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0416-833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0-11-20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二届三次会议第144号提案的答复
民革红河州委:
你们在政协红河州十二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全力扶持畜禽产业发展推进红河州精准扶贫的建议》第144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制定畜禽养殖产业发展规划及列入帮扶部门重点工作办理情况
(一)科学合理制定畜牧业发展规划。2017年6月,州人民政府印发了《红河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红政发〔2017〕44号),畜牧业发展规划统一纳入全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畜牧业发展规划围绕融入滇中、联动南北、开放发展三大战略,立足北部红河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南部山区综合开发和红河谷经济开发开放带建设“三大板块”,突出生猪、肉(奶)牛、肉(奶)羊、蛋鸡等主导畜种,优化区域布局,集中力量打造核心区域,建设优势畜产品生产基地。一是优势畜产品基地建设。以建水、石屏、蒙自、弥勒、泸西5个县市为重点打造外调型商品肉猪基地,以开远、个旧、蒙自、建水、弥勒、泸西6个县市为重点打造禽蛋基地,以建水、弥勒、泸西、开远4个县市为重点打造商品肉禽基地,以个旧、建水、石屏、弥勒、泸西、元阳6个县市为重点打造商品肉牛基地,以建水、弥勒、泸西3个县市为重点打造商品肉羊基地。二是畜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以开远市北京峪口—云岭广大40万套种蛋鸡场、开远赛康科技开发公司20万套种蛋鸡场、开远凤翔20万套肉种鸡场和弥勒朋普新广蛋种鸡场项目建设为重点,着力打造西南片区最大良种禽繁育生产基地。三是乳制品加工基地建设。以个旧乍甸乳业、泸西牛牛牧业、建水鸿辉牧业为龙头,带动个旧、弥勒、泸西、建水4个县市集奶牛(奶羊)养殖、生鲜乳生产和乳品深加工为一体的奶产业基地建设。目前,我局正在组织“十四五”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力争到2025年全州出栏生猪800万头、肉牛65万头、肉羊120万头、家禽8400万羽以上,奶类产量12万吨、禽蛋产量20万吨以上,畜牧业综合产值达500亿元以上。
(二)扎实推进畜牧产业精准扶贫。2017年,州人民政府印发了《红河州贯彻落实云南省“十三五”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规划(2016—2020年)实施方案》(红政办发〔2017〕95号),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因地制宜,择优发展粮食、生猪、牛羊、蔬菜、花卉、中药材、茶叶、核桃、水果、橡胶、甘蔗、渔业、烤烟等13个区域性特色农业产业。2018年,州人民政府印发了《红河州关于加快推进产业扶贫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产业扶贫总体要求、重点产业、主要措施,构建了保障机制,明确行业主管部门做好技术参谋、信息提供、政策指导等工作,帮助贫困户提高自身发展素质,帮助贫困户了解市场、开拓市场、适应市场,扶贫部门确保在资金使用和项目实施上精准。2020年,各县市涉农财政整合资金用于产业扶贫资金161614万元,其中,用于支持畜牧业发展资金9777.82万元。同时,各结对帮扶部门围绕脱贫目标,结合畜牧产业增收“短、平、快”的特点,紧扣全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和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规划,因村因户施策,制订“菜单式”产业项目清单,采取购买仔猪苗、鸡苗或养殖技术培训等方式发展畜牧产业,逐步发展个旧市保和乡核桃寨村生态山地鸡养殖、建水县坡头乡西底村生猪养殖、泸西县向阳乡足马村肉牛养殖、红河县洛恩乡草果树村黑山羊养殖、红河县宝华镇朝阳村生态鸭养殖、绿春县大兴镇大寨村黄连鸡养殖等56个“一村一品”村寨,做到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如:州畜牧技术推广站投入产业扶贫资金5.43万元,在元阳县牛角寨乡欧乐村委会开展畜禽养殖脱贫典型示范工作。生猪养殖示范工作,选取贫困户5户,每户发放仔猪2头,共10头,修缮猪舍35平方米;优质山地鸡养殖示范工作,选取贫困户12户,其中5户每户发放100只鸡、7户每户发放50只鸡,建设养鸡围网1470米,建盖鸡舍180平方米。
二、制定畜禽养殖产业扶持政策及加大资金投入办理情况
2020年,恢复生猪生产是畜牧兽医工作的核心任务。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决策部署,州委、州政府立足当前我州生猪产业恢复生产实际,围绕解决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按照“突出重点环节,弥补关键短板”的工作思路,出台了《红河州支持生猪产业加快发展举措》(红政办发〔2020〕28号),对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大力引进优质良种猪、加快推进规模养殖场建设、强化奖励补贴政策落实、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统筹做好生猪养殖指导服务、强化责任落实等10项重点工作作出政策性安排。特别是在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方面,明确各县市2020年财政涉农整合资金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要优先用于发展生猪生产,创新“拨改投、投转股、股分红”资金使用模式,采取“政府平台公司+龙头企业+养殖基地+贫困户(村集体)”方式,实行易地集中、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统一饲养、统一管理、按比例分红发展高效生猪养殖产业,在解决资金不足的同时,更解决了贫困户一家一户发展产业面临的诸多困难,最终实现产业加速发展、财政资金效益最大化和贫困户(贫困村)持久稳定增收。比如:蒙自市开工建设25万头规模化生猪养殖产业扶贫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3.11亿元,在芷村、鸣鹫、老寨、冷泉等乡镇建设64栋标准化猪舍和年产10万吨有机肥厂,项目建成后年可出栏生猪25.6万头,可直接解决470人贫困户进场就业,增加34个贫困村平均村集体收入5万—10万元,可辐射带动1000户贫困3000人以上稳定脱贫,实现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2020年以来,全州各县市利用涉农财政整合资金9183.42万元投入生猪生产。同时,我局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投入畜牧产业发展,累计争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动物防疫经费、农牧民补助奖励、种猪场及规模猪场贷款贴息等中央及省级资金15014.94万元。
三、加强畜禽养殖技术培训办理情况
近年来,全州畜牧兽医部门高度重视实用科学技术培训推广工作,组织州、县市、乡镇及农业科研院所等各级各类畜牧兽医科技人员,围绕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养殖场、合作组织和农业企业技术需求,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和跟踪服务,构建“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农户”的技术推广服务模式。2020年以来,认真组织开展“百名专家下基层”活动,举办了红河州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及数字畜牧数据采集操作应用技术培训班、红河州禽蛋体系技术培训班、红河州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培训班、红河州2020年动物检疫技能培训班等,在元阳县牛角寨镇组织非洲猪瘟防控知识宣讲班、绿春县组织畜家禽养殖及疫病防治技术及非洲猪瘟防控与应急处置技术培训班、在红河县组织科学养猪技术知识及肉牛育肥技术培训班等。截至目前,全州举办各类畜牧兽医技术培训1402期,受训人员8.6万余人(次),不断提高从业者的科学养殖水平和养殖效益。
感谢你们对我州畜牧兽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0年10月25日