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0429-835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0-11-18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二届三次会议第136号提案的答复

杨冰委员:

  你在政协红河州十二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营造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良好外部环境的建议》第136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人们对农产品质量,特别是对有机、绿色食品生产特别关注,期待更多的绿色、生态、环保、健康、安全的绿色食品来满足自身物质需求,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就成为当务之急,大势所趋。所以,您提出的建议,是提高我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打造绿色食品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符合我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关于“红河州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农业生产主体对有机、绿色食品的认知度,大力推进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认证和农产品商标注册”的建议

  通过及时、准确、有效地宣传,提升有机绿色食品影响力和信誉度,是加快有机绿色食品市场和品牌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近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是抓媒体报道开展宣传。2019年,全州在各级媒体刊登宣传我州绿色食品稿件100多篇, 各类媒体转发上千条;二是抓各类广告开展宣传,我们把广告宣传作为市场和品牌建设的重要途径,在各类传媒投放绿色食品宣传广告10次以上;三是抓载体开展宣传,引导各地和企业在交通要道、生产基地设立广告栏、宣传标语 30多个;四是抓专业技能培训开展宣传,我们通个制作有机、绿色、无公害和地理标志产品生产技术知识PPT、印制小册子、图件、举办培训班等形式深入企业、合作社开展宣讲宣传,2019年共发放宣传资料200多份、宣讲60多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660人,培训“三品一标”生产企业职工200人,培训“三品一标”工作机构业务人员54人;五是抓各种社会性活动开展宣传,通过组织三品一标认证企业及专业合作社参加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绿色食品博览会、农产品交易会及有机绿色食品推介活动,提高群众参与度、认知度。近年来,全州共组织30多次“三品一标”会展宣传活动,切实推进绿色食品牌建设。

  加大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助推绿色食品牌打造。近年来,全州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把“三品一标”发展列为打造绿色食品牌、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扶贫和生态文明等工作的重要考核指标,全州”三品一标”发展迅速。我州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大产业+新平台+新主体”发展模式抓实“绿色食品牌”工作,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有了较大发展。2019年,全州55家企业98个产品获有效绿色食品认证,新增认证面积3.56万亩,增长17.3%;43家企业78个产品获有机产品认证,新增认证面积6.11万亩,增长22.6%;全州“三品一标”认证累计178家314个产品 (其中,无公害农产品78家企业142个产品、绿色食品50家92个产品、有机43家78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9家9个产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98.89%。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值预计达1.74∶1。蒙自市、开远市分别以水果和花卉产业进入全省20个“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名单,泸西县以蔬菜产业进入全省20个“一县一业”特色县创建名单。建水县鸿辉种养殖产业有限公司评为2019年云南省绿色食品“20佳创新企业”,“蒙生”石榴、阳光果业早香蜜桃、“晨滇滇”牌红阳猕猴桃评为2019年云南省绿色食品“10大名果”。弥勒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引进总投资8亿元的山东金锣集团生猪养殖屠宰及肉制品深加工项目。省级核算红河州茶叶、蔬菜、花卉、水果、坚果、咖啡、中药材、肉牛八大重点产业共完成现价综合产值529.39亿元,排名全省第三,增速30.79%,排名全省第一,2019年红河州打造绿色食品牌工作省级考评为优秀。

