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0418-916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0-11-23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二届三次会议第145号提案的答复

州政协第13活动组(弥勒市):

  你们在政协红河州十二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大产业就业扶贫力度促进稳定增收的建议》第145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各位委员在提案中指出的我州产业就业方面存在的“脱贫产业仍存在小而不精,产业及产品优势特色不突出;部分新型经营主体和龙头企业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健全;是部分贫困劳动力年龄偏大,且缺乏就业技能”3个问题是我州产业就业扶贫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州一直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着力解决扶贫产业中的各类问题,确保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和就业实现稳定增收,精准脱贫。

  一、在推进脱贫产业利益联结方面

  一是明确政策,制定计划。分别制定了《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产业扶贫的实施意见》《红河州产业扶贫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了围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特色林业、工业和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乡村旅游业“五大产业”,通过做实产业基础、深化利益联结、加强产销对接、强化人才服务等措施,加快推进贫困地区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稳定脱贫。

  二是强化利益联结,抓实新型经营主体全覆盖。积极推动新型经营主体对有产业发展条件贫困户的全覆盖,通过推广“企业+合作社+贫困户”、“订单保底收购”、资产收益带动、“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全力推进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稳定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截至目前,扶贫产业带动的贫困户从2017年的13.2万户56.7万人提升到目前的19.7万户86.3万人;新型经营主体从2017年927个新型经营主体带动5.5万户21.6万人,覆盖率24%,提升到目前1862个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9.7万户、86.3万人(其中,带贫企业339个,带动8.2万户33.98万人;合作社1277个,带动16.82万户73.01万人;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其他主体246个,带动0.95万户3.9万人),基本实现了扶贫产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对有产业发展条件贫困户的全覆盖,其中,实现“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双绑”的企业124个,合作社333个,绑定贫困户6.9万户28.5万人。其中,弥勒市有产业发展条件的11122户42363人贫困人口实现扶贫产业全覆盖,116个新型经营主体对有产业发展条件贫困户全覆盖,实现“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双绑”的企业23个、合作社20个,绑定贫困户7458户29788人。

  三是强化项目帮扶,确保产业扶贫项目投入。按照“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总体布局和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原则,指导县市抓好项目库建设,确保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贫困户有1个以上产业项目帮扶,同时巩固好退出贫困户的后续产业发展,确保产业扶贫投入占脱贫攻坚总投入的30%以上目标。截至8月20日,2020年实施的997个产业扶贫项目,已经实现全部开工,开工率100%,其中,完工264个,占26.5%;正在施工773个,占73.5%;完成投资11.2亿元,占计划投入16.1亿元的69.3%。弥勒市计划实施产业扶贫项目54个投入资金4223万元,项目已全部开工,完工34个。

  二、在进一步聚焦产业扶贫方面

  一是加强主导产业培育,大力发展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围绕北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南部山区综合开发、红河谷经济开发开放带,发展壮大水果、蔬菜、花卉、梯田红米、规模养殖、中药材“六大主导产业”,依托龙头,培育产业,打造“一县一业”、“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在7个贫困县形成了泸西县蔬菜13.5万亩,带动贫困户3226户、石屏县蔬菜31万亩,带动贫困户5619户、元阳县“稻鱼鸭”6万亩,带动贫困户11066户、红河县热区水果19.5万亩,带动贫困户8560户、金平县蔗糖8.6万亩,带动贫困户2023户、绿春县茶叶23.8万亩,带动贫困户15868户、屏边县荔枝6.6万亩,带动贫困户4769户的主导产业发展格局。全州有产业发展条件的19.7万户中,14.6万户发展粮食种植、畜禽养殖等见效快的传统产业,5.1万户发展水果、蔬菜、甘蔗、茶叶等特色产业,脱贫产业发展为巩固脱贫成果形成了有力支撑。

