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0441-245
- 发布机构: 红河州林业和草原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0-11-11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林业和草原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二届三次会议第215号提案的答复
州政协委员第19活动组(金平县):
你们在政协红河州十二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红河州城市面山提质增绿(色)的建议》第215号提案,已转交我局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提案中提的第(一)(二)个建议
近年来,红河州把城市面山和通道绿化作为推进国土绿化、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助力美丽县城建设、推进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着力构建滇南绿色生态屏障,让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人居环境更美好。2018年出台了《红河州城市和通道面山绿化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高位推动全州通道面山绿化工作,主要是对13县市城市一级面山和主要交通干道宜林荒山或宜绿农用地、可视范围内的采石场、采沙场、壕沟等区域进行生态修复、提质增绿和绿化美化,到2020年,全州力争完成城市和通道面山绿化50万亩(其中,金平县0.67万亩)。2018年至2020年8月,全州累计完成城市和通道面山绿化45.06万亩(其中,金平县完成0.67万亩),城市和通道面山绿化成效突出,生态景观初显,生态和人居环境得到逐步改善。2020年12月前,全州还将完成城市和通道面山绿化8.44万亩,届时全州城市和通道面山绿化三年行动计划将累计完成53.5万亩,任务完成率达107%。
主要采取的措施是:
(一)提高政治站位抓落实
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城市通道面山绿化工作,2018年3月19日、2019年6月4日、2020 年6月19日州委主要领导三次率调研组现场督查调研滇南中心城市通道面山绿化及生态修复工作,并召开现场推进会。要求善始善终、高质量完成既定任务,坚定不移推进生态修复和保护治理。扎实推进通道面山绿化取得实效,以实际行动践行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增添红河光彩。
按照工作要求,州人民政府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红河州通道和面山绿化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现场推进会,高位推动城市和通道面山绿化工作。各县市也成立了相应领导机构和指挥部,明确了责任分工,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联动协调推进的城市和通道面山绿化工作格局。
(二)科学合理规划抓落实
州林草局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分区施策”的原则,及时编制了《红河州城市和通道面山绿化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各县市合理布局,以重要通道和城市面山为骨干和重点,突出滇南中心城市面山、高速公路、连通县市高等级公路等重点地区造林绿化,坚持乔灌草结合、由近及远、先易后难,逐年分区分片实施原则,编制了具体的三年行动计划和分年度作业设计。
(三)强化项目支撑抓落实
红河州牢牢把握国家利用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推进林业生态建设重大政策机遇,2017年启动了红河州国家储备林建设等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项目,并顺利纳入了全国《“十三五”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规划》,将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项目资金1.3亿元以及地方筹集资金2.2亿元作为资本金,撬动政策性金融贷款14.28亿元,集中力量、加大投入,精准实施重点地区生态建设和提升森林质量,有效解决了红河州林业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造林单价低、资金筹集难、资金缺口大等问题,重点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逐步提升和改善。此外,蒙自市积极探索创新模式,包装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进行融资贷款,目前已争取农发行发放贷款1.75亿元,有效缓解国家关闭政府购买服务融资模式后,给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项目带来巨大的影响。
(四)构建多元主体抓落实
全州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思路,按照“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生态公益与经济林果相结合、生态修复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要求,指导各县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打破传统由政府投入为主的造林绿化模式,而转向多元化投入的创新建设模式并取得显著成效。如蒙自市采取“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土地入股、龙头带动、利益共享”的方式,结合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户将土地通过入股、流转等方式,引进企业、公司、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林业生态建设,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弥勒市采取公益性建设和引入社会资本经营性建设两种模式,无收益地块绿化作为公益性建设项目资金由市财政承担支出责任,有收益地块绿化作为经营性项目则由政府从政策性贷款中转借资金给社会资本建设,并由社会资本方承担还本还息的责任。开远市采取公益性生态建设,以政府为主体实施,产业性的生态建设采取“政府+政策+社会主体”“政府+政策+项目+社会主体”“政府+政策+农户”“政府+项目+社会主体—发包给农户管护”等建设方式,多方调动社会力量及农户参与林业生态建设积极性。
(五)整合项目资金抓落实
为解决红河州城市和通道面山绿化没有项目资金的问题,州县两级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一是将林业部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陡坡地治理、石漠化治理、防护林工程等重点生态建设项目优先布局于城市和通道面山绿化区域;二是统筹整合发改、农业、水利、环保、国土、交通等项目资金用于城市和通道面山绿化;三是充分利用红河州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项目农发行融资贷款推进城市和通道面山绿化;四是引导和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植树造林;五是州县两级财政统筹一定植被恢复费及其他资金实施城市和通道面山绿化。
二、提案中提的第(三)个建议
针对你们提出的给予边疆贫困县面山绿化项目倾斜的建议,目前全州城市和通道面山绿化没有专门的项目资金,仅仅依靠退耕还林工程、陡坡地治理、石漠化治理、防护林工程等重点生态建项目、社会资本参与以及政策性和开发性银行贷款来实施。下一步,我们将通过以下措施持续有效推进全州通道和面山绿化工作:
一是全面完成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
二是科学规划,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理念,坚持“一盘棋”“一张图”思想,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积极做好全州“十四五”期间以及中长期城市和通道面山绿化规划工作,统筹协调全州13县市整体推进。进一步强化对县城面山、新建高速两侧面山实施提质增绿工作,不断拓展以森林生态景观为拓展,以森林生态景观为主的绿色空间,为提升人居环境和美丽县城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三是加大发改、财政、自然资源、水利、交通、生态环境、林草、金融等部门的配合参与力度,在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倾斜,形成工作合力。
四是积极为条件符合的县市特别是边疆贫困县争取项目资金,通过采取各类项目整合、金融信贷、债券基金、社会融资、企业参与开发等模式,为通道面山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确保各县市一个不掉队。
五是在全州推广和复制蒙自市成功的投融资模式,整合包装国家储备林项目、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等,争取开发性、政策性金融贷款和专项债券资金,为城市和通道面山绿化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感谢你对我州林草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0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