  二、关于“做好面源污染、化肥、农药零增长工作”的建议

  在注重打造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方面,我们制定实施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实施方案、促进农产品加工业跨越发展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持续强化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政策支撑。用地方面:在承包地确权的基础上,探索以农业投资公司或村集体收储土地统建统租的流转方式,加快土地向产业园区集中、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弥勒绿色食品加工园等重点项目用地指标在全州范围内调剂,土地价格根据入驻企业投资强度和产值“一企一策”,着力解决“有商来、无地给”的用地瓶颈制约问题。资金方面:大力推进“一部手机云企贷”试点工作,累计授信客户数296户,授信金额4.53亿元。通过“地押云贷”为9户农业合作社(企业)发放线上贷款614.71万元。通过“裕农快贷”,为蒙自市和开远市10.47万农户开展预授信6573万元,并投放信用贷款43.82万元。通过 “银企桥”线上融资对接服务平台注册企业达918户,发布融资需求499项,成功对接放贷242户12.48亿元。营商环境方面:对企业反映的“绿色食品牌”营商环境问题清单进行责任分解、纵横联动、跟踪督办,确保温氏集团、卓莓公司、海升集团、科思达集团等重点企业投资项目有序推进、稳步发展。生态环境方面:我州坚持绿色发展,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绿色生态农业放在重要位置,全州大力发展高效绿色生态农业,推进农业绿色发展重大行动,切实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大力推动农业资源养护,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污染问题。一是着力实施农药化肥负增长行动。以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等重点工作为抓手,农药化肥利用率不断提高、使用量稳步下降,2019年全州化肥施用量(折纯)21万吨,同比减少1.2万吨,农药使用量4827吨,同比减少338吨。二是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全州累计推广户用沼气池累28.12万户、省柴节煤炉灶74.68万户、太阳能热水器15.72万台,在有效节约柴火、煤炭等常规能源消耗的同时,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三是着力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试点。在石屏、建水2个试点县开展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建立分类清单,整县推进,现已完成430个点位核实和采样工作。四是强力推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稳步提升,以农用有机肥和农村能源为主要利用方向,实施整县推进项目6个,全州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4%,同比提高3.9个百分点;农作物秸秆高效利用,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和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和能源化利用,全州农作物秸秆产生量350万吨、利用量270万吨,综合利用率达77%;引导地膜残留捡拾回收,全州累计农膜使用量1.5万吨,回收量1.1万吨,回收率达73%。以“一控两减三基本”为主要内容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得漂亮,以“七改三清”为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迅速开展,为绿色农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关于“红河州要完善和制定扶持奖励政策”的建议

  关于制定扶持奖励政策,2016年红河州政府就出台了《红河州认证认可项目经费保障办法》(红政办发〔2016〕247号), 其中规定:对主导和参与认证认可项目的部门或单位,每获批一个省级认证认可项目补助5万元,每获批一个国家级认证认可项目补助10万元;对获得省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的部门或单位补助30万元,获得国家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的部门或单位补助50万元;对获得有机、低碳、环保、节能、节水、可再生资源产品认证证书的省、州级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社补助2万元;对获得农产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省级龙头企业补助5万元,州级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社补助2万元,对获得国际互认的中国GAP、HACCP认证证书的出口食品农产品备案基地、生产或加工企业补助5万元;对获得产品或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出口食品、农产品 企业补助5万元;对获得“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认定”的地方政府、社会 组织、行业协会或生产企业补助5万元;对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委员会CANS国家实验室认可的检验检测机构补助5万元;对获得电商信用和绿色市场服务认证的省级龙头企业补助5万元,州级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社的补助2万元。

  2017年红河州人民政府印发了《红河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红政办发〔2017〕80号)要求:各级政府要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金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对制定并推广1个生产技术规程的,州级给予5万元补助;对获得国家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每个产品分别由州级给予2万元、1万元、2000元的奖励,通过地理标志认证的州级每个奖励1万元;对纳入省农业厅“云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应用并形成产品追溯信息的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州级每家给予1万元的资金扶持。

  《保障办法》和《实施方案》的制定出台,将有力推动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开展标准化生产,提升产品质量,开展产品认证,为我州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三个方面的工作,积极营造绿色食品发展良好外部环境。一是加强绿色食品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园区和产业集中区水、电、路等建设,培育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土地流转,扩大招商引资,创建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实施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二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州上下打造“绿色食品牌”的良好氛围,通过互联网、新媒体、编印“三品一标”宣传知识手册等形式向社会、群众、农业生产主体宣传我州绿色食品产业工作,提高广大群众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三是我们将积极向主管部门汇报,加强与州财政部门沟通联系,争取把认证认可项目奖补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对认证企业和单位实施奖补。

  感谢你对我州绿色食品产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0年10月25日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