  二是加强项目资金扶持。弥勒市作为我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重点示范区,州农业农村局始终将弥勒市农业发展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在项目资金上给予倾斜,弥勒的葡萄、生猪养殖、花卉、蔬菜、中药材等产业蓬勃发展,2020年全州农业项目资金71171万元,其中,弥勒16366万元,占23%,重点安排了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耕地地力保护与质量提升、耕地生产障碍修复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建设。引进山东金锣集团生猪养殖屠宰及肉制品深加工项目入住云南(红河)绿色食品加工中心即弥勒绿色食品加工园区,百源集团总部搬迁及果品加工产业链项目签约成功,并在弥勒市注册成立集团公司。生物谷二期项目已完成其子公司收购,即将启动二期建设。云南随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果品深加工项目成功签约,正在装修厂房。昆明华润圣火药业有限公司在弥勒完成注册,GSP仓库装修已完成;夸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4万吨马铃薯变性淀粉加工及配套项目投资协议已达成一致,有望近期签约。云南弥勒灯盏花药业有限公司(灯盏细辛)被评为2020年云南省“10大名品”,是我州唯一入榜的中药材名品。

  三是强化技术支撑,抓实技术服务。选派农业科技专家走村串寨开展技术服务,对水稻、玉米、水果、蔬菜等作物上实施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技术,举办培训班2期,培训农民250人次,累计送教上门服务活动120余人次,走访种养殖场、专业合作社102个,赠送养殖技术光盘150余张。因地制宜设置产业指导员,由县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或县市产业扶贫领导小组在乡镇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乡土人才、种养能手、致富带头人、特聘农技员、返乡创业人员、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中选聘贫困户产业指导员,明确产业指导员具体工作职责。在全州13县市共138个乡镇1078个村委会选聘贫困户产业指导员2650名,实现对798个贫困村全覆盖。结合和防灾减灾工作,指导员开展病虫害防治、动物疫病防控、生产自救等技术服务94443人次。

  三是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发挥文化旅游产业高关联度、强辐射性、大带动力的特点,依托梯田魂、古城韵、福地灵、异域情”特色文化、特色资源,以文化旅游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实现文旅融合发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红河县推行“房入会、田入股、文化入景、农特产品入市”模式,2019年以来实现增收1192.2万元,带动贫困户1987户,户均增收6000元。元阳县与中山大学合作实施阿者科扶贫计划,对传统村庄进行保护性改造,发展原生态乡村文化旅游助脱贫,村民参与旅游经营的同时,按传统民居和梯田分红,2019年,阿者科村64户479人(其中,建档立卡户26户124人)共获得分红收入18.9万元,户均2956元。弥勒市打造了太平湖森林公园、东风韵、可邑小镇等农旅融合发展的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有效促进了现代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

  四是多渠道开展产销对接。2020年计划组织全州农业经营主体参加农业类展会共计12场,包括南亚会、昆明农博会、茶博会、全国农交会等省内外展会。上半年加强与淘宝、京东、拼多多、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对接,及时将省外经贸投资贸服务平台、京东生鲜会电商平台、拼多多“抗疫开拼,爱心助农”专场电商平台、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抗疫助农产销对接公益服务平台、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推送到各县市、各重点供应企业,积极开展订单农业、直采直销、网络营销。与州扶贫办共同推进云南扶贫特色农产品线上销售,积极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入驻拼多多平台“云南消费扶贫专区”,共推荐26家企业共计80多种产品至拼多多平台,推荐30家企业共48个品种至深圳百果园集团。积极对接深圳海吉星、山东寿光、北京新发地、深圳百果园集团等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集团公司,将市场信息提供给州内企业,拓展线上销售渠道。

  三、多渠道促进转移就业方面

  截至目前,全州有农村劳动力205.38万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1.68万人,转移就业率达68.98%。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35.66万人,转移就业率达68.18%。有组织转移农村劳动力52.33万人,转移就业组织化率达36.94%。创建就业扶贫车间322个,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4630人。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32094人,其中,人社部门开发安置20076人,林草部门开发安置12018人。全州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22859户9949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7153户75806人,有贫困劳动力41329人,转移就业30296人,转移就业率73.3%,实现有劳动力和有转移就业意愿的搬迁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全州开展农村劳动力各类培训19.73万人次,完成目标任务30万人次的65.77%;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7.80万人次,完成目标任务数9.5万人次的82.11%。全州剩余贫困人口22030人,有劳动力8100 人,转移就业4067人,其中,外出务工2836人,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1224人,扶贫车间就业7人。

  感谢你们对我州产业扶贫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0年10月25日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