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2005-538
- 发布机构: 红河州教育体育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1-11-02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教育体育局对州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019号建议的答复
姚广兵代表:
你在红河州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快红河州特殊教育发展的建议》的第0019号建议,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我州已有特殊教育学校10所,30万人口以上县市实现特殊教育学校全覆盖,建成资源中心14个,资源教室55个,特殊教育学校教师138人,全州特殊教育在校学生738人。目前,红河州特殊教育整体水平偏低,尤其是7所县级特校才刚刚开门办学,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加快特殊教育发展,是全州“十四五”期间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按照《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关于“办好特殊教育,推进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全覆盖,全面推进融合教育,促进医教结合”的要求,我州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抓紧制定“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规划。当前,在州县两级教育规划工作中,要聚焦“完善特殊教育”这一主题,认真进行调研,服务需求全面摸清,目标任务适度超前,保障措施切实有力,把特殊教育列为教育规划的重要内容。各学校结合学校实际,认真制定学校的五年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发展措施,确保按计划、有步骤,稳健推进学校向前发展。实施好特殊教育三期提升计划,以州特校为引领办好特殊教育学校,加强资源中心和资源教室建设和作用发挥,精准核实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数据,做好适龄儿童少年入学评估安置工作,全力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支持普通高校、职业学校、培训机构面向残疾人开展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拓宽残疾人学习通道。
二、抓好责任落实。按要求落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生生均公用经费和特教学校教师的特教津贴。切实把特殊教育提升摆上重要工作日程,纳入教育发展规划,主动加强与财政、人社、卫生、民政、残联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各方参与的工作机制,共同研究解决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面临的重大问题,把发展特殊教育的各项政策执行好、落实好。
三、推进服务对象全面覆盖。要将教育服务的对象从原来的“听障、视障、智障”三类残疾覆盖到现有的视力障碍、听力障碍、智力障碍、肢体残疾(含脑瘫)、精神残疾(含孤独症)、多重残疾及学习障碍、情绪行为障碍九类残疾。要进一步落实相关政策,认真筛查,摸清底数,做好动员、安置入学的工作。发挥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学校骨干作用,联合残联、卫健等相关部门和专家,认真开展评估,按照“一人一案”的原则,确定合适的教育安置方式,确保“每个残疾孩子都能享受合适的教育”。
四、不断完善教育体系。按照“完善特殊教育”的要求,全面摸清底数,优化安置机制,加强资源布局调整,县级特殊教育学校要在认真规范办学行为、提升教育质量的工作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医疗康复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以多种形式探索办好特殊学前教育,重点加强康复服务,让残障孩子在学前这个康复的黄金期和关键期获得有效的帮助和服务。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推动红河州特校特殊职业教育向纵深发展,重点做好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特殊职业教育的层次。实行州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及各级各类学校参与的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州级特殊教育中心的主导作用,以县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为主体,根据随班就读学校的实际需求,构建集管理、咨询、研究、评估、指导、服务于一体,以“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提供支持、服务社会”为主旨的特殊教育专业化服务平台。继续完善全州适龄残疾儿童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格局。推动特殊教育向学前和高中阶段教育延伸,加强资源中心和资源教室建设,建立完善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推进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评估安置工作。
五、持续抓好教育安置。努力办好特殊教育学校,发挥资源中心、资源教室作用,提高服务水平,支持更多的残障学生“融合”到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提高相关教师的特殊教育和康复指导水平,将送教上门工作从“送政策、送温暖、送知识、送康复”为主延伸到“送课程、送康复”,不断提高送教上门工作的质量和效益,让重度和多重残疾孩子也能实现最大限度的发展。
六、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五育并举,逐步提高特殊教育装备现代化水平,特别是要认真把握人工大数据智能发展趋势,认真学习和探索特殊教育规律,推进“医教结合”,加强各专业领域的协调配合,科学编制“一人一案”,扎实开展个别化教学和康复指导,全面提升特殊教育质量和效率,实现更好、更充分、更全面的发展,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
七、加强督导检查。各级政府教育督导室切实把特殊教育发展列入本地重要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督查内容,开展专项督导,对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特殊教育保障水平、教师专业化水平等进行督促检查,尤其是把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作为督查重点,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感谢你对我州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1年9月13日
(联系人:白斗 联系电话:18808730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