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0419-830
- 发布机构: 红河州教育体育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0-11-23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教育体育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二届三次会议第62号提案的答复
民进红河州委:
你们在政协红河州十二届第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激活城乡各级学校教育活力的建议》的第62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认真执行《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的建议
为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精神,红河州教育体育局将在“十四五”期间全面推进智慧教育建设工程,将全州2149所幼儿园、中小学校建成智慧校园,预计投入资金25.41亿元。红河州教育体育局严格按照省、州发改部门的要求,将智慧教育建设项目作为新基建项目进行申报。根据《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云南省新基建项目(2020—2022)的通知》(云发改数字〔2020〕770号)精神,红河州智慧教育建设项目已被云南省发改委列为云南省新基建项目。目前,红河州教育体育局正抓紧时间与有关运营商协调对接做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前期准备工作。
二、关于加强州级统领的建议
近年来,红河州教育体育局紧紧抓住教育部实施“薄改”、“全面改薄”工程、州委、州政府实施红河州教育事业振兴“金秋计划”等有利时机,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其他局领导任副组长、有关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信息化领导小组,加强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领导,明确了工作职责,全面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通过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改革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激活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活力,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通过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助推红河教育科学、均衡、协调、优质、跨越发展。
三、关于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一)教育信息化网络建设情况。截至2015年7月,我州教育城域网已基本建成。通过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运营商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红河州教育城域网共接入学校930所,其中教学点111个,小学633所,初中153所,高中33所。
2018年6月,云南省教育厅分别与中国电信云南分公司、中国移动云南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面启动“万兆主干,千兆进校,百兆到班”“云—网—端”义务教育专网建设。红河州教育体育局严格按照省教育厅要求,认真组织13个县市教体局积极推进义务教育网络建设项目。全州计划建设1780所学校共14422个普通教学班光纤网络,实际完成全州1646所学校13550间普通教室的光纤网络接入建设工作(因云南省开展抗震防灾暨 C 级校舍加固改造工程及学校重建等原因,有134所学校826间教室光纤网络建设工作暂缓建设,26所撤并学校46间教室光纤建设点回收)。2019年5月27日至31日,州电教馆会同云南省教育厅验收组,对我州蒙自、弥勒、泸西、红河4县市进行抽验,全州顺利通过省级验收。至此,我州已基本完成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含教学点)的光纤到班的建设工作任务,所有学校基本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
(二)教育信息化多媒体设备配备情况。截至2020年8月,全州中小学建成校园网学校共计792所,配备多媒体设备共计11853套,其中所有班级配备多媒体教室的学校共620所,50%以上班级配备多媒体设备的学校854所。
(三)教育信息化计算机配备情况。截至2020年8月,全州建设计算机教室共计1073个,学生机共计47128台,其中小学计算机共23185台,生机比为16.5:1;初中计算机共16228台,生机比为10.5:1;高中计算机共7715台,生机比为8.8:1。全州共有教师机29910台,其中小学教师用计算机13913台,师机比为1.59:1;初中教师用计算机9403台,师机比为1.26:1;高中教师用计算机5794台,师机比已超过1:1。
(四)教育信息化资金投入情况。近年来,全州共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上投入资金6.1亿元。一是各县市通过融资等方式投入资金共计3.26亿元。二是实施国家“薄改”、“全面改薄”项目共计投入资金1.937亿元。三是州政府拨付教育信息化建设贷款贴息资金共计1400万元。
四、加强教师技能培训,着力提高教师能力的建议
(一)加强教育信息化管理队伍建设。一是组织州、县教育局领导、中小学校长参加教育信息化培训。近年来,先后组织18 名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参加教育部厅局长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组织16位校长参加教育部—中国电信中小学校长“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另外,还通过其他各种方式培训中小学校长500多人。二是切实建立培养学校信息中心主任制度。州教体局倡导全州中小学要结合学校实际建立信息中心主任制度,学校的信息化工作统一由信息中心主任管理,信息中心主任享受学校中层干部待遇。红河县在这方面开创了先进经验,全县中小学信息化管理工作井然有序。
