、引进和交流搭设服务平台。我州始终把云岭首席技师培养与工匠精神的传承有机结合,动员鼓励我州符合申报条件的高技能人才积极申报云岭首席技师。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技能培训情况。2020我州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截至12月31日,累计开办1341期,培训77841人,完成省厅下达任务45000人的172.98%。其中,培训企业职工1986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21210人,“两后生”93人,下岗失业人员3218人,退役军人32人,残疾人29人,高校毕业生398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及贫困家庭子女31452人。通过培训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9601人,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827人,专项能力证书2556人,特种设备作业证59人、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书557人、取得培训合格证及其他证书53491人。已支付资金6669.94万元。
(二)新型学徒培养。2019年我州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开展新型学徒培养736人,2020年培养新型学徒912人,通过“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模式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培养。
(三)高技能人才培养。2019年,新增高技能人才任务2400人,完成2839人,完成省人社厅下达任务数的118.29%,组织完成各类职业培训12018人,其中:高级工2122人、技师703 人、高级技师14人,专项职业能力证1270人。2020年新增高技能人才任务2900人,完成3771人,完成省人社厅下达任务数的130.03%,其中:高级工2990人、技师551人、高级技师28人,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培训4499人,技能等级证书1740人。
2019年、2020年每年我州经省级认定云岭首席技师4人,目前,我州累计培养首席技师15人。已经建成云岭首席技师工作室15个,其中,从事紫陶行业的云岭首席技师工作室9个。我们将进一步发挥云岭首席技师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教学、指导作用,对紫陶行业中政治素质好,产业意识强,专业技术好,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员重点培养。建成一支新时期紫陶产业技能人才队伍,为进一步提升建水紫陶产业文化、品牌创新、市场扩容夯实基础。
三、建议落实情况
(一)紫陶技能人才培养。2020年全州通过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开展紫陶类职业技能培训51班次1845人次,其中,合格证323人,初级工846人,中级工386人,高级工246人,技师44人;支付技能提升培训补贴273.2万元。推荐14名紫陶从业人员参加云岭首席技师评选,4人成功评为云岭首席技师。
2021年省厅下达我州技能培训任务为45000人,计划在建水县开展紫陶技能培训10000人次。
(二)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评价。根据国家人社部对水平评价类职业工作分批退出职业资格鉴定的工作要求,原来的职业资格鉴定转为职业技能等级评价,为服务我州技能人才培养工作,2019年组织4家企业成功申报备案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评价,其中,紫陶类职业工种自主评价企业1家。2020年开展紫陶类职业技能等级评价1288人,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095人。
(三)职业技能等级第三方评价。2019年组织2家职业培训机构成功申报备案职业技能等级第三方评价;2020年组织3家培训机构和1家企业成功申报备案职业技能等级第三方评价,其中,紫陶类职业工种第三方评价机构1家;2021年通过省厅认定为第三方评价机构的培训机构7家,为更好地服务我州技能人才培养提供评价平台。
感谢你们对我州人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1年8月2日
(联系人:杨继荣,联系电话:13987304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