(二)加强教育信息化师资培训工作。近年来,我州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教师队伍培训工作,累计培训教师共3.27万人。一是全面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完成中小学教师全员轮训3万多人。二是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培训骨干教师700人。三是通过其他各种方式培训骨干教师2000多人。
五、关于以“互联网+支教”激活学校教育活力,增加提质动力的建议
(一)认真组织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2012年1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启动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通知》,目的是通过IP卫星、互联网帮助农村边远地区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2013年,州教育局按照省教育厅要求启动实施该项目,我州共有1024套项目设备,涉及13个县市项目校点1024所,价值700余万元。2014年2月26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中央电教馆和省电教馆的领导和专家深入到泸西县午街铺镇福元教学点,指导使用数字教育资源进行课堂教学。中央电教馆现场录制了刘正荣老师利用数字资源进行音乐和数学教学的两节课堂实录。2014年4月2日出版的《人民日报》第16版《文教周刊》,以《农村教学点来了“新老师”》为题刊载了我州福元教学点项目应用案例。文章最后特别引用了福元小学刘正荣老师在黑板上的话:“做信息时代的终身学习者,为我们的幸福人生而准备”。截至2019年底,随着该项目的全力实施,全州650个教学点增开了课程,395个教学点已经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
(二)全力推进1+N同步课堂建设。2019年上半年,州电教馆在开远市推进1+N同步课堂试点工作,以乐白道中小学带下属的存旧小学、椅子凹小学、草甸沟小学的方式进行,经过反复调试、演练,初步取得成效。针对全州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分布不均衡,农村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匮乏,农村地区部分学校英语、音乐、美术等学科专业教师不足,不能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的现状,为逐步解决全州教育南北、城乡、校际之间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手段,全力推进同步课堂建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切实推进全州教育均衡、优质、快速发展,全面提升全州教育教学质量。组织起草《红河州教育体育局关于在全州推广同步课堂的通知》下发各县市组织实施,13个县市教体局积极行动起来,均以做试点的方式至少启动实施了2组中心校带村完小、村小(教学点)的1+N同步课堂建设项目。
同步课堂建设分三步推进:第一步:各县市要实现乡镇中心小学与所属的村完小、村小、教学点之间的同步课堂教学,优先开展英语、音乐、美术等学科专业教师紧缺课程的同步课堂教学,保证村完小、村小、教学点能按国家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逐步扩大到其他学科,最终实现常态化同步课堂教学。第二步:各县市要实现城区优质小学对乡镇中心小学、城区优质初中对乡镇初中的同步课堂教学;实现本县市内城区学校之间的同步课堂;实现本校班级之间的同步课堂。第三步:各县市实现跨县市、跨地州、省内甚至国内开展异地同步课堂教学教研,邀请全国、全省、全州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公开课,实现常态化异地同步课堂教学教研。此项工作各县市正有序推进。
六、关于加大“互联网+教育”的运用力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建议
近年来,州教育体育局进一步加大“互联网+教育”的运用力度,重点开展了以下活动:
(一)组织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为充分发挥学校、教师的主体作用,推动信息化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在应用中逐步汇聚形成系统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2014年3月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4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通知》,在全国组织实施“优课”评选活动,至今已连续四年组织该项活动。截至2019年,我州共收到13县市上报的优课864节,经组织专家评审推荐上报省教育厅371节,其中获得省级“优课名师”称号教师141名,获得国家级“优课名师”称号教师33名。全州参加在国家教育资源平台上晒课的学校共1863所,报名参加活动教师共16280名,参加晒课教师共12538名,一共晒课12860节。2017年开始,省教育厅增设学前教育的“一师一优活动”,截至2019年,我州共评选“优活动”132节,上报省教育厅52节,获奖6节。
(二)精心组织开展中小学教师电子白板应用教学竞赛活动。为促进我州中小学教师对教育教学资源的广泛应用,提高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能力,为广大教师搭建教学技能和教学经验交流平台,2015年至2019年,州教体局连续组织举办了五届中小学教师电子白板应用教学竞赛活动,参赛教师共133人。
在今后的工作中,州教育体育局将进一步加大教育信息化制度建设力度,不断建立和完善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应用、评价和考核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感谢你们对我州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0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